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膳正要》三卷,元忽思慧(又作和斯辉)撰,是我国 部营养学专著。忽思慧于元仁宗延祐年间(公元1314-1320年)任宫廷饮膳太医,主管宫廷饮食、药物补益事项,兼通蒙汉医学,积累了丰富的营养学知识,乃集诸家本草、名医方术和宫廷日常所用奇珍异馔、汤膏煎造及谷肉果菜中性味补益者,于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编成此书。《饮膳正要译注(精)》卷一、卷二以食疗、饮食制作、饮食宜忌为主要内容,列养生避忌、聚珍异馔、诸般汤煎、神仙服食、食疗诸病等15大类;卷三载食物本草约200种,并附插图,一一介绍性味、主治。全书自成体系,图文并茂,有很高的价值。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景泰本为底本。
《唐宋传奇集》八卷是鲁迅先生出于对古典小说的热爱和学术研究目的而精心收集整理的,收录了沈既济《任氏传》蒋防《霍小玉传》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杜光庭《虬髯客传》乐史《杨太真外传》佚名《梅妃传》等四十余篇唐宋两代的单篇文言小说。其中狐女任氏、妓女霍小玉、李娃,大家闺秀崔莺莺,后宫宠妃杨太真、梅妃等人物形象,无不精彩绝伦,具有极强的个性和魅力,对后世小说戏曲中的狐女、青楼女子、大家闺秀形象,以及才子佳人故事原型,都有深远的影响。小说文笔华艳,情节波澜迭起,姿态横生,美不胜收,也体现了唐代多方面的社会生活。本书文白对照,对于文言文入门和欣赏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本书是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的代表作,主要是借助唐诗来考证唐史。作者融汇文学、历史、地理、人事, 通过本书,读者对唐代的典章、制度、器物、风俗等,都能有深入到了解。
本书是陈寅恪先生经典文集套装,包括《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柳如是别传》《元白诗笺证稿》,全五册。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涉及中古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与隋唐制度及其建置相关的内容,涵盖了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民族学、社会学、考古学、文化史、语言文字学等与中古史相关的诸多领域,显示了陈寅恪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西文化的关系等问题的卓识见解。 《柳如是别传》主要内容包括缘起、河东君*初姓氏名字之推测及附带问题、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附:河东君嘉定之游、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每一章都详细分析论证。本书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所有著述中影响*的一部。 《元白诗笺证稿》是陈寅恪先生 以诗证史
《唐贤三昧集》为清初标举“神韵说”诗歌理论的著名诗人王士禛所选编的唐诗读本,主要选取盛唐人诗作,凡44人,诗四百余首,对后世影响深远。此译注本,注释简明准确,今译整饬畅达,是有关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作品的较为理想的注译本。
《桃花扇》,是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爱国主义光芒的一部剧作。孔尚任所著、云亭山人评点的《云亭山人评点桃花扇》为云亭山人评点本《桃花扇》,现据康熙原刻本整理出版。该评点多切中剧情的关键所在,透露作者隐含的深刻的寓意,很少空洞浮泛之词。每一出结束,或从情节的结构安排上,或从艺术的表现上,或从史实的取舍运用上,有针对性的评论,有助于读者对全剧的理解。
文子是著名的老子门人,老子“道”学的两大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文子》一书,本属道家,但历来被认为是伪书,然而,在1973年河北定县40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文子》残简,其中与今本《文子》相同的文字有六章。本书即以此校勘注释,详解文子有关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唐宋传奇集》八卷是鲁迅先生出于对古典小说的热爱和学术研究目的而精心收集整理的,收录了沈既济《任氏传》蒋防《霍小玉传》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杜光庭《虬髯客传》乐史《杨太真外传》佚名《梅妃传》等四十余篇唐宋两代的单篇文言小说。其中狐女任氏、霍小玉、李娃,大家闺秀崔莺莺,后宫宠妃杨太真、梅妃等人物形象,无不精彩绝伦,具有极强的个性和魅力,对后世小说戏曲中的狐女、青楼女子、大家闺秀形象,以及才子佳人故事原型,都有深远的影响。小说文笔华艳,情节波澜迭起,姿态横生,美不胜收,也体现了唐代多方面的社会生活。本书文白对照,对于文言文入门和欣赏提供了很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