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汉族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围炉夜话》分为 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聊斋志异》是一部的奇书,也是一部不可不读的奇书。全书借他人之口,以至神、仙、鬼、魅、狐、兽、精、怪之口,道出一个天经地义,人人应该享有,往往又百般坎坷,千般险阻、万般无奈的“情”来。让人感叹不已。
国学经典。近思录,14卷。分道体、为学大要、格物穷理、改过迁善克己复礼、齐家之道、出处进退辞受之义、治国平天下之道、制度、处事之方、教学之道、改过及人心疵病辨、异端之学、圣贤气象,全面系统地体现出宋儒性命义理之学的思想体系,集中阐述儒家内圣外王修养实践功夫论。现以明本为底本整理出版。
国学经典。为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及论学书信集,为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该书由其弟子徐爱、陆澄、南大吉、钱德洪、薛侃等整理编辑增补而成。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其晚年思想,并记载王阳明提出的 四句教 。全书包含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称: 读此可知王学梗概。 现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精校出版。
《四书》是中国儒家的著名经典,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其中《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以前没有独立成编。南宋理学家朱熹首次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在一起,并为之作注,成《四书章句集注》一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清两朝的科举以八股取士,而八股文的题目都是从《四书》、《五经》中选取,因此《四书》便成为南宋以后士子的必修书,其影响达七百年之久。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阅读儒家经典的需求,《大学》、《中庸》作为《四书》中的两部,当然在率先阅读的范围之内。 《大学中庸译注》以现代著名礼学专家、古籍整理专家王文锦先生的《礼记译解》为基础,精选了包括《大学》、《中庸》在内的十四篇文章,重新编排,采用横排简体,使广大读者在《大学》
《说唐全传/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丛书》是中国清代创作的历史演义小说,作品从隋末农民起义一直写到唐王平定割据势,唐太宗登基,再现了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的动乱时代。 《说唐全传/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丛书》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的讲史小说共六十八回。以瓦岗寨好汉的风云聚散为中心,想像了许多好看的热闹情节,充满了生龙活虎的战斗气氛。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弥漫全书,许多人物形象至今家喻户晓。 夫经书之诣奥而深,史鉴之文亦邃而俊,然非探索之功,研究之力,焉能了彻于胸而为人谈说哉?故由博学而至笃行,其间工夫不可胜道。今见藏书阁中有《说唐》一书,自五代后起,至盛唐而终,历载治乱之条贯,兴亡之错综,忠佞之判分,将相之奇猷,善恶毕具,妍丑无遗,文辞径直,事理分排。使看者若瞭火,闻者如听声,说者尽悬壹能兴好善之心
汤显祖著,蔺文锐评注的《牡丹亭/中华经典名剧》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是中国戏曲目前浪漫主义的杰作。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她的为情而生生死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
本书取材除《词律》、《钦定词谱》外,并唐、五代、宋、元以来诸家之词集、词话、词谱、小说等作品中所引的词名以及后世之自度腔或用旧谱易以新名者,一概收入。此书初版于1958年,1984年出版修订本,二十年来,编著者又广为收集词调名,比以前增加了三分之一还多,凡正名与异名、同调不同调者,共录词名2700余个,可谓词名之大观。是检寻词名资料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剧写晋灵公时,奸佞屠岸贾残害忠良赵盾,抄斩赵氏满门,一并杀死驸马赵朔。公主生下孤儿,屠岸贾意欲斩草除根,派韩厥把守宫门,不许放出赵氏孤儿。草泽医人程婴受公主之托,把孩子放在药箱内,携带出宫,韩厥放走程婴,并自杀以灭口。屠岸贾下令要杀全国小儿,献出孤儿者有赏。为了搭救孤儿和全国小儿,程婴与前中大夫公孙杵臼定下计策,将程婴儿子冒充赵孤,放在公孙杵臼家中,由程婴出首,并以孤儿为程子,由程抚养。公孙杵臼和程婴的儿子都被杀死,屠岸贾把出首人程婴视为心腹,并认程子实即赵氏孤儿为义子。二十年后,赵氏孤儿学就十八般武艺,程婴找机会向赵氏孤儿说明他的国仇家恨,赵氏孤儿杀死屠岸贾,韩厥、程婴、公孙杵臼等也受到封赏。
《警世通言》中是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三言”中的第二部,以婚姻爱情为主题的话本小说为最多,有的表现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有的表现下层女子不幸的生活遭遇和痛苦;有喜剧,也有悲剧。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都让人耳目一新,美不胜收。尤其可贵的是,冯梦龙在这些作品中,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使人可惊、可喜、可悲、可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诗品》评语)。谢灵运,“性情渐隐,声色大开”的“诗运转关”者(《说诗晬语》评语)。鲍照,“乐府第一手”(《古诗归》评语)。此三者,分别是田园诗、山水诗、七言诗的开创者或重要奠基人,上承诗骚余绪、汉魏风骨,下启晋宋以降千年文坛,影响深远而各具特色,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著名均受其沾溉。《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遴选三家菁华,编年系月,精注细评,于文字间赏奇析疑,置历史中论事评人,犹如三部微型评传,堪为中古文学导游。
《黄水吟黄土赋》讲述了年前搬家,女儿瑜洁在翻腾旧纸箱时,发现了一堆我的旧文稿,没舍得扔,并把它整理得规规整整存放起来。春节过后回京开会,女儿拿出来让我看。我随便翻了翻,多是十多年前写的一些东西,均是当时所读、所看、所思、所想,随手记下来的。题材、体裁也是五花八门,生活、工作、情趣、爱好,想到些什么就写什么;散文、杂记、诗歌、俚语,什么体裁写着顺手,就用什么体裁。还有的想到了几句话,什么体裁也不是,就用书法的形式记录下来。当时也是随写随扔,有写在一片纸上的,有写在笔记本上的,至于放在什么地方,也没有什么规矩。工作调动了多次,家也搬了多次,从未想过这些闲暇偶拾的东西。女儿能在旧纸箱中找出这一些来,并精心整理,确实是这些东西的大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