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袤是南宋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 中兴四大诗人 。尤袤集宋刻原本焚毁,元刊孤本罕传,清代辑本寥落。本书在《全宋诗》、《全宋文》收录尤袤诗文的基础上大幅度辑佚增补,基本收全现存所见全部作品,是目前所见汇辑尤袤作品最全的整理本,所录作品以其原始出处为据,以善本为底本,采用编年、系地体例,兼及诗歌分体、分韵,文章分类。前言对尤袤在政治、哲学、史学、文学等方面的成就地位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与评价;后附录诗文所涉及人事的有关资料,唱和赠答、同题分咏之他人作品等主要相关文献资料,基本汇集有关尤袤的全部资料,为尤袤研究的深入,提供极大方便。
《脉经》为晋,王叔和撰,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脉学专着。 全书十卷。前九卷分为九十七篇,第十卷不分篇,为手检图二十一部。本书论脉,其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举凡脉形脉法部位,三关病候治宜,三部九候脉证,脏腑脉候主病,百病生死脉诀,四时损至脉证,平病怪脉辨疑,脉辨姙娠男女,扁鹊华佗*诊,《内》、《难》、《伤寒》精论等。 本书首列脉形状指下秘诀一篇,若网在纲,将各种脉象归纳为二十四种,确立了脉象的基本标准,从而肯定了《难经》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本书论脉。指出了男女妇孺之异,突出脉之阴阳虚实,凭脉参证以诊治疾病,故本书既不失为脉学经典,又启後世脉学以发展。 另外,沈炎南主编的《脉经校注》是在广求版本,精选底本与校本的基础上,经校勘、注释整理而成的王氏《脉经》,名曰《脉经校注》。《脉经
《山海经》,不知作者何人,亦不知成书于何时,自汉刘向父子校定,晋人郭璞为之注解,始成今日面貌。其内容包罗万象,举凡山川、物产、医药、神鬼、礼乐、传说无不涉及,向来被视作奇书,前人或用于考地理,或用于证古史,或借以识远方异物,或据以演小说传奇。近代以来更发现其中不乏可与殷墟甲骨、战国楚简相印证者,更可见其内容多渊源有自,断非一句想象、神话所能概括。由于该书来源复杂,内容丰富,文字简古,故而历代学者对其聚讼不已,却少有定论。读者不妨深入其中,自行探求文字背后的隐秘。 孙见坤校注的《山海经全本(译注精解)》对《山海经》一书,予以全本、全注、全译,注释简洁明了,译文准确直白。为社会大众提供一部简明而可靠的《山海经》通俗读本。
清初词坛,名家辈出。其中 特出者,当属纳兰性德。况周颐《蕙风词话》尊他为“国初 词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他 为赞赏,称他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的身份高贵显赫,却向往普通人平淡的生活,这使得他的诗词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特色。纳兰词以纯真深厚的情感、精致细腻的描写、浅白流畅的语句、哀婉凄艳的风格打动了后世无数读者,数百年来广为流传,纳兰性德生前曾把他的部分词作刊印为《侧帽词》,后顾贞观把他的词与自己的词合刊为《弹指词侧帽词》合刊本。康熙十七年,顾贞观又与吴绮为他校定《饮水词》,刊于吴中。道光十二年,汪珊渔根据顾贞观原辑本、杨蓉裳抄本、袁兰村刊本等书,共辑得词三百余首,分为五卷,定名为《纳兰词》。光绪六年,许增在汪珊渔本的基础上又增加补遗二十一首,共计三百四十二首,成
《孝经义疏补》(以下称《义疏补》)九卷首一卷,清阮福撰。卷首录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孝经》注解传述人”、《孝经注疏序》、唐明皇《孝经序》及疏。其下九卷为对《孝经》十八章的校补。每篇先列经文和唐明皇注;次列音义;次补,校勘经、注之文字;次列邢昺疏;最后为补,校勘疏字,并对疏文进行补证。该书注重考据,为彰显经书汉唐旧注之作,力图通过考释文字阐发《孝经》古义。本次整理,以道光十四年刻本为底本,以道光九年刻本为校本,以《皇清经解》本为参校本。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录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晏婴言行的著作。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谏上、谏下主要记叙晏婴劝谏齐君的言行,问上、问下主要记叙君臣之间、卿士之间以及外交活动中的问答,杂上、杂下主要记叙晏婴其他各种各样的事件。外篇两篇内容较为驳杂,与内篇六篇相通而又相别。各篇之间的内容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互有联系,个别的还有互相矛盾之处。《晏子春秋》的成书和其他先秦古籍一样,并非成于一人一时,而是有一个编缀、整理和形成定本的过程。
杨伯峻先生所撰的《列子集释》,是当下流通很广的《列子》整理本。正文八卷及晋人张湛注以湖海楼丛书本为底本,另集唐人卢重玄解、殷敬顺释文,及有关列子本文和张注、卢解的校勘、训诂与考据等,正文后则附录有张湛事略、相关叙录、历代辨伪文字,所收资料较齐全,极大方便了学者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