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吕思勉主编的高等小学国文课本进行简体横排,保留了原书内容风格,并附有现代白话文翻译,对生字生词进行了注音和释义,力求让学生从中领略汉字和国学的传统底蕴,感受百年传承的务实教育,学习根植在民族血脉中的知识和胸怀,堪称目前*的课外读物。
蝶恋花 京口得乡书1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2。北固山前三面水3,碧琼梳拥青螺髻4。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5。回首送春拚一醉6,东风吹破千行泪。 【注释】 1京口:即镇江。三国吴孙权曾在此建首府,称京城,首府迁至建业(今江苏南京)后,改称京口。 2幽恨:心中隐埋的怨悔。 3北固山:在镇江市北。《世说新语 言语》注引《南徐州记》: (京口)城西北有别岭入江,三面临水,高数十丈,号曰北固。 4 碧琼 句:碧琼,绿色的美玉,喻江水。梳拥,像梳子般梳理、簇拥。青螺髻,状似青螺的发髻,喻北固山。唐刘禹锡《望洞庭》: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雍陶《题君山》: 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5真个:真的。个,语助。 6拚:心甘情愿,豁出去。 【解读】
国学经典。唐诗、宋词,并称唐宋文学之艺术形式的两高峰。有宋一代,词学名家如林,作品多不胜数,难以尽数通读。《宋词三百首》为晚清词人朱祖谋(上彊村民)选编的一本面向通俗阅读的宋词选集,全书分为五卷,共选宋代词家88人,宋词300首,集中了两宋词精华之作。问世以来,相当于《唐诗三百首》之于唐诗,一直是较流行的宋词选本,具有文学普及与美学欣赏的双重价值。
东汉建初四年(79),汉章帝召集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这场会议由汉章帝亲自主持,参加者有魏应、淳于恭、贾逵、班固、杨终等。会议期间,五官中郎将魏应秉承皇帝旨意发问,诸儒作答,汉章帝亲自裁决。会议讨论结果被编纂成《白虎通义》,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作为东汉白虎观经学会议之资料汇编,《白虎通义》不仅是经学发展中之产物,更是当时上自天子、下迄儒生之学术共识,具有保存当时经学样貌之典范价值。其作为汉章帝“称制临决”的重要文献,在中国经学史、儒学目前具有特别显著的意义。其宇宙生成论、阴阳五行理论等,对于当代人认识中国古代人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诗集传》是朱熹继《毛传》、《郑笺》、《毛诗正义》之后,融汉学宋学之长的里程碑式著述,兼取毛、郑以及齐鲁韩三家诗之说,乃至当代学者的合理解说,未详之处亦不强作解人,乃宋学之代表作。 其解说,成为明清时期科考的官方标准,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次点校整理,以影印自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宋二十卷本的《四部丛刊三编》所收为底本,残缺部分,选取源于同一刻版的宋刊明印本(原藏台北“中央图书馆”, 图书馆有胶片)配补,又对校了元明几种有价值的早期刻本。不同于坊间八卷本,全书保留了朱熹叶韵说原貌。为便读者,又附录了朱熹三篇重要著作《诗集传序》、《诗传纲领》、《诗序辨说》,以及历代重要的著录、序跋文字。
周南 关雎〔1〕 关关雎鸠〔2〕,在河之洲〔3〕。窈窕淑女〔4〕,君子好逑〔5〕。参差荇菜〔6〕,左右流之〔7〕。窈窕淑女,寤寐求之〔8〕。求之不得,寤寐思服〔9〕。悠哉悠哉,辗转反侧〔10〕。参差荇菜,左右采之〔11〕。窈窕淑女,琴瑟友之〔12〕。参差荇菜,左右之〔13〕。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4〕。 〔1〕这是一首爱情诗,写一个男子思慕着一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日夜不能忘怀。他渴望终有一天,能与她结为永好,成为夫妇,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 〔2〕关关:鸟鸣声。雎(jū居)鸠:水鸟名,即鱼鹰。一说为鸠类,求偶时雌雄相和而鸣。毛《传》: 兴也。关关,和声也。 〔3〕洲:水中陆地。 〔4〕窈窕(yǎo tiǎo咬挑):体态娴美的样子。毛《传》: 窈窕,幽闲也。 淑:品德和善。朱熹《集传》: 淑,善也。 〔5〕君子:古代
国学经典。本书为著名学者任中敏所选编的元代散曲小令选集。在中国韵文史上,唐诗、宋词、元曲接二连三,高峰迭起,名家名作,琳琅满目。元曲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元曲是个统称,包括散曲与戏曲(杂剧),散曲又可分为小令与套曲。《元曲三百首》仅选散曲小令,与《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并为古代韵体诗歌的经典选本。本社为之选配插图,增加注释和眉评。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撰的 志人小说 ,主要记述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它真实反映了这一时代人们的风俗习惯和社会风貌,所涉及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庶僧徒,因而成为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史料。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国学经典。魏晋时期笔记小说代表作。又名《世说》。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容止、自新等类,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不仅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其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小说发展影响尤其大。出现《唐语林》等仿《世说新语》之作,称之 世说体 。鲁迅称赞其 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为 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
《商君书》现有二十余篇,内容以论述具体的治国方略为主,与《史记》本传所记商鞅本人思想行事相一致,同时也有关于政治问题的理论阐发,虽然篇幅有限,但达到了古代一流理论著作应该有的深度。全书可以作为商鞅和商鞅派法家思想的代表作。《商君书》的主要内容在阐述治国措施,但它的贡献,并不局限于具体的政策设计和阐释,它还在一些理论问题上发表了重要的见解,成为后来法家思想的理论先导。其中有些甚至可以超越时代和国界,在人类的政治思想目前留下深深的印痕。就说它是古代世界的一部理论著作,则未免感到不足。庆幸的是,它的确在一些理论问题上有着出色的发挥,作为理论思维的优秀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作者杜道生长期从事研究《论语》的研究,对杨著有意识地拾遗补缺,注译颇有特色,有的可与杨著互补。《论语新注新译附主要字词、人名索引中华书局》译文之后有作者的案语,结合前贤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加以进一步的阐释。书后附有字词和人名索引,方便读者查阅。
《博物志》分类记载了古代的琐闻杂事、神仙方术、异境奇物等。有山川地理知识,有历史人物传说,有奇异的草木鱼虫、飞禽走兽,也有神仙方技的故事,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材料,如七夕牛郎织女、《西游记》等神话传说的故事雏形。但因其流传久远,文本上存在很多讹、脱、衍、倒的问题,有些地方甚至不堪卒读,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范宁先生的《博物志校证》,旁征博引,校勘正误,对《博物志》作了全面的校理,使其明白晓畅,便于阅读研究。此次再版,又附录了北师大王媛老师《 博物志校证 补正》和《 博物志 佚文辑录》两篇文章,以便读者参考。祝鸿杰:范宁先生研治魏晋小说数十年,成就斐然,其所撰《博物志校证》一书旁搜博证,参校异同,钩沉索隐,创获良多,方使《博物志》庶几成为一部可读之书。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感天动地窦娥冤》(简称《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刊行于明万历十年。全剧四折,写弱小寡妇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 本书收录了这两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