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是从木简中选择出类拔萃的、书法特征鲜明的隶书汇集而成的,编辑中并不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四平八稳这一点上,而是着重于木简隶书上的特质,以及视觉上的特殊性的理解方面,其目的是让学者探究早期隶书的真谛,领略其自然的书写方式和原始面貌。 全帖共收十一种类型的木简隶书,原简登出,分别以A、B、C、……英文字母标明,以示区别。其中A类简属于典型的扁平垂直的例子,与其相似的是将扁平垂直的要素进行极度夸张的E类简。两者不同之处在于E类的垂直线条稍有斜向的流动感,A类的则比较平稳严密;两简都强调波势,但在波势的处理方式上E类更放开一些。从这两类简中,可以看到石碑隶书的严整影子,以及木简隶书特有的速度感,体现了木简隶书的标准写法,书写者的技艺也较高,因此,这两种简是临习木简隶书必须掌握的基础写法。其它类
《简帛探微简帛字词考释与文献新证》是由作者已发表的相关论文整合而成,分上中下三编,主要包括对简帛文献中疑难字词的考释及简帛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对读两部分内容。简帛字词考释由战国楚简字词考释和汉代简帛字词考释两大部分构成,涉及上博简、信阳简、包山简、九店简、马王堆汉墓简帛等,材料丰富。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对读方面,涉及《诗经》、《吕氏春秋》、《仪礼》等典籍的词语新释。上述论文收入《简帛探微简帛字词考释与文献新证》时,作者均对其进行了程度的修改和补充。
《古董速查手册》收录了纽约、斯图加特、伦敦、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昆明、天津等城市或地区的四十余家拍卖公司1996~2006年间拍卖成交记录和拍品图片,按拍品朝代、品名、款识、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拍卖日期等资讯排序,是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实用工具书。本书是《竹雕木雕》。
徐秉言认为,在竹木上刻画,并不是对原作的简单摹刻,而是二次创作,是自己艺术情趣,胸襟人格对原作感悟的体现,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修整,根据自己的情趣来选择刀法进行创作。如他所刻的由黄胄绘作的《赶集归来》图,对人物面部刻的较实较细,喜悦的表情生动外溢,有一种少女牧民特有的健康之美。而对驴和牧羊犬的刻画则充分利用了红木的肌理,用劈刀法刻出几个大写意笔法的块面组合,深浅浓淡,浑厚豪放,表现出了它们的肌肉结构和活泼神态,使霍去病墓前石刻的雄浑刀法在红木上得以再现。其虚实相间,动静有序,工写结合,赏心悦目,似比黄胄的原作更具神韵。 徐秉言的红木浅刻,能运用不同的刀法表现出水墨画中不同的笔意。譬如他在他的作品《听雨》中,荷叶用削刀法和细刀法刻出徐青藤的泼墨法笔意,既有水墨淋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