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梦华录》成书于1147年,1187年初次出版流传于世,是北宋遗老孟元老追述宋徽宗崇宁至宣和(1102-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笔记体著作。全书共十卷,翔实地描绘了东京上至贵族、下及百姓的生活全景和都市风貌,涵盖城市布局、河道街巷、店铺摊肆、饮食起居、吃喝玩乐、岁时物货、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等,事无巨细,无所不包,是迄今一部全面记载北宋汴京的浮世绘和风情画,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相得益彰,堪称文字版《清明上河图》。
倪德卫著的《竹书纪年解谜(精)/早期中国研究丛书》系有关“今本”《竹书纪年》的研究成果。《竹书纪年》记两卷,1.6万字,以编年为体,记载中国上古北方君王世系,从皇帝到战国时期魏国魏襄王为止。学界一般称此为“今本”,而“古本”则指从古代典籍、古书注释中汇辑原本《竹书纪年》佚文而成的本子。18世纪以来,一般斥“今本”《竹书纪年》为伪书。作者结合考古学、古文字学、天文学等多方面信息,对今本《竹书纪年》进行剖析论证,分析“今本”之价值,从而得出其并非伪书的结论。
中国古代的政治史,实际上是一部谣言史,形形色色的谣言,被野心家 制,成为政治斗争的 。他们搜罗穷尽,极尽附会,只为那天命所归的政治合法性。栾保群先生将这些权力斗争中的谣言与谶语从史书中搜刮出来,按照时间、事件,写成一部别具一格的历史普及读物,正史野史信手拈来,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掀开 迷惑性的预言面纱,揭露古代谣谶编造者的真正用意,并窥得谣谶在民间的流传与演变。
内容简介:本书首先对宋代礼学是如何从吉、凶、宾、军、嘉传统“五礼”体系向朱熹《家礼》冠、昏、丧、祭“四礼”体系转变的进行了探讨。其次以“唐宋变革”和宋代礼学运动为历史背景,考察了《家礼》的成书和经典化过程。再次,展现《家礼》从礼书跃升为礼典、礼经的过程。与之相应的,本书还考察了《家礼》所示礼法原则与基本精神对 律典的影响。 ,本书探讨《家礼》《乡约》既作为礼法制度建构的重要内容,又作为礼法制度下沉平民社会的重要形式,在沟通王权 和民间社会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探讨民间礼法社会的横向网络是如何被明、清两代王权专制所利用的。
本书精选古希腊、古罗马的重要英文文本资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之进行介绍乃至解读,力图多层次、全方位地揭示西方在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基本状况与特征,从中透显出西方历史的演进脉络、流变趋向乃至发展规律。书中所选的篇目,既有对某文献的全文收录,也有对某文献核心部分的截取。每篇文献后还开列了一些相关问题的研究著作,引导读者延伸阅渎,并作进一步的探究。
本书精选西方重要英文文本资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之进行介绍乃至解读,力图多层次、全方位地揭示西方中世纪时期在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基本状况与特征,从中透显出西方历史的演进脉络、流变趋向乃至发展规律。各卷所选的篇目,既有对某文献的全文收录,也有对某文献核心部分的截取。每篇文献后还开列了一些相关问题的研究著作,引导读者延伸阅读,并作进一步的探究。
本书是首次发现的叶向高墓志铭的整理成果,包括铭文全文加上相关人物、内容释读。叶向高是明万历年间首辅大学士,历经万历、泰昌、天启三朝,独相十三载。整块墓志铭近万字,以较大篇幅概述了晚明内忧外患,朝廷忠奸纷争和叶向高独撑残局,整饬朝纲,忍辱负重,力保忠良的高风亮节。该墓志铭具有重要的证史补史价值。同时,墓志铭颜体楷书,书法韵味隽永,风神超迈。书法者文震孟,天启二年状元,书法大家,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征明之曾孙,曾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其书迹遍布天下,可与曾祖文征明相媲美,有书法字帖行世。故出版这份墓志铭,具有重要书法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共三十卷,本书是第十九卷。此套书以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汉文非佛教文献为资料来源,将这些数百年前或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写本,全部按号释录成通行的繁体字,并对原件的错误加以校理,尽可能地解決所涉及文书的定性、定名、定年等问题。每件文书释文后附有校记和一百年来学术界有关该文书的研究文献索引。本书收录的文献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族、历史、艺术、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社会、建筑、科技及中西交通等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吴德(1913—1995)河北省丰润县人,学生时代就追求进步思想,投身革命活动。1932年参加中华民族反帝大同盟,193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至1937年,主要从事工人运动,历任全总华北办事处驻唐山市工会特派员,唐山市工联党团书记,华北铁路总工会党团书记,北平市委副书记、职工部部长,华北铁路工委书记。他曾代表河北省委参与领导唐山开滦煤矿大罢工和唐山市总同盟罢工,在我国工人运动中有较大影响。1937年4月,赴延安参加了苏区党代表会议和白区工作会议。1937年抗战爆发后,先后担任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部长、冀热察区党委组织部部长兼冀东分委书记,代表河北省委参与组织冀东武装起义,直接领导发动开滦煤矿工人起义,为建立、壮大冀东抗日联军,坚持和发展冀东抗日游击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1940年,任中央敌后城市工作委员会秘书长。1945
本稿内容为中国古代文史研究前沿论文及述评。时段为中古隋唐到宋代、明代。常设栏目为专论、书评等。本期为食与货专号,刊出文章13篇,包括专论2篇、译文6篇、书评3篇、动态1篇。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的历史进路;场域、资本与弥勒主义:唐洛阳圣善寺再考;中国 的变迁——羡不足论;中国古代稻米利用与水稻种植考;魏晋南朝的租调;吐鲁番的葡萄酒、葡萄园和葡萄种植者;价值与效度:识破明清中国的白银;等等。本书旨在成为海内外汉学研究的前沿交流平台,刊文不多,求精,求新。译文部分为常设栏目,发布世界各地的汉学研究成果。
本书所收是《新青年》杂志编读往来书信,写信者有普通读者,也有思想文化界知名人士,或者日后成为知名学者,颇能反映五四前后中国知识分子所思所想和社会风尚,集中呈现,便于治学者应用,也便于普通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