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南怀瑾先生历年来为自己的著作、他人的作品、整理出版的占籍所撰的序跋。以及其他文翰,总计七十二篇。分为儒家、易经、道家、经义、禅宗、密宗、健身、历史、其他等九大类,对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精深的阐述。内容叙及:古代文献,诸家学术,社会变迁,文史掌故,经世治学,为人之道,孔孟精髓,道藏珍蕴,易学源流,佛经大义,禅宗语录,密教修行,兵法谋略,阴阳术数,瑜伽气功,保健养生,诗词歌赋,古文今译,以及作者的行履交往,等等。文辞典雅,见识独特。
本书汇集了钱穆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十二次讲演辞。在书中,先生就中国文化中的“中心思想”“人和人伦”“民族与文化”“进退升沉”“终极理想”“中庸之道”“前途展望”“武功武德”做了详细解说,对中国历史上的“军人”“人事理”等内容做了深入阐述。先生指出,这些文化传统的精要,是中国对全世界、全人类文化前途的极大贡献。
“四书五经”是如何成为儒家经典的?古代帝王如何建造自己的陵寝?古代的天文学家是如何绘制星象图的?……我们都该知道点。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沉淀,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体系,即为国学。国学包罗万象,哲学、史学、文学、伦理、中医、术数、地理、书画、音乐、建筑……内涵丰富, 特色。作为中国人,自然不能不知自己 的传统文化。然而,国学内容庞杂,典籍汗牛充栋,如何在短时间内了解国学精髓呢? 诸葛文著的《让你受益匪浅的极简国学》即为此而作,语言简明易懂,涵盖国学的方方面面,是一部国学入门和全面提升国学素质的理想读本。翻开本书,你能在短时间内汲取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沉淀的宝贵经验和智慧,享用修身哲学、处世谋略的文化盛宴。
《云乡丛稿》为邓云乡先生的杂文作品集,收录文章有:民俗学与中国民俗、酒与民俗、中国葬礼历史演变、八股文与清代教育、上海旧时地价与房租、民国笔记二题等。邓云乡先生以深厚的文史功底观思中国文化之变迁,探究民俗文化,涉及文学、饮食、教育等领域,文笔平易、豁然通达,是研究中国民俗文化 参考价值的著作。
本书是作者近年有关“家与孝”的著述中,与西方哲学和文化有关,又有中西比较之趣的文章的结集。作者对西方晚近海德格尔等关于家的思想做了系统阐述,通过中西比较,揭示出中国传统哲理的较为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家道,更在于其对“家”的理解是一种直接可经验的亲子一体的方式。作者认为,对孝现象和孝意识的体会,是理解家和人类独特性的一个关键,也是认识儒家及其未来的一个要害。
《藏地文化跋行》由罗洪忠著
《云乡丛稿》为邓云乡先生的杂文作品集,收录文章有:民俗学与中国民俗、酒与民俗、中国葬礼历史演变、八股文与清代教育、上海旧时地价与房租、民国笔记二题等。邓云乡先生以深厚的文史功底观思中国文化之变迁,探究民俗文化,涉及文学、饮食、教育等领域,文笔平易、豁然通达,是研究中国民俗文化 参考价值的著作。
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1871-1914年的三大诗派的代表人物(当然其中有些诗人的影响时间 长)。王闿运(1833-1916)、樊增祥(1846-1931)、易顺鼎(1858-1920)、陈衍(1856-1937)、陈三立(1853-1937)和郑孝胥(1860-1938)是能够与他们同时代的读者积极对话的,他们以诗歌这一久负盛名的文学形式,探讨受到威胁的中华文化传统的延续这种关键问题。当我们将这些诗人置于他们自身的历史与文学背景中时,他们便成为在传统的中国秩序与19世纪中后期强加于第三世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丛林社会之间的罅隙中挣扎的一代的代言人。 这些诗人 大部分既非高呼政治口号者,亦非冷眼旁观、无动于衷的唯美主义者,他们的作品描述了一个面临内忧外患、在生死困境中挣扎的 的国民所面临的个人以及文化的困境。诗人所使用的是一种可以从不幸面临消亡的伟大的文学传统中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