《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三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反映了汉末至晋统一的一百年间动乱的社会状况,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张飞等众多深入人心的人物。 本书以清初大魁堂本《绣像金批*才子书》为底本,参校《三国志通俗演义》(明嘉靖本)等其他版本,择善而从,进行校点、整理而成。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南宋*名诗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作。他的词也很有名,前人称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超爽处似辛弃疾。《放翁词编年笺注(增订本)》辑录陆游现存全部词作,编年笺注,后附各本题跋、传记及年谱简编。笺注者夏承焘、吴熊和师徒二人都是*名词学家。这次重印,由吴熊和弟子陶然负责订补,新增辑评、总评两个部分,正文笺注和附录题跋亦有增补,从而使本书* 趋完备。
《黄仲则选集》,收录黄仲则诗434首,较此前其他选本选诗更多。前言详细介绍了黄仲则的生平和创作。正文所收诗歌作品按照黄仲则生平活动的轨迹,以时间为序分段编排,各时段作品之前附黄氏简谱,帮助读者了解这一时期黄仲则的处境和心境,从而对这一时段作品的创作背景有所认识,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旨。选注者除对所选各诗加以简明准确的注释外,有些重要的作品后还辑有诸家的评论,以供读者参考,更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内涵。选注者张草纫先生在古典文学方面有深厚的积累,有丰富的古籍整理的经验,由他笺注的《二晏词笺注》和《纳兰词笺注》二书作为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的重要品种,造福学界多年,深受读者好评。相信由张草纫先生选注的这本《黄仲则选集》亦将成为深受读者信赖的普及版本。
本书是《西游记》影响大、流传广的一部续作,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上西天取得真经回唐,一路上又平妖灭怪,历尽艰辛,终究功德圆满的事迹,宣扬了做人须存正心等思想,非常值得一读。 此次出版的《续西游记》是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之日本天理图书馆藏嘉庆十年刊本(金鉴堂藏板)为底本,参校其他善本,进行标点整理而成。
苏轼是宋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他以卓越的天才、广博的学识、开朗的胸襟,写出了大量辉煌的诗、文、词,表达了自己一生的真实经历和丰富的思想情感。苏轼词内容广阔,气魄雄伟,语言朴素,一反过去绮罗香泽及离情别绪的局限,是宋词空前的划时代的革新,也是宋词进一步的发展。本书备搜苏轼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评论,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和系年,为读者欣赏苏轼词提供了较多的方便。
本书为 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 中的一种。《秦观全集》汇辑秦观诗全部作品,是目前秦观诗作全面的辑本。每篇均加以今注、简释,力求对秦观诗作及秦观本人进行全面客观的解读。
孔子整理鲁国史官所记史事而成《春秋》,《春秋》遂成为中国历史上*部编年体史书。不仅如此,孔子撰《春秋》而寄其微言大义,该书也成为后世研究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然而,由于《春秋》记事、叙述较为简略,故后世儒家多有专事解释《春秋》之著作出现,这些著作或丰富《春秋》之记事,或阐发《春秋》之微言大义,也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根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孔子《春秋》成书之后,史官左丘明又 论本事而作传 ,其目的在于做到*为准确地传达孔子在此书中表达的思想,是为《春秋左氏传》。当然,由于各人理解上的偏差,后世也形成了对《春秋》的不同解释。到汉代初期为止,传《春秋》者主要有《公羊传》《毂梁传》《邹传》《夹传》四家,以及像《铎氏微》《张氏微》等影响较小、流传不广的流派,又有以疏解四家思想为主的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采儒、道、佛三家之精髓,以儒道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它似语录,却拥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它似随笔,却拥有随笔所不及的整饬。它是一部文辞优美、含义深邃的读物,更是一部陶冶人之情操、磨炼人之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优秀文学作品。
本书是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中的一种,收录了谢朓诗149首,文29篇,并按体裁将其分门别类,每一类下又大致以创作时间之先后排列。本书包括前言、原文、题解、注释、汇评、附录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谢朓留存文学作品的面貌。
谭新红、李烨含编*的《周邦彦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介绍:周邦彦妙解音律,精于创调和自度曲。他新创、自度的曲子共五十余调,虽然数量上没有柳永多,但词韵清蔚,音节清妍和雅,深受文人士大夫喜爱。如《瑞龙吟》(章台路)三叠中的**、二叠,字句平仄相同,称为双拽头,既美视又美听。周邦彦还 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宫换羽为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为之,其曲遂繁 (张炎《词源》)。即把不同调的曲子组成为一支曲子,如其《六丑 蔷薇谢后作》就是犯六调而成。
本书是北宋诗人林逋诗的全集整理本。林逋是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工书善绘,长为诗,风格澄澈淡远,自写胸臆。诗歌构思精巧,颇富理趣,语言驾驭能力较强,字句清健、凝练精致,诗歌平易流畅,意格高远。性恬淡,不慕名利,所作随弃,生前无结集。后人辑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今存诗三百余首,词作三篇及逸句数则。近人邵裴子校注《林和靖诗集》尤为详明,今人沈幼征在邵著基础上又加精研。 本书以邵裴子校本为据,参校宋刻本、明清两朝重要刻本,及沈幼征先生注本。诗歌分卷仍依旧本体例,根据诗作可考时代,对诸种诗体中的篇目略加调整。每篇诗作附以题解,对写作背景、诗歌主旨、特点等详加说明。凡诗篇有历代评论者,均辑录评语,附于校注之后,一则评语论及多首诗歌,则于诸诗之后均予收录。附录增补林逋年谱、题咏、评论
《结水浒传》又名《荡寇志》,此书接续金圣叹评本之七十回水浒传而作,其间 三易其稿 ,首尾历22年,是水浒系列作品中与原著立场相对的一本著作。在本书中,作者反对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起义,所以他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如何 被张叔夜擒拿正法 的故事,自名其书为《荡寇志》。 此次出版的《结水浒传》以湘潭大学图书馆藏同治十年刻本(玉屏山馆藏板)为底本,校以其他善本,加以标点整理,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陈志平编*的《庾信诗全集》所收作品依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庾信诗》编次,不分卷,仅分乐府、五言诗、七言诗、郊庙歌辞。个别作者有疑之作则移入附录 疑诗 中,予以说明,且不作校注。判断作品作者,除有特别证据外,一般以*全*早*录的典籍署名为依据,即以本书所依底本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