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全集》共收张居正著述6种,附录署名为张居正的疑著2种,并附录张居正资料选编。本次出版进行了新式标点和校勘,并按经史子集分类,首次实现对张居正现存几乎全部文字的整理结集,于张居正本人和明史乃至中国史的研究,皆有重大价值。
《温子昇集系年校注》的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从理论研究出发,对温子昇的家族发展、生平交友、文学创作、文学特征、诗文编集、诗文存佚、诗文集传播、后世辑录及诗文集重编等况做出交待。 第二,从基础研究出发,运用文献学的方法,在遍考史书、类书、总集、政书、字词典所引温子昇诗文的基础上,对现存温子昇的诗文重加辑录,并对辑录所得的12首诗歌、27篇散文予以全面系年、标点、校勘和补充注释。 第三,进一步搜集与温子昇及其诗文有关的历代研究文字,以附录的方式列于书后,为温子昇及其诗文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更多的基础资料。
韩愈著的《韩愈文集汇校笺注(共7册)》较为全面地汇集了宋元旧注、宋元及近代学术笔记,以及十多种明清至近代韩集注本和韩集校勘专著中的相关内容;并对韩集的文字训释和语词溯源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学研究笺证方面,除对韩文本事进行系统考证之外,有关韩文的理论批评和义理诠释也纳入了本书的视野。
高甲 是都安当地民众对九渡、拉仁、永安、板岭四个乡镇交界山区的传统称谓。高甲壮语瑶歌即当地瑶族人民用壮语演唱、用汉字记音的方式传承至今的传统歌谣。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韦如柱介绍,《广西高甲壮语瑶歌译注》再现了该地区壮、瑶、汉等民族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谐共处、共建家园的史实,反映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历程,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 这是一部深藏百年、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时代精神的经典文献。
本书对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词作集《乐章集》做了全面的校笺、考辨与评述。收朱祖谋《彊邨丛书》本《乐章集》中柳词贰佰陆阕,又《天机馀锦》、《全宋词》、等典籍中收柳永佚词七阙,佚诗三首,佚文一篇,词、诗、文残句若干。分四编:上编为出仕前之什,中编为出仕后之什,下编为不编年之什,外编为柳永作品辑佚。
吕本中著的这本《吕本中诗集校注(共5册)》介绍了,吕本中是南北宋之交 的道学家,又是江西诗派的重要的诗论家兼诗人,著有《东莱先生诗集》、《紫薇词》等。吕本中现存诗歌一千二百多首,是他同时代诗人中存量较多的。在他生前作品就广为流传。因此在南宋时期就有许多抄本、刊本问世,本书将吕本中诗词合为一书,名为《吕本中集校注》,并作校勘、笺释。
《花间集校注(套装共2册)》包括:《花间集校注(上册)》、《花间集校注(下册)》共2册。中国词目前词总集为赵崇祚编的《花间集》,对后世词坛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花间集》成书于五代后蜀广政三年,在此后千年的传播目前,出现了较多版本,但迄无一个较为完善的的校注本行世,这对《花间集》的阅读,尤其是对于《花间集》的深入研究,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花间集校注(套装共2册)》包括校勘、笺注、疏解、集评、附录等内容,弥补了词学研究领域的这一欠缺。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人,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寒,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鲍照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1] 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次整理出版《鲍照集校注》,对鲍照作品所作题解,重在说明主旨大意、题目渊源,解释题目中之人名、地名,其创作年代大略可考者,亦加以辩明;所关人物、地名、史实、名物等,均加以笺释,而偏重以本事之考辨与典故之征引,其中考辨,兼采各家异说,详加辨析;各篇诗文之后有集说。书末附鲍集之辑补、鲍令晖诗、“主要参考书目”以及“历代诸家评论”、“鲍照评传”,以备读者作知人论世之参考。今据我局平装本推出精装,收入典藏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系列
《尔雅》是 部词书,因其重要,历代学者广为注释。郝懿行撰的《尔雅义疏》因成书较晚,能汲取各家之长,如因声取义、词义发展等,尤其是百科类条目重目验。因此郝疏得以广泛流传。该点校本以同治四年郝氏家刻本为底本,校以咸丰六年刻本,经文与郭注则参校以《十三经注疏》(中华)、《尔雅校笺》《尔雅今注》等。
韩愈著的《韩愈文集汇校笺注(共7册)》较为全面地汇集了宋元旧注、宋元及近代学术笔记,以及十多种明清至近代韩集注本和韩集校勘专著中的相关内容;并对韩集的文字训释和语词溯源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学研究笺证方面,除对韩文本事进行系统考证之外,有关韩文的理论批评和义理诠释也纳入了本书的视野。
《廿二史劄记》是清代史学家赵翼的一部 的读史札记,书中对各朝正史的编撰得失作了系统的论述,并综合分析、考辨、订正了重要的史实。王树民先生所作《廿二史劄记校证(上下)》,对其书中引用的资料逐条校核,纠正了原著的不少错误。本书198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后整理者又对全书内容作了修订补充,2001年出版了本书的订补本。这次改版,将原作为附录的百馀条订补依次散入各卷校证之中,体例一仍其旧,以便读者使用。
《贞观政要译注》是现存记载贞观年间历史较早的一部史书,且保存了较多贞观年间的重要史实;与《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有关贞观政事的记载相比较,较为详细,为我们研究太宗李世民以及唐初政治提供了不少重要资料。《贞观政要》流传的版本不多,较为通行的是上海涵芬楼影印的元代戈直集各古本加以校释刊行、明成化元年重刻的,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曾据此“戈本”点校刊行。《贞观政要译注》即是在此基础上整理的普及型读物,并参考王泽应点校《贞观政要》(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骈宇骞、齐立洁、李欣著《贞观政要》(中华书局2009年版)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