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本土经学教育自有一整套教育思想、方法、内容和*验,诵读是诗词歌赋文言文学习的基础。文言又称雅言,诵读文言又称雅音、吟诵、吟哦等。章黄文脉、南金书院文脉松斋张本义先生强调, 口耳之学 是中国固有学术的特征之一,吟诵正是这种口耳之学的凭借 吟诵不同于一般的声乐艺术,更承载着广泛的文字、语言、音乐、文学、历史、教育等诸方面的信息和遗传密码,是学习中华经典、掌握中国固有学术和艺术的一把钥匙。 明道堂经学馆是一家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传承中国传统经学、助力天下家庭文化养成的文化机构。《道德经》雅音吟诵读本,由明道堂经学舘创办人 松斋先生入室弟子董妘橦院长策划并主导编写,希望广大国学爱好者以雅音诵读美妙音声叩问先哲,登堂入室。
马茂元《唐诗选》选录诗人一百二十余家、诗作近六百首,繁简适中,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唐诗的艺术特征和发展脉络;选目曾经马茂元反复思索,具有内在系统性,体现了他对唐诗的基本认识。体例上分为诗人小传、题解、注释、总评四部分。马茂元唐诗研究的个性特征,是在他对唐诗大量记诵的基础上感发而来的。正因如此,《唐诗选》之点评尤能指示诗作的艺术性;又因马茂元对古典文学的独特认知,故能从艺术性中归结出唐诗发展的脉络。《唐诗选》注释除通常的释义外,还对全诗关节与疑难处作提挈点拨,点明诗艺上的继承关系。通过注释,读者不仅能正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还能以此为阶梯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作品。
此刻为宋绍兴十八年(1148)荆湖北路安抚使司刻递修本,十一行二十字,小字双行三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建康实录》是六朝史料集,记载定都建康的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史事,起自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 建于陈后主祯明三年(589), 体例上兼采实录和纪传两体。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 前四史 。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章怀太子李贤注,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刘昭注,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
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民国纸质档案、声像档案修复技术的工具书。 主要内容包括:民国档案纸张和字迹的性能与耐久性、病害种类、修复原则与基本要求、手工修裱技术、机械化修复技术,以及民国声像档案修复技术。还展示了二史馆馆藏珍品孙中山 博爱 书法和《孙总理建国方略图》两个修复案例。 二史馆是新中国档案修复工作的先行者。自1951年成立以来,针对民国档案破损、霉变和虫蚀等损坏状况,及时开展民国档案抢救修复,积累了大量的民国档案抢救修复工作经验,首次公开出版。
施耐庵、罗贯中著的《水浒传(共5册)/中华大字经典》产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 官b民反 的残酷现实,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但作品歌颂、美化宋江,鼓吹 忠义 和 替天行道 ,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