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从德川幕府在伏见城受天皇委任统治到2000年日本的新年庆典,横跨四百年的历史。分为“传统时代的日本”“革命年代的日本”“新世纪的日本”“战争中的日本”“当代日本”五个部分。从政治局势的变革到商人阶层的崛起、从无产阶级的工人运动到性别观念和家庭婚姻习俗的转变、从殖民与战争到被占领和民主化……全书以“大事件”与“小故事”相结合的叙事,以翔实的史料、数据和图表为基础,用客观中立的治史态度,全景式白描的写作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以多维度、群像式的历史叙述,展现了日本社会现代化转型期的挫折与奋进、失败与崛起。
《日本史的诞生》是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冈田英弘的 作品 ,主要从 东亚史的 视角 ,阐明日本 建国的 历史。 冈田英弘 认为, 无论哪一种文明,*初写下的历史框架,限制了人们的意识。而日本早期的文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的思想,就永久地决定了日本人的性格,是日本史的局限。冈田英弘还指出,迄今形成的日本史,仅仅是日本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日本列岛外面的世界各国是割裂开的,因此他提出日本的历史应该放到整个世界史之中来撰写。 在《日本史的诞生》一书中, 冈田英弘便打破了日本史学界历来的观点,跳出了 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的历史区分,将日本古代史作为世界史的一部分进行解读。他 指出日本的成立与 7 世纪东亚的政治形势的变化有很大关系。与此同时, 他反对将公元前 660 年作为日本建国的年代,认为不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战争过后,他们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日本的昭和时代充满了激变,国家在战前一步步迈向战时体制,在战时树立国家总动员体制,在战后初期饱受饥饿与贫困之苦,然后迎来奇迹般的经济复兴。那是日本遭遇挫败又重新奋起的时代。日本大学教授古川隆久在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外交、大众文化的广泛视角,遵循战前、战时、战后的时间维度,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带领读者轻松俯瞰昭和时代的历史全貌。昭和是尚未完结的过去,它留下的遗产至今仍然保持着影响力。这是一部权威学者将昭和激荡的64年尽收其中的“决定版”。
1867 1912年,日本从落后封闭的封建国家,一跃成为君主立宪制的现代大国。欧美数百年间的变化,在明治天皇在位的四十余年中急速上演;后世日本的命运,在此亦有端倪。然而,明治却隐身于各个事件和人物背后,难见踪迹。他是无能的傀儡,还是伟大的君主?在时代的巨大浪潮中,他如何应对周遭的一切? 明治天皇在位将近半个世纪,周围总是围绕着一些能力非凡且个性迥异的大臣,历史学家往往从这些人的角度来讨论明治天皇的统治,认为是他们的辉煌成就促成了日本的崛起,而明治天皇只不过发挥着仪式上的作用,仿佛他跟自己的国家毫不相干。不少普通日本人把明治天皇奉为有史以来无出其右的伟大君主,但也很难举出他的某项个人成就来匹配这份殊荣。 著名学者唐纳德 基恩依照《明治天皇纪》和当时政治家回忆录等日本史料,以及欧美使者的见闻、
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日本刚刚结束汹涌激荡的战后重建。此前的十多年间,日本人口激增,经济起飞,制造业繁荣发达,文学、电影等艺术文化领域一片欣欣向荣。而若是稍往后看,彼时的日本又处在经济泡沫时代的前夜,即将被卷入化的旋涡中。夹在其间、看似不怎么起眼的70年代,实则继承了战后之初的辉煌发展成果,又昭示了日本文化大繁荣、走向世界的进步潮流,拥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1975年,20岁出头的伊恩 布鲁玛来到了日本。他凭借过人的嗅觉,迅速发掘出70年代异彩纷呈却不为世界所知的日本前卫文化,深入到深层的角落、前沿的现场和核心的文化艺术圈:东京浅草的杂乱小巷和破败剧院、下町的文身工作室、京都的真人色情秀,还有黑泽明的电影拍摄现场、寺山修司的实验剧团、唐十郎的巡演帐篷。他以一个 外人 的身份,游离于戏剧、电影、
硝烟滚滚,武运功业……有Miya在,跟充满血腥和汗臭味的传统战国说拜拜! 信而有征的时代记载,隐约其事的趣闻传说,历史细节、文化精髓尽收囊中。 战国武将,谁最强? 第一位战国大名北条早云,竟是“不得不”跃上历史舞台?!不按牌理出牌的信长,幸运女神看似只对他微笑;岂知最后的大赢家,却是凭长寿坐等天下的德川家康…… 长寿才能盗取天下? 性格决定命运,饮食则决定性格:吃饭快、口味重又偏食的信长,性情暴躁容易亢奋;细嚼慢咽则可以令精神安定,所以粗茶淡饭的家康才能平心静气地等着信长和秀吉揉好天下糕…… 战场中的女人在做什么? 炮火中铸子弹、给死人头颅化妆,嘴馋的时候哪怕敌人就在门口,也不忘来碗荞麦烧。自古至今,女人始终是历史的旁观者、牺牲者,也是善后者。战国第一美女及其三个女儿的命运,更是一座
作者数十年地形与气象相关领域工作的思考结晶,是从地形、气象、基础设施的角度出发,对日本历史作出的全新解释,或是深入说明,或是推翻成说,或是揭开悬而未决的谜底,同时也准备接受来自历史学家的挑战。 德川家康如何建都江户,德川幕府的复仇史,江户的建设史,日本的近代化变革史,京都、奈良、大阪、福冈的城市特色,在书中都可以找到的分析和结论。
以通俗流畅的笔法讲述了从1543年到1868年这三百多年间日本的战国乱世,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任务为主线,并且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江户幕府十五代将军和其他武士,商人等命运进行全景展示,比较注重对当时日本战争历史的叙述,对江户(东京)的“町文化”则着墨最多,并加入了对当时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百姓生活的演义。 部是从德川家康的出生开始写起,直到日本被丰臣秀吉统一为止,叙述了德川家康从一介人质的身份起家,其奋斗过程中最为坚苦卓绝的人生岁月。在讲述人物跌宕起伏命运的同时,更严密地揭示了日本战国史上的谜团——明智光秀谋反、本能寺之变以及织田信长的最终结局。
本书分为十三章分别叙述了日本经历的十三个时代,分别为:史前时代、古坟·大和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代、室町时代 、战国时代、江户时代、明治时代、大正时代、昭和时代、昭和时代(战后)以及平成时代 。
武田、上杉、朝仓、浅井、本愿寺、毛利这些强敌被织田信长一一击败,日本的苍空之下,已无人敢质疑,这位桀骜不驯的男子,即将成为新的天下统治者。 因为他敢于革新,敢于突破。他大胆采用了步兵火器集团战术,在长篠合战里击破了不可一世的武田骑马军团;他大胆设立了方镇军团,将军政大权委托给了各个臣子,让他们去对付强敌;他大胆吸取了海贼的建议,制造了庞大的铁甲船队,取得了水战的辉煌胜利;他大胆在日本辐辏之地,修筑了庞大的安土城堡,俯瞰遥控四方之地。 这样的男子,不但让他的敌人畏惧,也让他的臣僚,让他的盟友感到害怕,他究竟会将日本带向何方,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 阴谋,此刻悄然泛起。
《世界历史文化丛书:日本通史》系《世界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种书。《世界历史文化丛书:日本通史》讲述了日本列岛和日本人的形成以及“日本”的由来,剖析了日本独特的“摄关政治”的形成、构成日本二元政治的“武家政权”的建立,叙述了从织田信长“天下布武”到德川将军“元和偃武”的日本统一,描述了传承至尽的神道教、物语、和歌、俳句、浮世绘、猿乐、屏障画等独特的日本文化,展现了明治维新后日本风云激荡的现代化进程,论述了中日战争的爆发和逐步扩大以至太平洋战争的最终爆发,陈述了“东京审判”的历史史实,分析了日本战后政治“55年体制”的解体,追踪了日本战后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足迹。
这是一本真正的日本史,让你了解日本史。从战国游戏出现的英雄人物,到大河剧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动漫中涉及的历史背景,你都可以在这本书中快速得到满足! 日本的战国时代有哪些叱咤风云的武将? 为什么织田信长快速崛起,势力扩张迅猛? 统一天下的丰臣秀吉,为什么没有成立幕府? 锁国两百多年的德川幕府,如何面对步步进逼的西方列强? 武士的没落,是日本历史的喜剧还是悲剧? 本书串联起日本史上的大小人物大小事,对于想了解日本历史的读者而言,是最适宜的入门著作。这里讲述的绝不仅是日本的野史趣闻,也不仅是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织田信长等英雄人物,而是全景展示从旧石器时代到冷战结束后的日本通史!从神权统治的女王卑弥呼,到开国之祖神武天皇;从不可一世的平清盛,到绝地重生的源赖朝;看
《拥抱战败》介绍日本作为现代国家的兴起令人震惊:更迅猛、更无畏、更成功,然而最终也比任何人能够想象的更疯狂、更危险、更具有自我毁灭性……这是一部美国学者的日本史研究著作,文本中所涉及的语言、文化背景与学术资源的复杂性超乎想象。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8日,美、英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在不到半年时间,鲸吞了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关岛、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处于暂时的军事优势。1942年6月,中途岛大海战成为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日本从此失去了制海权和制空权。8月,日本孤注一掷地发动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之战即瓜岛战役,由于日本总部的一个低级失误,让瓜达尔卡纳尔岛成为日军永远的“地狱之岛”…… 安德鲁·威斯特和格里高里·莫特逊编著的《落日》内容包括:日军的扩张、偷袭珍珠港、决战中途岛、盟军的反击、战略防御中的日本、黎民的曙光、解放东南亚、残酷的岛屿战争战、日军最后的挣扎。 本书通过图片和文字向你叙述了日本军国主义从崛起到灭亡的过程。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是20世纪大国之间进行的场战争,以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甚至被有的学者称作“第零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是如何爆发、如何收场的?新兴国家日本缘何取胜,老牌强国俄国又如何战败?战争对两国社会与靠前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与之有何关联?归根到底,日俄战争是怎样的一场战争?读过以俄国研究著称的横手慎二教授的这部作品,以上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