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存目三式汇刊1》收录《武备志》93卷所载典籍,分占和度两部分,载气象、五行、云物等术,主要应用在方舆、镇戍、海防、江防、四夷、航海等六个方面,图文并举。《四库存目三式汇刊》汇辑《武备志》所列明代古籍而成编,对于掌握古代军事战争的排兵布阵、进退之机、重负决断等决策思路,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存录的许多珍贵资料,如阵图阵法、地理形势等,为他书罕载。该书在军事史上占有较高地位,为后世所推重。本册为《大六壬总归》。
唐李商隐撰。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开成二年进士。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历佐幕府,终于东川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商隐诗与温庭筠齐名,词皆缛丽。然庭筠多绮罗脂粉之词,而商隐感时伤事,尚颇得风人之旨。故蔡宽夫《诗话》裁王安石之语,以为“唐人能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商隐一人”。
《四库全书·艺术类:茶经·续茶经(套装共2册)》中冠以陆羽《茶经》原本,而从其原目采摭诸书以续之。上卷续其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中卷续其四之器,下卷自分三子卷:下之上演其五之煮、六之饮,下之中续其七之事、八之出,下之下续其九之略、十之图。而以历代茶法附为末卷,则原目所无,廷灿补之也。自唐以来阅数百载,凡产茶之地,制茶之法,业已历代不同,即烹煮器具亦古今多异,故陆羽所述,其书虽古,而其法多不可行于今。廷灿一一订定补葺,颇切实用,其征引亦颇繁富。
全书20万余字,凡分五章,内容主要围绕四库学新视角与新材料展开,具体包括四库馆阁之肇建、存藏与修缮,库书的誊抄、撤改及补函,四库馆书籍编纂流程,《四库全书考证》专题研究,四库底本研究,《总目》稿抄本专题研究与考辨等诸多方面,均立足学术前沿,考据信而有征,是一部经过作者熟思审处的四库学研究著作。
唐王勃撰。勃文思敏赡,马四杰之冠。此本乃明崇祯中闽人张燮从《文苑英华》《文粹》诸书搜录,编为十六卷。虽非唐、宋旧本,而视别本之缺略者,较为完善矣。
《四库全书政书类救荒活民书》介绍:是书前有自序,谓上卷考古以证今,中卷条陈救荒之策,下卷备述本朝名臣贤士之所议论施行可为法戒者。书中所序,如以常平为始自隋,义仓为始自唐太宗,皆不能远考本原。然其载常平粟米之数,固《隋书》所未及志也。其宋代蠲免优恤之典,载在《宋史》纪志及《文献通考》、《续通鉴长编》者,此撮其大要,不过得十之二三。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研究》为作者柳燕的博士论文,综合《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序、部类小序以及众多独立的解题文字,分别对《四库全书总目》集部中的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和词曲类、集部存目进行研究,总结了《四库全书总目》对各个部类总体的批评和认识,具有较高出版价值。
宋蔡沈撰。沈与其父并受业于朱子之门。朱子晚年于诸经多有训传,独《尚书》未就,遂以属沈,十年而成。自序谓二《典》《禹谟》先生盖尝是正,则此传融贯诸家,实多本师说也。
唐李商隐撰。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开成二年进士。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历佐幕府,终于东川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商隐诗与温庭筠齐名,词皆缛丽。然庭筠多绮罗脂粉之词,而商隐感时伤事,尚颇得风人之旨。故蔡宽夫《诗话》裁王安石之语,以为“唐人能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商隐一人”。
《神仙传》十卷,东晋葛洪撰。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四库全书 道家类·神仙传》记载古代传说中八十五位神仙故事(王远传附蔡经传),大体继《列仙传》而作,其中容成公、彭祖二条与《列仙传》重出。体现了各时期的神仙观念及魏晋文士风气。
“四书”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核心载体,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他们修身、齐家、治国、立德都以“四书”为根本依据。现代人要想真正了解中华国学传统文化经典,就必须阅读“四书”。所谓“四书”,是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四本书,它们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
《次山集》十二卷,唐元结撰。结事迹具《新唐书》本传。结所著有《元子》十卷,李商隐为作序。《文编》十卷,李纾为作序。又《猗玕子》一卷。并见《唐志》,今皆不传。所传者惟此本,而书名、卷数皆不合。盖后人摭拾散佚而编之,非其旧本。
临习传统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历代流行的名迹法大多为长篇的祭文、文论、经典、书札、铭记等,内容和形式现代相去甚远。书法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临写传统碑帖,尚逐字而行,而一旦进入创作,往往会因选字、集句,特别是缺的困难而难以下手。 《名碑名帖实用速成大格集字帖》系列丛书精选王義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米芾等古代书法大家的碑帖,分古诗刁楹联、锦言、佳句、成语等门类进行选字结集。我们通过选字方法,融古代名家法书与古代名家诗词、楹联、锦言、佳句、语等于一体,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一条从临习传统碑帖过渡到创作品的捷径。 本系列丛书涵盖面广,贴近当代读者的实际需要。内容健向上、清新高雅、脍炙人1:3。同时,我们将原碑帖字放大,使版字字口清晰,帖字墨迹毕现。对原碑帖中因千百年来风雨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