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 兵学圣典 。历代受到众多文人学者的注解,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十一人,这就是《十一家注孙子》。所谓十一家者,指汉代曹操,唐代孟氏、李筌、贾林、杜佑、杜牧、陈皞,宋代王皙、梅尧臣、张预、何氏,共十一家。此次选用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也是《孙子兵法》除《武经七书》之外的另一重要传本系统 十家注 十一家注 系统的母本,十分珍贵。
本书为袁珂先生在系统研究《山海经》基础之上,经过校勘、考辨、注释,为读者与研究者提供的一部传统文化典籍经典之作。《山海经校注》自出版以来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于1984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一等奖,是研究中国上古图腾社会珍贵史料、领略古代神话传奇的著作。 与一般校注类著作相比,作者以其深厚的神话功底,旁征博引,对《山海经》中相关神话的解读颇有独到之处。注释除引经据典外,还注重《山海经》本身的内证、新近文物出土的学术成果,以及金文和甲骨文等方面的运用,不但解释了中国远古神话的问题,而且对于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随文所配插图,更弥补了古本《山海经》有图,而今已亡佚的缺憾。 为满足不同作者的阅读需求,此次编辑出版简体横排本。
南宋笔记小品。宋代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出现了诸多介绍菜谱和烹饪技术的专著,南宋林洪所撰《山家清供》正是其中的一种。本书内容丰富,涉猎广泛,收录以山野所产的蔬菜(豆、菌、笋、野菜等)、水果(梨、橙、杏、李等)、动物(鸡、鸭、羊、鱼、虾、蟹等)为主要原料的食品,记其名称、用料、烹制方法,行文间有涉掌故、诗文等。书后附林洪撰《山家清事》,介绍插花、种梅、养鹤等文士生活意趣。现收入我社自编 清赏丛书 之中,装帧精良,具有收藏价值。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与林洪一道品味舌尖上的南宋,体会文人风雅。
《越绝书》是古代吴越之地的杂史,共十五卷,记载之事上溯夏禹,下至两汉,以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为主,对这一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历法等多有涉及。此书开创了地方专史的先河,被誉为 地方志鼻祖 。而且此书文笔隽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可与《国语》相媲美。《越绝书》保留了大量吴越地方的史料,特别注重勾践、伍子胥、子贡、范蠡、文种等人的外交军事活动的记载,书中所载可与《左传》《史记》等相对照,亦可弥补正史记载之阙漏。此外,卷十一载《外传宝剑》一篇,详细记载了欧冶子和干将铸剑之事,此段内容一直以来都深受读者喜爱。自清华简《越公其事》篇公布以来,此书受到了学术界更多的重视。此书对于先秦史、地方史、考古学的研究都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孟子》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以及与其他各家思想的论辩,文辞气势磅礴、雄健优美,是以 仁政 王道 为中心的儒学思想体系的集中表达。宋代哲学家、思想家朱熹极为推崇孟子,认为 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 (《孟子集注 序说》),自此,孟子被称为 亚圣 ,孔孟并称。朱熹的《孟子集注》,是诸多《孟子》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其中体现了许多理学思想。本书在影印宋版基础上又加入了释文和诵读音频二维码。
这是一部传统香学文化典籍。又名《陈氏香谱》《新纂香谱》,分香品、香异、修制诸香、香药、香茶、事类等,翔实记载了香品产地、宋代及以前社会用香概况、香药与熏香料配方、香料的收藏方法,收录了与香有关的文人创作,堪称香名、香品、香器品鉴与雅玩的百科全书。是了解中国香文化首选之作,完美呈现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状态。该书自元代刊刻以来,历经传抄与重雕,有四卷本与二卷残本。《四库全书》收入,名《陈氏香谱》四卷;《适园丛书》等收入,名《新纂香谱》二卷。现主要据《四库全书》本为底本,线装出版。
古代有关梅花的画谱和诗集合集,繁体竖排。本书分为宋人宋伯仁所撰《梅花喜神谱》和元人郭豫亨所撰《梅花字字香》两个部分。《梅花喜神谱》共上下两卷,集有百幅梅花图,每图另配以五言绝句,极写梅花形态之妙。初刻于南宋嘉熙二年,现已不存,今据国家图书馆藏古倪园影宋刻本整理。《梅花字字香》为元人郭豫亨汇集前代咏梅诗句之作,主要由前集和后集构成。每集句成一诗,必在其后缀有原句作者名,以示来源。本次整理以元至大刻本为底本。本书现收录在我社自编的 清赏丛书 中,采用宣纸线装的仿古装帧形式,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明周景一先生,临明初台郡人,性耽山水,得青囊之秘,人以地仙称之,著有《地理指迷》,乾隆丁未刊行。*卷首论峦头为本,为全编立言大旨,分敛、仰覆、向背、合割四篇,概论开面;纵横、收放、偏全、聚散四篇,概论地步。二卷分论开面,三卷分论地步。后以开面、地步包括形势、星辰,为山法诸篇结束;饶减、挨弃、倒杖、浅深四篇,为立穴定向之准绳,所以补葬法之未备。四卷专论平阳,承山龙开面说起,以山洋异同为总结全书。是书析理昭畅,甲于峦理。诸家学地理者,宜以此为宗。
《方以智全书》 (全 10 册) 方以智是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通晓中国传统自然科学和当时刚传入的西方近代科学,对天文、地理、历史、物理、生物、医药、文学、音韵等都有研究,著述宏富,影响深远,其学术贡献对后世的影响,以及由此而确立的历史地位, 皆足以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相并峙,为一代巨擘。《方以智全书》包含子书35种,314万字。除极少数几种有整理本出版外,方以智著述多未经整理。《方以智全书》是关于方以智全部著述的首次点校整理出版。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重点项目
古籍善本全彩原样影印。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其诗构思缜密,多用含蓄象征的手法,精工富丽的辞采,婉转和谐的韵调,曲折细微地去表现深厚的情感。代表作有《无题》等。李商隐诗集,宋代时流传有三卷本,后宋本不传,仅存清初影抄本传世。此次所据影本曾经苏州汪士钟、仁和结一庐朱学勤等著名藏书家收藏,后归晚清名臣张佩纶家,又辗转藏于上海图书馆。封面有徐乃昌题签。此次据上海图书馆藏本原样全彩影印,以现原貌,极具版本和收藏价值。
艺术史类古籍,线装繁体排印。《琴史》,现存最早的古琴琴史专著。成书于1084年。该书共分六卷,卷一至卷五为琴人的传记,采用纪传体,按时代顺序收录先秦到宋代156位琴人的历史事迹。第六卷论述了《莹律》《释弦》《明度》《拟象》《论音》《审调》《声歌》《广制》《尽美》《志言》《叙史》十一个专题,比较完整地记述了宋代以前的古琴历史,体现出了朱长文的史学观和音乐美学思想。今以康熙间曹寅扬州诗局本为底本进行整理,繁体竖排形式排印。
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主要收录宋周敦颐所著《太极图说》《通书》及朱熹注解。周敦颐受《周易;系辞传》的启发,在《太极图说》中阐释其宇宙观,突出人的价值和作用,主张 惟人也,得其秀而*灵 。在人群中,又特别突出圣人的价值和作用,认为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通书》,则更详细地讲述所谓 人极 。突出 诚 字,提出 诚 是 圣人之本 ,也是 性命之源 。周氏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并成为朱熹理学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现点校排印,线装出版,是了解、研究宋代理学思想重要的经典读本。
《宋本武经七书(套装上下册)》词约义丰,思想精邃富赡,内容缜密严谨,包涵一系列军事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集中了我国古代兵书的精华。它不是简单的兵书汇集,而是标志着我国传统兵书的定型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系统化。同时《宋本武经七书》的颁布,使兵家学说得以舆儒家学说共同列为经学,陕复了它在先秦时的历史地位,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古文观止(第3辑)(套装上下册)》是自清代以来 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由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年间编选。《古文观止(第3辑)(套装上下册)》选取了从先秦到明代共222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的文章,既有儒家经典、历史散文,也有传记、书信、论辩,乃至游记、寓言小说。入选之文多短小精彩,均是便于记诵的传世佳作。而译注者的论述分析精辟中肯,注解简明,译文通俗流畅,是《古文观止(第3辑)(套装上下册)》的上佳读本。
《景德镇陶录》记录景德镇瓷器史,并附图解说。卷一介绍景德镇地理环境、窑场及制瓷过程。卷二记清代御窑厂及仿古品类。卷三记瓷器生产组合、产品类式及釉色釉料。卷四记瓷土、胎骨、釉果及釉彩等。卷五记历代窑器。卷六、卷七记古代名窑,附地方及外国窑器。卷八、卷九记陶瓷掌故。卷十为陶录余论。原书六卷为蓝浦于乾隆六十年(1795)所撰。其弟子郑廷桂后增补为八卷,另有卷首图说和卷尾余论成十卷,于嘉庆二十年(1815)刊印。现有嘉庆二十年翼经堂刊本、光绪十七年(1891)北京书业堂刊本。1947年收入神州国光社所出《美术丛书》。 《饮流斋说瓷》,瓷器专著。许之衡著。分上下两卷,共十节。成书于二十年代。上卷为概说、说窑、胎釉、彩色、花绘;下卷为款识、瓶罐、杯盘、杂具、疵伪。为初学入门之基础,治瓷学者之书。
本书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国内*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同时,《园冶》采用以 骈四骊六 为其特征的骈体文,在文学上也有其一定的地位。
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是清代作家高鹗所补。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作者以 大旨谈情,实录其事 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古籍线装影印。本书为清人卓尔堪编选的一部诗歌总集,由曹植、陶渊明、谢灵运三人的诗集构成。凡八卷,其中曹植的《曹子建诗集》二卷,陶渊明的《陶靖节诗集》四卷,谢灵运的《谢康乐诗集》二卷。又有三人的传记和总论等。是集所选三位诗人皆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家,编者卓尔堪通过编选和点评,传达了自己的诗学思想,即坚守诗歌以抒情为务的传统,认为寄托个人情感是诗之本体。此次据南京图书馆藏清康熙间写刻本影印,写刻精美,原本有佚名的批注,兼具版本和文献价值。
古籍善本影印.本书为王维诗集,共七卷,收录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五言、七言诗集,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今据清康熙间项氏玉渊堂依宋本所刻之本影印,版刻精美,极具收藏和欣赏价值。
《洞天清禄集》讨论了古琴、古砚、钟鼎彝器、怪石、砚屏、书法、名画等十门艺术门类,涉及着录、鉴定、品赏、溯源等多种美术史方面问题,是今存较早的文物鉴赏类书籍,为后世该类书所参考。《格古要论》三卷,分为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古琴、古砚、古窑器、异石等十三论。其多从文物概述、作伪方法、真赝辨别等多方面进行论述,是我国*部较为系统的文物鉴定学著作,奠定了古物鉴藏的基本格局,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本书收录《猫苑》《猫乘》两本清人所辑历代有关猫的故事、传奇佚文的小书,共收录808则关于猫的八卦、怪谈、奇异的百科。《猫苑》分7个部分,包括 种类 形象 毛色 灵异 名物 故事 品藻 ,以咸丰年间瓮云草堂刻本为底本。《猫乘》8卷,分 字说 名号 呼唤 调治 等22小类,以嘉庆三年王氏自刻本为底本。其中《猫苑》辑录了古代多已失传的《相猫经》,尤为珍贵。两位作者皆是爱猫之人,所辑内容隐秘灵诡,妙趣横生,问世两百年来,爱猫之人争相阅读,流传至今。
《东京梦华录》,北宋笔记。靖康二年(1127),北宋被金朝灭亡,许多宋人逃到江南,作者孟元老即其中之一,撰著本书,以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繁荣情景,表现对往昔的无限眷念和对现实的无限伤感。书中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公元1102年-1125年)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从都城的范围到皇宫建筑,从官署的处所到城内的街坊,从饮食起居到岁时节令,从歌舞曲艺到婚丧习俗,几乎无所不包,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古籍。本书自南宋以来,版本众多,惜宋刻不存,今存者以元刻为最早,虽有讹误,而较后来诸本,则足称善本,故此次标点元刻本为底本进行整理。 《都城纪胜》,南宋笔记。又名《古杭梦游录》。成书于
《四库存目三式汇刊》收录《武备志》93卷所载典籍,分占和度两部分,载气象、五行、云物等术,主要应用在方舆、镇戍、海防、江防、四夷、航海等六个方面,图文并举。《四库存目三式汇刊》汇辑《武备志》所列明代古籍而成编,对于掌握古代军事战争的排兵布阵、进退之机、重负决断等决策思路,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存录的许多珍贵资料,如阵图阵法、地理形势等,为他书罕载。该书在军事史上占有较高地位,为后世所推重。本册为《壬窍》。
《孫子兵法》,三卷,春秋孫武撰。是書有十三篇傳世,共七千二百餘字。作者提出的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等著名戰略戰術觀點,成為二千多年的軍事指導思想。該書總結了先秦軍事著作,被稱為『兵學聖典」,也是我國現存*早的兵學著作。我社以《宋本十一家孫子注》為底本,并吸收現代的研究成果加以標點整理。文中注釋為曹操所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