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烈文(1832-1893),字惠甫,号能静,江苏常 州人,出身官宦世家。数入曾国藩幕府,深受倚重, 二人几乎无话不谈。赵烈文是曾国藩事业高峰时期的 核心幕宾,从湘军攻克安庆至克复南京以及其后一段 时间,他都在曾氏兄弟幕中,其所参谋、赞画的事务 , 往往关天下大计 。后经曾保奏,先后出任磁州 、易州知州。曾国藩去世后,力请辞官,退居常熟虞 山,营宅舍曰能静居。 《能静居日记》全书五十四卷,起自成丰八年 (1858)五月,止于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跨度长 达三十二年,记录了作者二十七岁至五十八岁这一人 生阶段的重要经历。其中所记咸丰、同治年间时局、 政事、军情,特别是有关湘军集团、太平天国、捻军 以及晚清朝廷的情况,尤具价值,是研究那一段历史 的核心史料之一。《能静居日记》在其他如历史、地 理、文学、艺术、宗教、民
《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2种)》为清代郋园刻本,较他本图文更为清晰。另附道藏本《搜神记》与元刻本《新编连相搜神广记》。 自有史以来,就有关于神仙的传说。神灵崇拜不仅是一种宗教现象,同时也是民俗文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收辑了数千年来老百姓所崇拜的各种神的姓名、字号、爵里及封谥,并有动人的木刻图像。
《王阳明全集》四十一卷,是在明代《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本的基础上增补编辑的。 一、本书以浙江图书馆藏明隆庆六年谢廷杰刻《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本为底本,以《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部备要》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中华图书馆本及台湾、日本出版的《王阳明全集》本为参校本,整理编校而成。除了对于卷次顺序略有调整以外,具体篇章编排次序则保持了底本原貌;并将底本未刊或王阳明的散佚诗、文、语录及相关题跋、祭文、传记资料,分类增补或附录在相应卷次之下,共计78篇。这样的编排一方面保留了历史权威版本的原貌,另一方面尽量吸收了当代的研究成果,便于读者参考使用。 二、本书编校、统稿及重印本的修订编目工作,由吴光主持负责。钱明负责旧本未刊诗文的搜集整理。各卷点校分工如下:吴光点校卷一至
《龚自珍全集(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收集了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各种文体的作品,包括政治和学术论文、碑传和纪事、书序和题录,金石题跋表、启、笺、佛学论著、韵文、语录,编年诗,已亥杂诗和词赋等。
《诗经》是我国*早的诗歌总集。高亨先生研究先秦文学卓有成就,其治诸子,遵循乾嘉考据遗风,往往胜解精义,发前人所未发;其治《周易》,一改前人 以经解传,以传解经,经传互解 的旧习,首次经传分解,开创了中国现代《周易》 义理派 的研究新方法,为学界所推崇;其治《诗经》,以传统文字训诂学为根基,在校勘训诂上创发新义。砥砺基础,夯实根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对《诗经》各篇加以说明注释,有许多地方别具识见。
在中国散文史上,唐宋八大家是重要的转折点。在骈体文日益流于形式,越来越影响内容表达的时代,他们勇敢站出来,大呼其流弊,并以自身实践让 文以载道 的主张深入人心,改变了文章写作的走向。其名篇佳作,千载以来,传之不衰。
清代学者金缨选辑《觉觉录》中浅近格言另刻之单行本。按儒家《大学》和《中庸》之道,以类编次,计有学问、存养、持躬(附摄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 10类,是历久不衰的蒙学读本。
孙传庭的一生中,镇压农民起义军构成了他军旅生涯的主要内容,先后参与并主持了数十次对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镇压活动。此《孙忠靖公全集》便是其著文之集结。
黄仲则的诗歌,在风雨飘摇的旧时代,拥有为数众多的读者。瞿秋白早年在叙述家庭的穷困生活时会说: 想起我与父亲的远别,重逢时节也不知在何年何月,家道又如此,真正叫人想起我们常州诗人黄仲则的那句来:《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饿乡纪程》)当他走上革命道路后,在赠送给友人的一首诗中,再次提到黄仲则: 词人作不得,身世重悲酸。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 (羊牧之《我所知道的瞿秋白》)对黄仲则的深切同情,溢于言表。 郭沫若说过,郁达夫不仅很喜欢黄仲则的诗,而且同情他的生活,似乎有意在学他, 他的短篇小说《朵石矶》便是以黄仲则为主人公的,而其实是在《夫子自道》 。(《郁达夫诗词钞序》)在解放前的三十年间,有关黄仲则的年谱,评傅、各种选本,陆续出版,数量之多,超过清代其它诗
宋人严羽所著《沧浪诗话》,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影响深远之作。本书以现存 早的元刊本《沧浪吟卷》为底本进行校勘、笺注,汇集众说,自出新见,既探索严羽诗论的理论内涵,也呈现后人对其诗论的诠释史。本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初版于2012年,学者评价:“张健这部《沧浪诗话校笺》确实是一部功力扎实、功夫深厚、见解独到、甚具 风格的系统整理、研究古代诗话理论著作的力作,值得向读者及研究人员 。”(徐志啸《论〈沧浪诗话〉的诗学价值——兼评张健〈校笺〉》)现经作者修订,推出精装本。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共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方面,对北宋统治集团的政治,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等,都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书稿为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与儒家经典国际学术研讨会 的会议论文集。书稿收录了此次研讨会宣读的有关清华简《筮法》与《周易》研究、清华简与其他历史文化研究、其他简帛与历史文化研究等三个方向的43篇论文,另还有一篇附录。这些文章涵盖面广,涉及古文字、古文献、历史地理、先秦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由于清华简本身为全新的材料,因而应用清华简进行的研究多具有突破性意义,尤其是《筮法》与《周易》的对比研究,大大推进了中国古代易学的研究。
《逸周書》之名,最早見於許慎《說文解宇》《漢書·藝文志》則稱做《周書》。如謝墉為抱經堂本作序所說,『周書』本以總名一代之書,猶之『商書』、『夏書』也气由於《尚書》中已有《周書》,把《漢志》著錄的《周書》七十一篇改稱《逸周書》,是比較方便的。今傳本《逸周書》未有序,列舉七十篇標題,加上序本身,恰合七十一篇之數。蔡邕《明堂月令論》云《周書》七十篇,《月令》第五十三气今本仍在第五十三。
《弇山堂别集》记载明时史料典故,是一本私人撰录的实录。全书共一百卷,记载明朝典制沿革、稗史异闻、史乘考误。以万历十八年翁良瑜雨金堂初刻本为底本,以万历庚寅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广雅书局本为校本,同时参校了《明实录》《明史》《国朝献征录》《古今万姓统谱》《弇州山人续稿》《弇州史料》等相关文献典籍。 《弇山堂别集》为《王世贞全集 正编》所收内容之一。 《王世贞全集》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王世贞全集》整理与研究 的成果。王世贞为明代后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以诗文名于世,声华意气笼盖海内。曾以 文必西汉,诗必盛唐 相倡,以期振兴明后期文风。晚年诗文以恬淡为宗。史学造诣亦深,喜访朝家故典,晚年得见内府秘籍,著述甚丰,亦颇具见解。 作为明代后七子领袖人物的王世贞,去世后从未有全
《闲情偶寄(套装共4册)(繁体竖排版)》清代李渔撰,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食、种植、颐养等八部,包含戏曲理谕、养生之道、园林建筑、家具古玩、饮食服食等多方面内容。《词曲》《演习》《声容》三部计戏曲的创作与表演。编创方面,李渔提出了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主线结横严谨,情节紧凑。
国学百部系列(总定价 2688 ) 我社推出的这套《国学经典》丛书,目前已有百部,所选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例上以原文、注释、白话解读的形式对经典著作进行明白晓畅的注解,引领读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阂,真正亲近经典、领悟传统温暖的巨大魅力,在愉快的阅读之旅中获得通透畅达的人生智慧,对于做人做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套书采用国际流行的 16 开本,版式疏朗大方,装帧印刷精美,便于携带和阅读。此套丛书共分为二辑,*辑 50 种,整套定价 1319.00 元,第二辑 50 种,定价 1369.00 元。
《文房四谱》分为《笔谱》《纸谱》《墨谱》《砚谱》四个部分,是记载历代笔、墨、纸、砚原委本末及其故实。书中各谱的体例大致相同,首先叙事,次讲制作,三是杂说,四为辞赋。叙事重在说明定义、沿革及产地。制作则重在介绍制造技术。杂说讲述典故和轶闻。辞赋汇集了有关赞咏 文房四宝 的诗词。全书首尾相映,浑然一体。
《状元阁印千家诗》,作为 三百千千 之一的《千家诗》,历来为传统蒙学所重视。其实《千家诗》由五言诗和七言诗两部分合并而成。其中,五言诗为清代王相所选,七言诗则由宋代谢枋得所选。两部分共选录作品二百二十六首,涉及自唐代至明代诗人百余名,所选杜甫作品多,共二十二首。作品题材多样,山水田园、送别思乡、吊古咏物皆有。且诗句浅白易懂,并附有注释,较适合孩童诵读。次选《状元阁唐诗三百首注释》,编者蘅塘退士,原名孙洙,字临西,无锡人,《唐诗三百首》已不须多做介绍,几为广为人知的唐诗选本。又选《状元阁印宋元明诗》。由清代道光年间朱梓、冷昌言所编,根据序言所述,此书原为冷氏家塾自用启蒙读本,仿照《唐诗三百首》体例编辑而成,共选一百四十五位作者的三百一十一首诗。宋元明三代诗作与唐诗三百首一并作为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 小李杜 。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今属河南)。自称与皇室同宗,但高、曾祖以下几代都只做到县令县尉、州郡僚佐一类下级官员。《李义山诗集(套装上下册)》是他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