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30-50元
  • 1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琐言赘语: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
    •   ( 69 条评论 )
    • 李孝悌 著 /2024-04-01/ 广西师大
    • 本书是 历史学者李孝悌的社会文化史代表作,揭示明清以来文化、城市与思想的多个面向,展现隐藏在城市深处和历史尘埃里的生活真相。 全书内容横跨五百多年的历史,从明代洪武年开始延续到“五四”白话文运动,涉及城市社会、思想启蒙与文化等多个议题,为了解明清以来的近代中国,提供了有趣的细节。作者运用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立足于御制文集、经世文编、戏曲民歌等材料,通过“志怪笔记”“历史掌故”“城市风貌”等主题,呈现了帝王、士人、知识分子以及下层群众的众生相,构建了一个活色生香的近代化世界。

    • ¥39.48 ¥79 折扣:5折
    • 【理想国新书】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卜正民著 再现明代三百年的社会文化变迁 世界通史畅销书籍正版 新华书店博库旗
    •   ( 107 条评论 )
    • [加] 卜正民 /2023-01-01/ 海南
    • 明代中晚期经历了一次经济变革,商业蓬勃发展,改变了明朝人日常劳作、旅行和消费的方式。明太祖朱元璋为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而一手打造的社会组织结构和通信交通系统,成了商业世界赖以成长的奠基石。人们追逐时尚,享受物质的愉悦。富商巨贾把手中的真金白银,换作跻身上流阶级的通行证。女性不再只是家庭的附庸,通过写作诗文、远途旅行、做小生意彰显自身的存在。旧有的阶层结构和道德界线变得模糊,金钱似乎成了 的筹码,让上层士大夫感到困惑与焦虑……卜正民凭借严谨而深刻的学术眼光和高超的叙事技巧,将官员、游人、外交使者、砖瓦匠、商人、纺织工人、 等各类人物及其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社会世相图,再现明代三百年的社会文化变迁,令人得以一瞥一个王朝风雅、狂欢的 身影。

    • ¥33.7 ¥68 折扣:5折
    • 明末农民战争史(十六年所向披靡,四百天一溃千里。翻开本书,看懂李自成为什么败,败得还那么快!明史大家顾诚代表作)
    •   ( 27 条评论 )
    • 顾诚读客文化 出品 /2022-05-01/ 北京日报出版社
    • 十六年所向披靡,四百天一溃千里。翻开本书,看懂李自成为什么败,败得还那么快! 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此时他已奋战十六年;同年四月,李自成败于山海关,清军入关;次年五月,李自成牺牲于湖广九宫山,距离明朝灭亡仅四百天。 舆论失势: 大顺军在追赃过程中刑拷相加,缙绅颜面扫地。而清军为了在汉地站稳脚跟大肆笼络汉族官绅地主,这些人曾饱受农民军打击,无不喜迎清军。 战略失误: 在大顺军心中明清之战是前朝之事,自己未同清方交恶,完全可以相安无事,以为吴三桂投降后东北问题就已解决,清军则被无视。 用人失策: 大顺军缺少一批能放眼天下、统筹全局的战略人才。清廷却在入关前网罗了范文程、洪承畴这样一批 引路人 。

    • ¥34.95 ¥69.9 折扣:5折
    • 明末农民战争史 十六年所向披靡,四百天一溃千里。看懂李自成为什么败,败得还那么快 顾诚 《南明史》前
    •   ( 41 条评论 )
    • 顾诚|责编:王莹 /2022-05-01/ 北京日报
    • 十六年所向披靡,四百天一溃千里。翻开本书,看懂李自成为什么败,败得还那么快!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此时他已奋战十六年;同年四月,李自成败于山海关,清军入关;次年五月,李自成牺牲于湖广九宫山,距离明朝灭亡仅四百天。舆论失势:大顺军在追赃过程中刑拷相加,缙绅颜面扫地。而清军为了在汉地站稳脚跟大肆笼络汉族官绅地主,这些人曾饱受农民军打击,无不喜迎清军。战略失误:在大顺军心中明清之战是前朝之事,自己未同清方交恶, 可以相安无事,以为吴三桂投降后东北问题就已解决,清军则被无视。用人失策:大顺军缺少一批能放眼天下、统筹全局的战略人才。清廷却在入关前网罗了范文程、洪承畴这样一批“引路人”。

    • ¥32.15 ¥69.9 折扣:4.6折
    •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黄仁宇全集
    •   ( 28 条评论 )
    • 黄仁宇 /2019-01-01/ 九州
    •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是一本历史人物传记,也是黄仁宇先生的回忆录。作者在书中追忆其平生经历与学术志业的奋斗过程:早年投笔从戎,壮年在美打工、求学、任教、著书立说;并阐明其历史观点的形成与演进,检讨中国近代革命和统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进程,传递给我们他脱胎于悠久文化的\"大历史观\"。文字浅显明白,人事交融,前后穿引,既细腻又壮阔,风格独特。

    • ¥33.7 ¥68 折扣:5折
    • 明清商人与社会 张明富 著 人民出版社
    •   ( 15 条评论 )
    • 张明富 著 /2022-06-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在大量搜集、整理实录、资料汇编、笔记、小说、档案、方志、研究专著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学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对明清时期的经商潮进行了较为全面、连贯的考察,注重对中国商人精神的挖掘和阐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书对明清经商潮兴起和发展、明清时期主要商帮的共性与个性、商帮的共性与个性、明清经商潮与社会变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对于我国明清时期工商业的发展及明清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44.5 ¥89 折扣:5折
    • 万历十五年:经典版(经典版) 中华书局
    •   ( 62 条评论 )
    • 黄仁宇著 /2013-04-01/ 中华书局
    •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华书局的增订版,重新核校全部文字,增收黄仁宇《1619年的辽东战役》等数篇文字,精选彩色历史图片10余幅。

    • ¥30.6 ¥65 折扣:4.7折
    • 马背上的朝廷:巡幸与清朝统治的建构(1680-1785)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60 条评论 )
    • (美)张勉治(Michael G.Chang) /2019-10-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乾隆十六年至四十九年(1751-1784),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往返于北京与江南。满洲皇帝及扈从,深入帝国最富庶、 最 重要的地区,上演了一场场长达数月之久的政治剧。 本书主要阐释帝国核心与江南之间既充满张力又持续博弈的关系。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江南都是汉人无可争议的中心,它还是反清复明的大本营。清廷如何才能在这一地区建构权威,合法进行统治?盛清时期清廷统治内地的切实条件和历史机制又是什么?本书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还探讨了盛清统治得以建构以及各种人物竞争于其间的政治文化。作者认为,南巡在十八世纪清朝统治的历史形成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

    • ¥45 ¥90 折扣:5折
    • 太平天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79 条评论 )
    • (美)史景迁 /2011-09-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太平天国历时十年,数千万生灵涂炭,中国一流的政治人物、兵力财力几乎尽耗于此,作者在试图追寻洪秀全心中的宗教热情时,也在思索:有些人坚信自己身负使命,要让一切“乃有奇美新造,天民为之赞叹”,极少计算后果,而这是否就是历史的大苦痛?对于太平天国和洪秀全,人们并不陌生,学术界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阐述。史景迁并无意于写一本太平天国全史,而是想通过提供一个排比有序的历史脉络来了解洪秀全的内心世界,去追索他的行为逻辑。

    • ¥39 ¥78 折扣:5折
    • 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52 条评论 )
    • [美]何伟亚JamesL.Hevia) /2018-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793年,由英国王室派遣,东印度公司资助,马嘎尔尼勋爵率领的英国访华使团抵达中国,目的是觐见清廷的优选统治者乾隆皇帝。此即清王朝和海上霸主大不列颠这两个欧亚帝国在18世纪晚期的初次正式接触。本书从历史角度审视了两大帝国的这次具有象征意义的会面。作者摒弃了传统针对此类问题的欧洲中心观,代之以一种对称性的叙述,通过详细考察中英礼仪冲突的表象和实质,旨在打破文化中心论及现代性宏大叙述对历史研究的垄断。

    • ¥39 ¥78 折扣:5折
    • 大明兴衰三百年 中国华侨出版社
    •   ( 28 条评论 )
    • 吴晗 /2021-04-01/ 中国华侨出版社
    • 明太祖为什么建都南京?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是如何形成的?明代为什么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明朝是亡于“厂卫”“党争”,还是“外族”“流寇”?明朝是皇权的时代,废丞相制,兴文字狱,建锦衣卫,设东西厂,中央集权发展到很好;然而,明朝又是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阶段,出现了被后世称为“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繁荣现象。这个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是怎样的独特存在?翻开本书,让我们跟随历史大家吴晗一窥大明王朝的真实面貌,了解其因何而兴,因何而亡。

    • ¥34 ¥68 折扣:5折
    • 明朝的拐点 永乐皇帝和他的子孙(全2册)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 21 条评论 )
    • 赵中男 /2020-06-01/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祖孙三代,因其稳健且大胆的制度变革成为明代历史,甚至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永乐帝朱棣大刀阔斧地改变了朱元璋的若干政策;而其子仁宗朱高炽、其孙宣宗朱瞻基又审时度势,改变了朱棣种种好大喜功、耗费国力的做法,并且力挽狂澜在政治制度、施政理念上进行了的扭转,力图使大明帝国在常态中平稳发展。全书史料详实,图片丰富,然删繁就简,笔调轻松,让读者能够感受明初复杂的政治风云。

    • ¥48 ¥98 折扣:4.9折
    • 功过格: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与道德秩序
    •   ( 50 条评论 )
    • [美]包筠雅杜正贞 张林 译... /2021-08-01/ 上海人民
    • 本书集中研究明清嬗变时期功过格广泛流行的社会现象,是非中文世界 部详细探讨该问题的专著。书中既利用了大量的 手中文研究资料,同时也吸收了酒井忠夫、吉冈义丰、奥崎裕司等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功过格来考察精英阶层对于明清之际社会经济变化,诸如中央 的腐败和低效、不断增长的商业化过程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理学一统局面的瓦解等等此类时代和社会变迁问题所作出的反应。功过格,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的善书,它通过列举善恶行为、量化功过等抽象概念来指导人们的日常道德实践。这既是中国人的创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用价值理性”的一种体现。

    • ¥37.2 ¥75 折扣:5折
    • 叶落知秋(清末民初的史事和人物)(精)/论衡
    •   ( 9 条评论 )
    • 张仲民|责编:张钰翰 /2020-06-01/ 上海人民
    • 本书是作者近年有关晚清民初一些史事与人物的文章结集,主要涉及严复、刘师培、梁启超等晚清民初的学界“大师”。作者精于考索,从晚清民国的各种报纸、档案、日记及后来的回忆录中,钩沉索隐,考证出这些 人物不为人知的一些行动或文字,如严复在复旦公学时期的所作所为、刘师培在袁世凯称帝前后的言行、康有为梁启超与袁世凯的关系等,对旧有的讨论多有辨正、补充之处,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这些 历史人物的认识。

    • ¥32.2 ¥65 折扣:5折
    • 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可开电子发票】
    •   ( 1 条评论 )
    • 陈平原,夏晓虹 编注 /2014-08-01/ 东方出版社
    • 本书从《点石斋画报》4000余幅图像中,“摘取其关于生活状况者”160多幅,再现晚清第一画报昔日风采。以“中外纪闻”“官场现形”“格致汇编”“海上繁华”四大主题展开《点石斋画报》,再加以阐释与补充,使晚清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其中均有绝佳的展现。陈平原伉俪联手编著了此书,既为研究晚清历史者提供了很好的资料,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晚清的视角。

    • ¥50 ¥111.1 折扣:4.5折
    • 恋恋红尘:明清江南的城市、欲望和生活
    •   ( 28 条评论 )
    • 李孝悌 著 /2022-10-01/ 广西师大
    • 本书主题围绕明末至民国初年士大夫文化与城市生活展开,试图呈现一种新的文化史的研究取向,即从 初的研究通俗/大众文化出发,过渡到对“物质文化史”的专题研究,以中国近世的城市、日常生活和明清江南为中心,通过对余怀、冒襄、王士禛、郑板桥、袁枚等人的研究,描绘其文化生活、内心世界等面向,展示出一个 加“丰腴”的历史场景。自明末以来的中国江南城市以及这些城市中热闹、世俗、真实的市民生活,不断丰富着我们对历史与文明的想象。本书大陆版200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48.02 ¥98 折扣:4.9折
    • 明代的社学与国家/海外中国思想史研究前沿译丛
    •   ( 23 条评论 )
    • (美)施珊珊|译者:王坤利 /2019-03-01/ 浙江大学
    • 在明代,社学不仅旨在提高百姓的基础读写能力,导民善俗、培育人才,还成为帝王贵族、理学精英、地方守令及地方子民进行对话和竞争的场域。本书是美国汉学家、明代思想史专家施珊珊教授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列举出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又试图穿越历史文本的层层遮蔽和改写,接近历史真实;通过梳理社学的兴衰变革,阐述该制度的作用、运作和反响,进而构建起明代 、皇权与社会文化之间精微复杂的关系图景。 对原始资料不厌其烦的考证追索,以及透过一种特殊的 机构,将地方社会与 宏观的帝国组织进行有机结合的策略,构成了施珊珊《明代的社学与国家》之特征。鉴于 和地方历史典籍均可能忽略对两者关系的描述,本书可谓提供了一种 的研究路径。本书在观照地方社会时,也对其 语境予以思考,由此不断审视两者的含义。 既不是一种强

    • ¥31.1 ¥65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