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以 为君亲政、贤明之道 为出发点所编写的一部巨著,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太乙金华宗旨》一书,是道家修炼养生的宝典,也是道教仙人吕洞宾长生不老之道的秘笈。道教内丹修炼的一部奇书,不仅阐述了金丹道养生的原理,而且还介绍了金丹道养生的方法。 太乙 是至高无上的称谓,即指 太乙真炁 。古人云 太乙含真,天一生水 ,人得一则生,失一则死;人无炁则死,鱼离水则亡。 金华 就是 金花 金光 金花之中隐藏着光,这个光就是先天太乙真炁,是修炼金丹大道达到的*境界的验证、 宗旨 这里指修炼的主要目的和根本原则。
《汉字王国》是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女士,她的瑞典名字是塞西丽亚?林德奎斯特。她上个世纪50年代跟随汉语学家高本汉学习,从那时起就迷上了汉字。她总想弄清楚,一个个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那一笔一划代表着什么?它们*初的形式如何?即便是*简单的 一 、 三 、 五 、 七 ,在她眼里也充满了神奇。后来她到北京大学学习汉语,并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中国古琴。当她回到瑞典,从事汉字教学时,就决定从汉字早期的形态讲起,并从这些字讲到中国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房子、独轮车、衣服以及他们使用的工具,讲到产生这些文字的自然场景:乡野、山川、家畜与植物。结果是,这样的讲解产生了奇效,学生的兴趣大大增加,对汉字的理解也变得轻而易举了。随着教学和学习的深入,林西莉越来越感到一种巨大的吸引力:为什么人们在田野上并排种
3000多年前的商朝祖先们,不管做什么事,都习惯在甲骨上刻字,占卜问天。千年之后,祖先远去,但曾被埋藏的甲骨被一缕晨光照亮,于是我们发现了甲骨文,国内目前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 什么是风?凤鸟煽动翅膀腾空而起,便有了风。 什么是念?整颗心都向你聚拢,想你时,我心无法思考其他。 什么是族?旗下一支箭,为同一面旗帜战斗的人,方为同族。 寻着甲骨文生动优美的线条,我们恍惚回到了祖先们创造中华文明的现场,看他们如何耕田织衣、占卜祭祀,如何送别亲人,又生养子女,如此生生不息,才有了千年后的我们,以及我们浸润其中的中华文化。 然而,甲骨文也是国内最冷门的专业之一,只有少数院校设置。本书作者李右溪是甲骨文硕士,学校那届学甲骨文的只有她一人,她一度担心甲骨文有成为绝学的风险。于是她写下这本书
孔子说的都对吗? 为什么要想象?想虎想马不行吗? 古人为什么没有标题党? 《古籍原来这么好看》采用通俗易懂、生动幽默的语言,无论是初高中生,还是大学生,抑或是打工人,如果你想作为古籍入门读物,一定要选它!该书分为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共18篇,对古籍的目录、版本、校勘、注解等基础知识进行生动讲解;外篇共35篇,对如何阅读《诗经》《二十四史》《周易》等古籍经典进行详细的方法介绍。作者采用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读者了解古籍阅读的基本通则、弄清古籍阅读的基本规律,从而激发读者阅读古籍的兴趣,有助于读者轻松掌握古籍阅读方法,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饮食篇,以中国自古以来的饮食文化作为切入点,寻找中国人的美学之源。张佳玮用他优美的文字和博学的知识,让中国人的饮食美学跃然纸上。
文化是当今哲学关注的热点,文化问题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出发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文化及其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熔文史哲于一炉,富有哲学的崇高、史学的深邃和文学的优美,对于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漆器》一书向读者展现的是一个瑰丽无比的髹漆工艺世界。书中既介绍了髹漆工艺的起源与发展、种类与功能、制作方法与工艺特征、价值与作用,又利用大量考古资料对历代漆器特别是秦汉以前漆器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力图使读者在鉴赏中国古代漆器艺术总体风格的同时对各个时期漆器艺术特征有所认识,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科学性。书中每个时期漆器均注有资料来源,便于读者查阅。不同时代器型迥异的漆器都配有线插图或彩色照片,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寒夜客来》是历史学家、美食家逯耀东的又一部美食文化文集。作者在全国各地多次寻觅古早饮食,探究民间美食的变迁。他发挥自身专业的优势,结合历史、文学等相关知识,叙述美味佳肴的形成与流变过程,分析时代和环境在其中的影响,述说其中的典故与趣味。这些文章谈味道的同时,更注重每一味菜肴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不是单纯地介绍美味珍馐及做法,而是对民间俚食抱欣赏赞许态度,体悟百姓的生活情趣。
1919 1920年,45岁的毛姆来到中国,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旅行:溯长江而上,由水旱两路,途经重庆、成都、北京、沈阳、上海、香港等地。本书便是他此行后的杰作,共有58篇小文。但该文集不能算作传统意义上的游记,而是一种建构于白描之上的思考。毛姆自己也说 用可以写小说的素材,连缀成一组中国之行的叙事 。毛姆笔下,交织其间的东西方文化交融、争鸣、障碍、冲突,足以引领我们开启深沉思考。 他拜访了光耀学坛的哲学泰斗辜鸿铭、戏剧学者宋春舫、沉浸于个人精神世界的汉学家和那些游笔于青山绿水的仕子文人。他也亲见了身份尊贵的政界首脑、生如驮兽的劳苦大众、自命不凡的驻华官员和悲天悯人的天主教修女。他震撼于中国画家笔下羽翼震颤的嘤嘤鸣雀,沉醉于山野乡间清淡雅致的牌坊浮雕,对最贫穷村庄里寻常可见的镂雕窗棂赞不绝口,他描
本书从中国哲学内在的思想性出发,阐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当下的意义。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传统新生、文化自觉、核心价值与国学教育。*部分对礼乐文化、儒墨道释有关人与自然、社会和人与人关系的智慧,特别是有益于社会政治、生态环保、人的修养与心灵境界的内容作了现代转化与阐释。第二部分重点论述文化自觉与自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特别对儒学在今天中国大陆的新开展做出评述,讨论了现代新儒家思想及其创造转化。第三部分研究了传统文化与当今核心价值系统的关系,对国学精华仁义忠孝与现代人人格养成的关系作了深度开掘,创造性地推动了现代 新六伦 的建构。第四部分集中讨论家庭、社会、学校的国学教育中的理念、经典、师资、方法等问题,对当前大中小学人文教育,对国学热与书院热做出反思,积极促进当下国族意识、文化认
北大人气老师张一南全新力作,带你一次读懂中国六朝文学。 从东汉末年到隋朝初年,跨越300余年的六朝文坛,涌现出许多耳熟能详的大诗人,从曹家三父子到建安七子,从田园诗人陶渊明到山水诗人谢灵运,从素颜也帅气的嵇康到塑料美男子潘岳等。没有六朝诗人的探索,就没有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作者在本书中,悉心详解六朝文学史的发展脉络,通透解读30余位文人的生平经历、名篇佳句与创作风格,以一贯的轻松幽默、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六朝名士的精神世界,带读者领略六朝文学的独特魅力,句句精辟,篇篇爆梗。
《课本里的中国》以文化为经,以地理为纬,以34个省级行政区为原点,别具匠心地将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诗文画作串联、归纳起来,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深入浅出的分析。每一篇文章展现一个省区,集中围绕各省区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时代风貌,从 红色 (革命文化传统)、 绿色 (生态文明)、 古色 (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切入,紧密结合教材中所选篇目的内容进行描述的同时,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联系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精神和风采挖掘各省区开拓奋进的精神内涵。 本书以全新的形式阐释中国各地的特色风景与精神文明,彰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勾勒神州大地的壮美,是一部新时代的地理志,也是一曲新时代的精神赞歌,再次唤起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激起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由衷热爱,是以人文地理开掘传统文化宝藏的好方式
本书集中反映了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考。在本书中,汤先生从中国传统哲学的命题与理论基础入手,重点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天人合一 知行合一 情景合一 对应于具有普遍意义的真善美三个价值,这是汤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一个全面思考,亦是对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何在的思考。与作为基本哲学命题的三个 合一 密切联系的,就是体现宇宙人生论、境界修养论、政治教化论三个方面的中国传统哲学理论,汤先生将之归纳为: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精神、内圣外王之道。本书是汤一介先生就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优秀文化在当下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等问题的阐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百篇 丛书,由著名学者、语文教育专家任翔主编。丛书重点围绕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价值、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三大内容展开,从经、史、子、集中筛选文质兼美的作品600余篇,多维度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之美与语言文字之美。本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精粹,涵盖了新时代国民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篇目,有利于推动阅读文化经典,提升全民传统文化素养。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 人 ?近代社会巨变之下,如何构建自我,回应时代危机? 本书是关于梁漱溟、熊十力、张君劢三位新儒家代表人物关于自我观问题的研究。作者从梁漱溟、熊十力、张君劢三人的相关研究切入,细致梳理了梁漱溟早年思想历程、张君劢的科学观与自我观、熊十力的 证人之学 等内容,深入探讨新儒家有关自我观问题的论述,对新儒家的兴起进行历史的梳理和解释,并重新发掘其思想史和哲学史价值。同时聚焦东西文化论争、 科玄论战 等问题,剖析近代中国知识界的辩争过程和热点问题。全书论证和注释体例清晰,可以让读者快速了解名家思想,并加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
《山海经》作为研究中国上古社会、领略古代神话传奇的珍贵史料,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一直存在阅读、理解上的难度。本书作为袁珂先生精心整理的一个 译注 本,没有改变经文本来面貌,并且有校、有注、有译,更加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注释在《山海经校注》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删去繁琐的学术性探讨文字;译文则逐字逐句全部翻译,力求能准确达意,以直译为主,小部分译文采用意译。精校的原文附以吸收了袁珂先生研究成果的注释和译文,除了重视学术性和资料性,更强调了通俗性。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是一部中华文明二十四节气生活词典——二十四节气被世界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本书中,韩良露融汇毕生所学,梳理中国数千年古老历法,旁征博引两百余篇诗词典籍,完整解读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民俗风貌、诗词典籍、养生美食……本书不仅仅是古老的知识,也是一本“生活”出来的美学指南,将古老的文明、传统、习俗化用于日常生活中、与家人朋友相处的细节中,让人感受到节气其实也是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过普通日子的智慧。《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之一沈宏非、作家殳俏作序 。随书附赠24张精美节气卡,掌握24个节气的时间、习俗和小常识。
本书初名 中国思想里几个普泛论题 ,属于钱穆先生在台北的几次讲演集结而成,包含 道理 性命 德行 气运 四部分,以及 补篇 。钱穆先生撰写此书,意在拈出当时中国社会人人习用、普遍流行的观念与名词,由此上溯到全部中国思想史,由浅入深,凭众所共知共喻,阐述此诸观念诸名词之内的含义,及其流变沿革,相互会通。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历史学科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北师大历史学院业已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首批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单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一系列学术平台。科研实力颇为雄厚,在学术界声誉卓著。 近年来,北师大历史学院的教师们潜心学术,以探索精神攻关,陆续完成了众多具有原创性的成果,在历史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上连创佳绩,始终处于学科前沿。特别是崭露头角的部分中青年学者的作品,已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为了集中展示北师大历史学院的这些探索性成果,也为了给中青年学者的后续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我们组编了这套“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希冀在促进北师大历史学科更好发展的
《老子的心事 雪煮 道德经 第贰辑》是雪漠《雪煮 道德经 》系列的第二部力作,主要注解《道德经》的第二十二章至第四十二章。本书延续了《老子的心事 雪煮 道德经 *辑》的论述方式,力图在东方哲学的框架内解决现代人的困惑与热恼,并在注解中着力强调经典的学以致用,满足当代不同读者的需要。本书在展现古代中国智慧的同时,希冀以《道德经》五千言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更多的知行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百篇 丛书,由著名学者、语文教育专家任翔主编。丛书重点围绕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价值、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三大内容展开,从经、史、子、集中筛选文质兼美的作品600余篇,多维度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之美与语言文字之美。本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精粹,涵盖了新时代国民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篇目,有利于推动阅读文化经典,提升全民传统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