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分前后传:《前白蛇传》四十八回,写白素贞与许仙的一段姻缘纠葛,以白蛇飞升、许仙出家、二人之子许梦蛟完婚收尾;《后白蛇传》十六回,写许仙还俗后与狐精胡媚娘、小青的姻缘,以许家兴旺,白娘子与许仙、小青一同飞升作结。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于康熙元年动笔,康熙二年写成的一部政治代表作。 明夷 是《周易》中的一卦,其爻辞有曰: 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人攸往,主人有言。 所谓 明夷 指有智慧的人处在患难地位, 待访 ,等待后代明君来采访采纳。该书总结了秦汉以来,特别是明代的历史教训,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提出了 天下为主,君为客 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 等思想,具有鲜明的启蒙性质和民主色彩,被梁启超称为 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 。 本书作者从方便读者阅读出发,精择底本,对文本详加校勘,并一一加以导读、注释和翻译,是一部简洁、好读的古典哲学读物。
荀子是战国末叶 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与孔子、孟子一起,被称为是先秦儒学重要的三个人物。荀子思想综合了战国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诸家的成分,而对儒学做了创造性的发展;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他关于人性、礼法、人的地位、名实关系的学说,这一学说构成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其思想资料主要保存在《荀子》一书中。
《黄仲则选集》,收录黄仲则诗434首,较此前其他选本选诗更多。前言详细介绍了黄仲则的生平和创作。正文所收诗歌作品按照黄仲则生平活动的轨迹,以时间为序分段编排,各时段作品之前附黄氏简谱,帮助读者了解这一时期黄仲则的处境和心境,从而对这一时段作品的创作背景有所认识,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旨。选注者除对所选各诗加以简明准确的注释外,有些重要的作品后还辑有诸家的评论,以供读者参考,更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内涵。选注者张草纫先生在古典文学方面有深厚的积累,有丰富的古籍整理的经验,由他笺注的《二晏词笺注》和《纳兰词笺注》二书作为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的重要品种,造福学界多年,深受读者好评。相信由张草纫先生选注的这本《黄仲则选集》亦将成为深受读者信赖的普及版本。
《警世通言》中是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 三言 中的第二部,有的表现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有的表现下层女子不幸的生活遭遇和痛苦;有喜剧,也有悲剧。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都让人耳目一新,美不胜收。尤其可贵的是,冯梦龙在这些作品中,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使人可惊、可喜、可悲、可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白话短篇小说中伟大的作品,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这篇小说都堪称完美。 另外,《警世通言》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王娇鸾百年长恨》《唐解元一笑姻缘》《乐小舍拼生觅偶》《金明池吴清逢爱爱》《玉堂春落难逢夫》等,也都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优秀篇章。 另外,《警世通言》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王娇鸾百年长恨
本书为 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 中的一种。《秦观全集》汇辑秦观诗全部作品,是目前秦观诗作全面的辑本。每篇均加以今注、简释,力求对秦观诗作及秦观本人进行全面客观的解读。
孔子整理鲁国史官所记史事而成《春秋》,《春秋》遂成为中国历史上*部编年体史书。不仅如此,孔子撰《春秋》而寄其微言大义,该书也成为后世研究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然而,由于《春秋》记事、叙述较为简略,故后世儒家多有专事解释《春秋》之著作出现,这些著作或丰富《春秋》之记事,或阐发《春秋》之微言大义,也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根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孔子《春秋》成书之后,史官左丘明又 论本事而作传 ,其目的在于做到*为准确地传达孔子在此书中表达的思想,是为《春秋左氏传》。当然,由于各人理解上的偏差,后世也形成了对《春秋》的不同解释。到汉代初期为止,传《春秋》者主要有《公羊传》《毂梁传》《邹传》《夹传》四家,以及像《铎氏微》《张氏微》等影响较小、流传不广的流派,又有以疏解四家思想为主的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采儒、道、佛三家之精髓,以儒道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它似语录,却拥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它似随笔,却拥有随笔所不及的整饬。它是一部文辞优美、含义深邃的读物,更是一部陶冶人之情操、磨炼人之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优秀文学作品。
本书是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中的一种,收录了谢朓诗149首,文29篇,并按体裁将其分门别类,每一类下又大致以创作时间之先后排列。本书包括前言、原文、题解、注释、汇评、附录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谢朓留存文学作品的面貌。
《喻世明言》是 三言 的*部,四十卷,收话本四十种。它首次刊行时,名《古今小说》,扉页上有书坊主天许斋的识语: 本斋购得古今名人演义一百二十种,先以三分之一为初刻云。 目录又题 古今小说一刻总目 ,可见这 古今小说 是 三言 的总名。后衍庆堂重刻时,才题名《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中*秀的作品,首推《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它通过蒋兴哥与王三巧夫妻悲欢离合的经历,表现了当时商人家庭的男女关系,反映出新兴市民思想与传统伦理道德的冲突,突出了感情与贞节观念的对立。《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也是一篇著名的小说,它以嘉靖年间轰动朝野的真实事件为题材,写沈炼父子与奸相严嵩的斗争,褒忠斥佞,正气凛然。小说中塑造了一位沈小霞妾闻淑女的形象,勇敢泼辣,机智聪慧,个性鲜明,给人深刻的印象。书中其他话本如《滕
《西湖梦寻》是晚明散文大家张岱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共五卷七十二则,追忆杭州历史掌故、描绘西湖风俗画卷,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是晚明小品文中的珍品。 《西湖梦寻》记杭州历史掌故、绘西湖风俗画卷,是晚明小品圣手张岱代表作之一。本书作者对张岱《西湖梦寻》原文作了较为详细的注释和流畅的翻译,可读性较强,是品读张岱小品文、理解其审美思想的理想读本。
《陶庵梦忆》为明朝散文家张岱所著,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等,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尤其可以说是江浙一带一幅绝妙的《清明上河图》。其中虽有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但更多的是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同时本书中含有大量关于明代日常生活、娱乐、戏曲、古董等的纪录,因此也被研究明代物质文化的学者视为重要文献。 《陶庵梦忆》既是一部个人的生活史,也是一部晚明时期的生活画卷。通过作者的经历和见闻,可见晚明时期江南生活特别是衣食住行、社会习俗的各个方面。由于是苦难过后的追忆,作者不自觉地会过滤掉很多记忆,只留下那些美好、值得留恋的东西。以此来表达故国之思、乡土之情,抒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编纂的笔记小说,记载了东汉后期到南北朝期间名士的言谈风尚和奇闻逸事,以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人物鲜活生动著称于世,鲁迅评其“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是欣赏“魏晋风度”的经典读本。
本书精选唐人小说24篇,并对所选篇目予以详细注释和深入评析。注释详尽,有助于读者对作品内涵的理解。评析涵盖小说作者的生平与著述、作品的内容与艺术、后世的流传与影响、文献的版本与来源等诸多方面,其对小说艺术创造的抉发尤见特色。本书虽名曰《唐人小说选》,实系唐人小说选、注、评之合本。
南宋末年周密的《绝妙好词》是一部在词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词选,其编选内容和形式有三点值得注意::*《绝妙好词》 纯乎南宋之总集 , 选词范围限于南宋,始自张孝祥,终于仇远,是一部断代词选,就周密的选编意图来说,是为了整理和保存一代故国文献,但对于后世来说则是了解南宋词的范本。第二《绝妙好词》 又是一部体现了流派意识的词选。民国初年的词学家陈匪石说: 周氏在宋末,与梦窗、碧山、玉田诸人皆以凄婉绵丽为主,成一大派别,此书即宗风所在,不合者不录。 《绝妙好词》汇集了风格相近、旨趣相类的词作,因而使此选具有流派之选的性质。第三《绝妙好词》 还是一部具有鲜明的审美主旨的词选,其审美主旨即倡格调雅正,尚协律合谱。 《绝妙好词》在清代曾产生巨大的影响,浙西词派将它作为典范,朱彝尊、厉鹗对《绝妙好词 》
“长物”,原指多余之物,它们虽非生活必需品,却是中国古代文人构筑精神世界不可或缺之物,寄托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品格意志。这部中国古代名士精致生活的百科全书,共十二卷,集合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其中讲述居家陈设的有室庐、几榻、器物、位置四卷,与造景布局相关密切的有花木、水石、禽鱼三卷,与文人雅趣直接关联的有书画、香茗两卷,集中谈论日常生活的有衣饰、舟车、蔬果三卷。 明末名士文震亨,出生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崇尚清雅,遵法自然,借品鉴长物而标举人格, 呈现簪缨世族的清雅生活格调、明代江南书香世家的高洁风致。 《四库全书》收录《长物志》,评其“惟震亨世以书画擅名,耳濡目染,与众本殊,故所言收藏赏鉴诸法,亦具有条理”。为后世营造生态家居、鉴藏文物雅玩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
《古今义烈传》为明代文学家张岱所撰历史著作,收录自上古至明末历代义烈之士,共五百七十三人。张岱本人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睿智的史学家,因此本书意短言长,情状毕肖。本书对于研究明代史学和文学,均颇有参考价值。 丁红点校的《古今义烈传(精)》所据底本为浙图所藏稿本,参校国图所藏刻本。刻本赞语与稿本差别甚大,均全文录入。又刻本所收人数少于稿本,而有数人为稿本所无,今一并附载于后。
“长物”,原指多余之物,它们虽非生活必需品,却是中国古代文人构筑精神世界不可或缺之物,寄托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品格意志。这部中国古代名士精致生活的百科全书,共十二卷,集合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其中讲述居家陈设的有室庐、几榻、器物、位置四卷,与造景布局相关密切的有花木、水石、禽鱼三卷,与文人雅趣直接关联的有书画、香茗两卷,集中谈论日常生活的有衣饰、舟车、蔬果三卷。 明末名士文震亨,出生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崇尚清雅,遵法自然,借品鉴长物而标举人格,完美呈现簪缨世族的清雅生活格调、明代江南书香世家的高洁风致。 《四库全书》收录《长物志》,评其“惟震亨世以书画擅名,耳濡目染,与众本殊,故所言收藏赏鉴诸法,亦具有条理”。为后世营造生态家居、鉴藏文物雅玩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
《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时期的自传体散文。 浮生 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书中记叙了作者夫妇间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际遇,和各地浪游闻见。文辞朴素,情感真挚,前人曾有 幽芳凄三角,读之心醉 的评语。 《浮生六记》以沈复夫妇生活为主线,记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飘零他乡,悲切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