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而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是我国*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明胡应麟说: 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 该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典神话小说的代表作。小说主要取材于唐朝太宗时期,著名僧人唐玄奘受皇命上当时的天竺,即现在的印度,去取佛经。小说以丰富瑰奇的想像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崎岖漫长的西方取经途中和穷山恶水斗争的历程,并将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以动物幻化的有情山精树怪,生动地表现了无情的山川险阻,并以降妖服怪赞颂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小说大唱人定战胜自然的凯歌。小说刻画出的孙悟空的形象更是我国古典小说不可多得的艺术形象之一,它的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尤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本次出版,文字是以明末清初的汪象旭、黄太鸿编的《新镌全像古本西游证道书》为底本,参校《李草吾先生批评西游记》以及通行的明代金陵世德堂刊本等版本,进行标点、整理。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撰,阳羡生校点。全书十五卷,详细记载了唐代科举制度及与此相关的遗闻琐事、文士风气,并保存了许多诗人别集中失载的断章零句,是后人研究唐代科举与文学的重要参考书,极有资料价值。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以《雅雨堂丛书》本为底本,对照《学津讨原》本补正文字出版,1960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版。此次以此本为底本,据《太平广记》、周勋初《唐语林校证》有关条目改正讹误。
《清异录》采摭唐至五代流传的掌故词语若干条,每条下各出事实缘起,以类编排为三十七门,天文地理、人事官志、草木花果、虫鱼鸟兽、居室器用乃至仙神鬼妖,无所不备,当时社会方方面面,广为包罗。《历代笔记小说大观:清异录 江淮异人录》有关内容为后世频频引用,颇具影响。惟其条目总数,实为六百五十七,与俞允文序所言六百四十八不符;而目录各门下所载条目数,百花、兽名、鱼、居室、陈设、馔羞诸门亦有一条多寡之出入。大约统计疏漏之外,流传版本的差异也是该书条目数不一的原因。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现存的*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是中国古代章回体小说的代表作。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描写了北宋时期108位好汉聚义水泊梁山,揭竿而起反抗贪官污吏的英雄传奇。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等众多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它歌颂了正义、善良和友谊,鞭挞了腐败的封建统治。它所讲述的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本书以金圣叹七十回本《贯华堂水浒传》为底本,进行校点、整理而成。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撰的 志人小说 ,主要记述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它真实反映了这一时代人们的风俗习惯和社会风貌,所涉及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庶僧徒,因而成为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史料。 本书本着故事性、趣味性和哲理性的原则,节选了《世说新语》中的部分精彩内容,以以原文、注释、译文的形式,全面而生动地还原了汉末魏晋时代的风貌。
据南宋魏仲举刊刻的《五百家注昌黎文集》统计,韩愈有文近300篇,涉及书、启、序、祭文、碑文、墓志、铭文、表状、记传、杂文等各体。明代散文家茅坤编纂的《唐宋八大家文钞 昌黎文钞》,收录表状9篇,书启状46篇,序33篇,记传12篇,原论议10篇,辩、解、说、颂、杂著等22篇,碑文及墓志铭52篇,哀词、祭文、行状8篇,总计192篇,约占韩愈散文的2/3。此次整理,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五百家注昌黎文集》为底本,参考《唐宋八大家文钞 昌黎文钞》和韩愈《顺宗实录》,精选出韩愈散文70余篇,借鉴当代韩愈研究的有关成果,按照中州古籍出版社 国学经典 丛书的要求,对精选出的篇章进行题解、注释和翻译。
《七侠五义》 是清代著名公案小说。作者 石玉昆 创造性地将 侠义故事融入包公案中,不仅刻画了包公这一深入民心的清官形象,而且对侠义江湖世界展开了精彩的描写,故又被称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书中的 七侠 和 五义 各有神采,其中又以忠肝义胆的南侠展昭、洒脱超然的北侠欧阳春、心高气傲的锦毛鼠白玉堂抓人眼球。
南朝宋人刘义庆有《世说新语》一书,新奇精警,广受青睐。明人曹臣显然是深受此书启发,于是我们便读到了这部可以与之媲美而更见广博的又一佳制。《世说》集中记载了从东汉到东晋士大夫的趣事妙语,而《舌华录》则是广泛记载了上自远古、下至明代后期这一漫长时期内的类似内容。由于所取特在 仓卒口谈 ,故名日 舌华 。信手展卷,妙语纷呈。常置案头,启颜益智,岂不快哉!
《说岳全传》是 说岳 题材的集大成之作,着重描写了民族英雄岳飞和南宋将士们英勇抗金、尽忠报国的传奇故事,精心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如忠贞爱国的岳飞、丑恶奸诈的秦桧、粗中有细的牛皋、狂妄好战的金兀朮等。小说语言简洁明快、情节安排条理清晰,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是明清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之一。
本名《拍案惊奇》,是凌濛初独立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虽故事题材多出自前代著述,但经过凌氏的再创作,展现出晚明的社会现实和时代气息。成书于明天启七年( 1627 ),内分四十卷四十篇,《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程元玉店肆代偿钱 十一娘云岗纵谭侠》《李公佐巧解梦中言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张溜儿熟布迷魂局 陆蕙娘立决到头缘》等是其中的重要篇章。
本书主要描写了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 本书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
书曰 惊奇 ,则所载皆奇人异事,却又往往以不奇为奇,于凡中见奇,使小说更加生活化,更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而达到 意存劝戒 的目的。《二刻拍案惊奇》成书于崇祯五年( 1632 ),分四十卷四十篇,较为精彩的篇章有《硬勘案大儒争闲气 甘受刑侠女著芳名》《同窗友认假作真 女秀才移花接木》《叠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显灵》《神偷寄兴一枝梅 侠盗惯行三昧戏》等。
《警世通言》是 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 三言 的第二部 ,刊刻于明天启四年( 1624), 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 ,取世俗之事,借世俗之语,警世俗之人,疗世俗之病。书分四十卷四十篇,为人熟知的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赞朋友之谊,《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讥文士之狂,《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莫贪美色,《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叹欢情之薄等。
明天启七年( 1627),《醒世恒言》刊刻完成,至此, 三言 系统亮相。 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 言恒而人恒,人恒而天亦得其恒,万世太平之福,其可量乎 ,冯梦龙寓教化于俗之苦心,可见一斑。所编四十种,较为精彩的有《卖油郎独占花魁》《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苏小妹三难新郎》《灌园叟晚逢仙女》《一文钱小隙造奇冤》等。
《醒世姻缘传》是清代言情小说, 又名《恶姻缘》,共一百回,题为“西周生辑著”, “燃藜子校定”,卷首有环碧主人序、凡例八则及东 岭学道人题记。书中所记多为顺治、康熙年间事,作 者生平不详,然而根据书中较多山东方言土语,所述 又多为山东淄川、章丘一带风俗习惯推测,本书作者 可能是山东人,或在上述地方生活过。生活年代大约 在明末清初。 《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之后的又一部以 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描写一个冤仇相报 的两世姻缘故事。全书以家庭婚姻为主线,广泛地反 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书中宣扬轮回转世、因果 报应的思想。全书使用山东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 彩,语言流畅,诙谐幽默,人物惟妙惟肖,生动有趣 。
《包青天奇案》,原名《百断奇观重订龙图公案》,收录宋代包拯审案断狱的短篇故事一百则。包拯是北宋仁宗时的名臣,曾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以审案明察、执法严峻、清正廉洁、不畏权贵而知名。包公甚至还被神化,不只审理人间的冤狱奇案,连阴间的案件也能管了。明代中叶,政治极其黑暗腐败。老百姓盼望有清正廉明的 清官 出现,而统治者也需要有 清官 来澄清吏治,缓和矛盾。于是,歌颂清官的明察与廉洁的公案小说开始流行。凡是有关疑难案件的审判故事,往往都推到包公身上,便有人把流传在民间的包公故事搜集起来,掺杂一些史书杂记的材料,编成了《包青天奇案》这部包罗着百件讼案的话本总集。 本书始成于明万历年间,因坊间辗转翻刻,版本繁多,此处以*为通行的清嘉庆十三年李西桥作序的藻文堂刻本为底本,参校以拓本,补漏订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本书以清初大魁堂本为底本,并参校其他诸多版本,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校勘,力争在充分保持和吸收其他版本长处的基础上,更贴近当代读者。《三国演义》故事起自汉末黄中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各路军阀拥兵自立,互相混战;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 ,削平北方,进军南方,此后,三国互相争战各有胜负,*后归于西晋。
明朝崇祯末年,南方政治中心南京尚在战乱之外,复社骨干人物侯方域心仪秦淮名妓李香君,并题诗宫扇赠予香君,遂有朋友杨龙友为其牵线,使二人结合。事后,发现侯方域所出之资,乃明末阉党馀孽阮大铖所助,李香君大怒,方域也受其激励而严加拒绝,于是复社与马士英、阮大铖等结仇更深。此时,武昌总兵左良玉被迫移兵就食南京,引起南都恐慌。侯方域因与左良玉为世交,乃修书劝阻。不意阮大铖竟诬方域内通左氏,迫使方域投奔在扬州督师之史可法。李自成陷京师,崇祯皇帝自尽,马士英、阮大铖力主迎立福王朱由崧,并因迎立之功而把持南明朝政,遂大肆逼害复社诸人,并强迫李香君作漕抚田仰之妾。香君不从,撞柱伤额,血染方域所赠宫扇。杨龙友怜之,采摘盆花,扭汁点染,遂成 桃花扇 ,并由戏人苏昆生送于驻守黄河之侯方域。方域闻讯,恰
《喻世明言》是冯梦龙*早问世的话本小说集,刊于明天启初, 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 ,可见作者教化劝喻的良苦用心。所录四十篇有的取材于宋元话本,如《闲云庵阮三偿冤债》《范巨卿鸡黍死生交》等;有的由史传或戏曲故事敷衍成篇,如《羊角哀舍命全交》《晏平仲二桃杀三士》等;有的为自编故事,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杨谦之客舫遇侠僧》等。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志人笔记的代表作,全书共 36 篇 1130 则,主要记载了东汉末年至刘宋初年近三百年间的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和玄言清谈,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宗教、文学、美学等几乎所有的领域,加上 记言则玄远冷峻,记事则高简瑰奇 ,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全文文辞优美,简朴隽永,只言片语即可刻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可谓篇篇珠玑,对于后世文学、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著作!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讽刺见长的杰作,反映了清朝康、乾时期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成功塑造了科举制度下的传统文人群像。作者吴敬梓(1701-1754)以深厚的文学素养、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贪官污吏的卑劣丑恶刻画得入木三分。其艺术之成功,使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此外在结构上,它没有贯穿到底的人物,而是分阶段地展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这种体制,对清晚期小说有很大影响,如《海上花列传》、《官场现形记》等,均模拟《儒林外史》。此次印行《儒林外史》,用清嘉庆八年(1803)卧闲草堂刊本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改正错讹,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