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国学典藏》丛书新一种。南宋傅幹撰《注坡词》十二卷,是《东坡词》第*家注本和*早的刊本,该书对于校正苏词,存真辨伪,验明题叙,考定编年等,均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刘尚荣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起即注意到《注坡词》特有的学术价值,并对该书进行了抢救性整理,编定了《傅幹注坡词》一书。此次出版,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大规模重新修订,核校了诸钞本《注坡词》原书,尤其是增加了一种重要的校本,即沈德寿藏《注坡词》旧钞本,重订了各参校本异文,调整了校勘记,又在保存傅幹注释原貌的前提下,进一步通过 刘按 的校证对傅注作补苴校订,令其典故出处更精确,诗文标题更规范,原有疏误得到纠正,傅注的价值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揭示与提升。
在唐宋词史上,辛弃疾历来以豪放著称。而 豪放 既体现为由题材、意境、情感等有机结合所呈现的创作风格,又体现为一种放笔快意、摆脱束缚的创作个性。 辛弃疾在词体写作上如此全方位、大尺度的出位与突破,无怪乎时人评曰: 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 (徐鱿《词苑丛谈》引)苏轼 以诗为词 ,辛弃疾 以文为词 ,为通行既久、已成习套的词体开出新境,使词的创作摆脱羁绊,进入自由的境界,从而带来了宋词繁荣发达、多姿多态的昌盛局面。
陶渊明,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诗品》评语)。谢灵运, 性情渐隐,声色大开 的 诗运转关 者(《说诗晬语》评语)。鲍照, 乐府*手 (《古诗归》评语)。此三者,分别是田园诗、山水诗、七言诗的开创者或重要奠基人,上承诗骚余绪、汉魏风骨,下启晋宋以降千年文坛,影响深远而各具特色,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著名均受其沾溉。《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遴选三家菁华,编年系月,精注细评,于文字间赏奇析疑,置历史中论事评人,犹如三部微型评传,堪为中古文学导游。
辛弃疾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而终生不被重用,发为歌词,悲壮激越。本书以生平叙述统领名篇注释评析,见解独特。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皆选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流大家,延请国内知名文史学者,以生平事迹为线索,对其作品进行选注选评。一本在手,便可对这些大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貌有全面的了解。
姜夔所*,陈书良笺注的《姜白石词笺注(精)/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以夏承焘校定本为底本,并参稽明清以来各种版本及相关文献,仔细比堪,认真考证,对白石词作深入的整理,分校记、笺注、辑评和评析四部分。书后还附录了《版本考》及各本序跋等。校勘严谨,资料详备,为研究白石词提供了*大便利。
欧阳修堪称做到 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一生与 庆历新政 、 诗文革新运动 等北宋政坛、文坛大事紧密相关。《欧阳修诗词文选评》是黄进德先生继《欧阳修评传》后推出的欧公作品选评读物。该书将欧公一生分为六个时期,精选诗、词、文、赋代表作品共52篇,其中有关切民瘼、反映历史的《食糟民》《边户》,有恢诡谲怪、媲美李白的《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秋声赋》,有义正辞严、宁死不屈的《与高司谏书》《朋党论》,有怀念亲友、感慨淋漓的《苏氏文集序》《寄石曼卿文》,有恬淡自得、任性顺情的《醉翁亭记》《六一居士传》,有托物寓意、借史抒怀的《憎苍蝇赋》《再和明妃曲》等等,加以扼要的注释、精当的品评,让读者窥见一代文宗的丰富人生以及北宋中期的政坛风云,确为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久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人间词话》,在理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一些问题上颇有创见。
本套丛书自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出版,至今已近十九年,重印过四次。其间,陵续有学者同好或致函书局、或撰文发表,对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意见。 正如唐圭璋先生在《修订说明》中所言,《词话丛编(繁体版)(套装共6册)》原稿“未加标点”、“其错字很多”虽经唐先生亲自校改,“但因不能入国图书馆查书,疏失仍多”。虽经唐先亲事董理,修订工作只能由我局请人而为。其事殊非易,前后积数年之功,方始告竣。此间发生的文字和标点的错误,自当由我局编辑部负责。 按我局惯例,重印再版,应当修订后,方可面世。然《词话丛编(繁体版)(套装共6册)》原为活版铅排,其工艺者之亟需。同时,我局已聘请尃人,对全书作全面修订,等完成后,将重排新校出版。 一九九一年,李复波先生所编的《词话丛编索引》单行出版。此次
《清诗别裁集》选录乾隆二十五年(1760)去世诗人之作,共录诗人近千名,作品近四千首,不少姓名不彰的诗人赖是书以存。此书所选诗作,在内容与艺术上均有一定代表性,大致反映了清初到乾隆间的诗歌创作情况,不失为了解清代前期诗歌之佳著。
《蕙风词话》是近代词学大师况周颐的论词代表作。他论词突出性灵,以为作词当有 词心 ,强调 真 ,但亦不废学力,有其自具特色的词论体系。此外,论词境、词笔、词与诗及曲之区别、 词律、 学词途径、读词之法、词之代变以及评论历代词人及其名篇警句都剖析入微,往往发前人所未发。这部词话被誉为 自有词话以来,无此有功词学之作 。
本书为 中华诗文鉴赏典从 丛书之一种,系对唐宋词名作进行文学鉴赏的普及读物。共收录唐五代两宋时期122位词人的词作435首,名家名作基本收入,能够反映出由唐而宋期间词这一文学样式逐步发展壮大的历程。每位词人附有小传。鉴赏文字以介绍作品背景、内容讲析、艺术特色、后世影响等为主,作品中的疑难词句,做了简要注释。此为第二版,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提高了质量。
周邦彦是继苏轼之后的词坛新领袖。他有深厚的辞章修养,妙解音律,有 顾曲周郎 之誉。他作词既重篇章辞句,又重音律之美;能清能丽,亦雅亦俗。从风格情调和艺术技巧上来看,他的词的确称得上是当行本色的好词。本书收入周邦彦在各个时期创作的各种风格的词作共80首,注释简洁明了,评点短小精悍,尤能发掘清真词的隐微。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皆选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流大家,延请国内知名文史学者,以生平事迹为线索,对其作品进行选注选评。一本在手,便可对这些大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貌有全面的了解。
选编宋词人苏轼词作200余首,附部分诗。
南宋傅干撰《注坡词》十二卷,是《东坡词》头一家注本和较早的刊本,该书对于校正苏词,存真辨伪,验明题叙,考定编年等,均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很高的价值。刘尚荣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起即注意到《注坡词》特有的学术价值,并对该书进行了抢救性整理,编定了《傅幹注坡词》一书,此次出版的《东坡词傅幹注校证》是作者在此基础上全面利用搜罗到的各种文献,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大规模重新修订,核校了诸钞本《注坡词》原书,尤其是增加了一种重要的校本,即沈德寿藏《注坡词》旧钞本,重订了各参校本异文,调整了校勘记,又在保存傅幹注释原貌的前提下,进一步通过 刘按 的校证对傅注作补苴校订,令其典故出处更精确,诗文标题更规范,原有疏误得到纠正,傅注的价值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揭示与提升。其出版,必将为今后的苏词研究提供更
《历代名家精选集:吴文英 王沂孙集》所选评,出自吴文英及王沂孙所作词,代表了风雅词派不同时期的创作成就。
《历代名家词集》共十册,精选唐、宋、清共 13 位词人词作合成九册,再加经典词话一册,尽收历代词作精华。分别是: 1. 温韦词集(温庭筠、韦庄),聂安福导读; 2. 李煜词集,王兆鹏导读; 3. 柳永词集,谢桃坊导读; 4. 二晏词集(晏殊、晏幾道),张草纫导读; 5. 苏轼词集,刘石导读; 6. 秦观词集,徐培均导读; 7. 李清照词集,吴慧娟导读; 8. 辛弃疾词集,崔铭导读; 9. 纳兰词集,张草纫导读; 10. 人间词话,黄霖、周兴陆导读。每种均有简注、辑评及名家导读,双色印刷,轻松阅读。
《唐诗鉴赏辞典》为 中华诗文鉴赏典丛 之一种,共收录唐代147位诗人的诗作合计504首。每位诗人均加附100字左右的小传,主要介绍生卒年、籍贯、生平事迹、主要作品等,注重吸收近年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本书原则上采用一首诗一篇赏析文章,也有少数难以分割的组诗或唱和酬赠之作,则几首诗合在一起分析。每首诗的赏析文字在1000字左右,篇幅较长的篇目如歌行体《长恨歌》《琵琶行》等作品的赏析文字则控制在2000字以内,务求行文简练,达意为主。鉴赏内容大致包括如下内容:作品背景,内容讲析,艺术特色,后世影响等。诗中出现的疑难字词、名物、典故等,一般在赏析文章中略作解释。本书部分篇章附有与所收诗词内容相关的插图,冀图从另一侧面反映唐宋时期的风土人情与时代风貌。书末附有近体诗的格律常识、唐代诗人年表,谨供读者参考。此为
中华诗文鉴赏辞典类图书是一套重在普及、雅俗共赏的图书。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典诗词源远流长,荟萃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诗经》算起的三千多年诗史中,名家辈出,璨若群星;佳作纷呈,争奇斗艳,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学习、赏析古典诗词是代代国人乐此不疲的幸事。我社组织的这套鉴赏类丛书,部头稍小,选目更精,辞赏文字更注重原作内容的串讲,少一些枯燥无味的考据,在解释清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再引导读者进行艺术欣赏。此为第二版,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修订,读者定位为大、中学生及古典诗词爱好者。
晏殊《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擅长小令风格含蓄婉丽。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晏几道《小山词》,代表作如《临江仙》、《鹧鸪天》等,与作者生平相关,偏向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二晏词为北宋婉约词之经典。
温庭筠和韦庄,是晚唐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们的身世、遭际都烙上了晚唐社会的鲜明印迹,其诗歌创作或反映社会动荡,或感慨历史沧桑,或抒写人生悲怆,折射出晚唐时代风貌和精神气韵。作为 花间词 的两大代表词人,温庭筠和韦庄引导了词体整体风格的形成,奠定了词体文学独特的审美境界和艺术风格,分别呈现出 画屏金鹧鸪 的浓妆美态和 弦上黄莺语 的淡妆风神。《历代名家精选集:温庭筠韦庄集》收录了温庭筠和韦庄多部作品。
本书为清代词学理论名著。全书大半是对词家及词作的评论,对于词的旨趣、音韵,亦有探源辨流之论。陈氏论词,继张惠言和周济之后,极力发扬常州词派的理论,强调作词贵在 有寄托 有所感 。论词推源风骚,旨归温柔敦厚,给后来的词学研究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借鉴。现据光绪二十年刻本校点整理。
本书主要辑录《全唐诗》中所收唐诗僧皎然诗,据清扬州诗局刻《全唐诗》本仿真影印。皎然(730 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唐代著名诗僧。茶僧。(皎然是他出家为僧的法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其诗清丽闲淡,语言简淡,被时人成为 江东名僧 。与贯休、齐己齐名。所著《诗式》是唐代诗歌理论的重要著作,对后代诗学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