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苏轼的文章总集,凡73卷,以明末茅维刊《东坡先生全集》为底本,分类编次,并以宋明多种刊本和金石碑帖等各种真迹以及前人校订成果等有关材料进行汇校,逐条写出校勘记,对底本的衍、脱、倒、误作了去伪删重、补佚校正,并进行了分段和标点,编制了篇目索引附录书后。
中国古代诗歌,是民族的瑰宝,不同时代、不同作家有各自的风格之美。《中国古典诗词曲选粹》即是从历代诗歌中选出部分精品,加以注释,推介给读者。 丛书按时代顺序分为先秦两汉诗卷、魏晋南北朝诗卷、唐诗卷、唐宋词卷、宋诗卷、元明清诗卷、元明清词卷、元明清散曲卷共计八卷。从选目来看,所选均为情感真挚感人,富于艺术特色,可读性强的作品,适当兼顾不同时代、不同流派和不同作家的代表性作品。每个作家还撰有小传,简要介绍作家生平行事、诗歌成就特色及作品和版本存世情况。作品的注释,以语词注释为主,适当阐发诗意,必要时引述古人评语,总之以引导读者领略诗意诗境为要。 这套诗歌选集,由傅璇琮先生生前一力倡导并担任顾问,知名学者卢盛江、卢燕新担任主编,汇集了国内相关领域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作者
《读书堂杜工部诗文集注解》是张溍晚年家居所作,共注解杜诗一千四百五十四首、杜文二十八篇。始撰于顺治六年,成于康熙十二年,阅二十四寒暑,五易其稿而成。其所用底本乃为明长洲许自昌刻《集千家注杜诗》本,稍节其注之冗复芜杂者。溍之所为,多在每诗之下有评语及圈点,时亦稍采钱谦益、朱鹤龄笺注。
古风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1,迢迢见明星2。 素手把芙蓉3,虚步蹑太清4。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5,高揖卫叔卿6。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释】 1莲花山:又称莲花峰,为华山中峰,亦为峰。 2迢迢:遥远的样子。明星:仙女名。《太平广记》卷五九《集仙录》: 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 3素手:洁白的手。 4虚步:凌空而行。太清:天空。 5云台:云台峰。慎蒙《名山记》: 云台峰在太华山东北。 6卫叔卿:神仙名。《神仙传》记载,卫叔卿,中山人,服云母得仙。曾乘车驾白鹿从天而下见汉武帝,倏然而去。武帝遣使者寻找,至华山绝壁之下,见其与数人博戏于石上。 【解读】 此诗当作于天宝十五载(756)正月以后。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安禄山攻破
《宋词三百首笺注》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推出的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选读 线装丛书中的一种。词的创作极盛于两宋,历代宋词的选本众多,清末朱彊村(上彊村民)先生编选的《宋词三百首》以量多、面广、精辟等特点成为其中的经典,本书即是近现代词学大师 唐圭璋 先生对《宋词三百首》的笺注。书中的注解部分详尽扎实、明白晓畅;评笺部分集历代词评,全面广博;还包括每一位词作者的生平小传和相关评品。这些内容不仅能让读者理解和欣赏宋词,更能领略到 唐圭璋 先生对宋词的独到心得,感受这位词学大师的文化风致。此次出版,采用宣纸印刷,线装函套,共分四册,装帧古雅精美,内文大字疏朗,清晰醒目,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古籍的文化美感。
有“诗圣”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一生流离失所,备受磨难,本着忧国忧民、激愤忾悯的情怀,其诗作较真实地描述了唐代历史转折时期的政治局势和社会面貌,反映了民间疾苦,有“诗史”之称。杜诗艺术成就极高,为历代所
《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 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由于其独到见解在中国文学 占有重要地位。
秦观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秦观诗词选(套装共2册)》将秦观词全部收录,其中部分词附以选注、汇评。词后选取部分诗作。《秦观诗词选(套装共2册)》可让人细细品味一个多情文人的优秀作品。
北宋 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 安石诗文选辑。王安石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本书精选王安石代表性诗文多篇,兼顾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力求全面完整地反映王安石的诗文特色。
《诗集传》是朱熹继《毛传》、《郑笺》、《毛诗正义》之后,融汉学宋学之长的里程碑式著述,兼取毛、郑以及齐鲁韩三家诗之说,乃至当代学者的合理解说,未详之处亦不强作解人,乃宋学之代表作。 其解说,成为明清时期科考的官方标准,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次点校整理,以影印自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宋二十卷本的《四部丛刊三编》所收为底本,残缺部分,选取源于同一刻版的宋刊明印本(原藏台北“中央图书馆”, 图书馆有胶片)配补,又对校了元明几种有价值的早期刻本。不同于坊间八卷本,全书保留了朱熹叶韵说原貌。为便读者,又附录了朱熹三篇重要著作《诗集传序》、《诗传纲领》、《诗序辨说》,以及历代重要的著录、序跋文字。
......
《辛弃疾集编年笺注(套装共6册)》包括:《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一册)》、《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二册)》、《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三册)》、《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四册)》、《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五册)》、《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六册)》共6册。《辛弃疾集编年笺注(套装共6册)》所有诗文词都按写作时间先后考证其确切或大致作年,并加以新的笺证和注释,对作品的历史背景、有关人物时事及典故、俗语词的准确意义详加笺释。后载新著辛弃疾年谱二卷,在对辛弃疾生平研究多年心得的基础上,参据出土资料、族谱、金石资料,并勾辑前人未见的其它文献资料,完整准确地记录辛弃疾一生的真实面貌。附录两卷,收载有关辛弃疾生平的传记资料、序跋及同时友人的赠酬文字,对辛弃疾集版本的考证文字以及引用书目和篇目索引等。全书共十四卷。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体现出一位千古诗人的鲜明形象。有《杜工部集》等。杜甫著的《杜甫诗选(上下)(精)》选收杜甫代表诗歌200首左右。
......
《慎墨堂诗话》四十四卷,是清初 诗人邓汉仪的诗歌评论著作,系2009-2015年度 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本书辑录邓汉仪所编选总集、别集及诗评类著作之评语及笔记中论诗文字,内容首列《诗观》三集四十一卷,以清康熙慎墨堂刻本为底本,以乾隆仲之琮深柳读书堂重辑本和书林道盛堂本为参校本;次列《慎墨堂名家诗品》一卷,清康熙刻本;再列清康熙介安堂刻本孔尚任《湖海集》和清康熙师白堂刻汇印本之李赞元《出门吟》、《悔斋集》、《又新集》;末卷为清夏荃辑、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民国钞本《慎墨堂笔记》。书后附录邓汉仪诗歌序跋、诗歌评论及传记资料等,以备参考。
《古诗十九首》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五言诗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 基本、 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玉台新咏》是继《昭明文选》之后,于公元六世纪编成的一部上继《诗经》、《楚辞》下至南朝梁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