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考古--敦煌佛教石窟艺术图像解析》是一部从社会生活角度全面研究敦煌石窟艺术图像的学术专著,分上、下两卷。本书是作者3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作者于1985年起,陆续对敦煌石窟图像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所撰写的论文也陆续在《敦煌研究》《历史文物》等刊物发表。最近几年来,作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稿不断进行了修改和充实,作为图像研究,又补充搜集了大量插图。现文字稿部分已基本完成,插图部分也基本搜集齐全。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叁)》共收录长沙五一广场井窖遗址出土简牍四百枚,包括简牍图版、释文注释及相关附录。图版部分包括彩色及红外线的原大照片,释文部分含整理序号、释文及相关按语,附录含未见字迹简牍序号表、简牍编号及尺寸对照表、壹贰辑简牍编号及尺寸更新表和异体字表。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肆)》共收录长沙五一广场井窖遗址出土简牍五百枚,包括简牍图版、释文注释及相关附录。图版部分包括彩色及红外线的原大照片,释文部分含整理序号、释文及相关按语,附录含未见字迹简牍序号表、简牍编号及尺寸对照表及尺寸更新表和异体字表。
我国是世界漆手工艺的起源地,据前人研究大约在两汉时期,中国漆工艺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与琉球群岛及东南亚等地,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漆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扬州考古发现与研究(2020年总第1辑)》是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编写的文博文集,收入21篇考古发掘简报和学术论文,分为考古新发现、扬州地域文明探索和其他研究三个专辑,内容涉及扬州地区的文物考古发
本书是《尉缭子》,包括《治谈》《守权》《将理》《原官》和《兵劝》五篇内容。五篇竹书残损严重,经过再次整理,共编联缀合成竹简60支,无一完整,且仍有缺简。其中《治谈》28支,《守权》8支,《将理》7支,
2019年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为回顾、总结和展望,为体现取得的科研成果,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辑《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十一辑以示纪念。本辑收录考古、古建筑、遗产保护等类的论文六
本书在阐述地理陈述与地理阅读理论,以及扼要介绍目录学和版本学常识的基础上,主要从生产地理文献的制度基础出发,按其相应的知识类型分为神文、官守、智识三大类,辅以诗文、小说、报刊、金石及出土文献等,进行简要的介绍,并附上实证案例。希望能够为历史地理初学者或对历史地理感兴趣的读者,提供搜集资料的门径,以及思考历史地理问题的思路。
秦始皇是中国古代历的皇帝,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规模的帝陵。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秦始皇兵马俑及秦始皇帝陵园的考古发现使中国乃至世界为之震惊,秦始皇陵因此也成为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文化遗产”单位之一。本书是始皇陵考古队通揭示秦始皇帝陵园的考古发掘过程和研究其历史文化内涵的总结,可供考古和文物工作者以及历史学者参考。本书用相当篇幅介绍了出土遗迹、遗物的科学保护问题,如《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第二部分,展示了对本年度田野考古发掘出土遗迹、遗物进行文物保护的科研成果;第三部分介绍了石甲胄的修复并对其制作工艺进行了探讨。
《中国文物地图集》力图运用地图形式,对历次文物调查所获大量资料进行科学概括,综合反映中国文物工作中已有的学术成果和新的重大发现,全面记录中国境内已知现存的不可移动文物的状况,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本书
本文集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英格兰遗产委员会于2018年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合作举办研讨会的成果。此次研讨会是哈德良长城和中国长城首度开启广泛对话和合作的标志。之前的2017年2月,英国文化协会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织中英文化遗产 别对话,对请中首度提议举办哈德良长城与中国长城研讨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英格兰遗产委员会特别有资格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领域进行合作,也希望以此为平台带动中英其他伙伴参与合作,促进哈德良长城和中国长城两个标志性世界遗产的研究和公众认知。
在2000年下半年筹划再次发掘甑皮岩遗址的时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桂林市文化局以及甑皮岩遗址博物馆等单位就共同确立了一个一揽子计划。这个计
记分为读城、说墓、谈物、语石四编,对城市、墓葬、名物、石刻四类素材各有侧重。所涉时段以宋元为主,兼及汉唐、明清,结合考古、文献、图像资料,讨论城市形态、墓葬礼俗、物质文化等方面问题。 劄记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对于中古以降历史及考古研究具有启发意义与参考价值。
杨新编写《青海玉树新寨嘉那嘛呢震后抢险修缮工程报告》报告分五个部分,即嘛呢堆历史沿革、勘察篇、设计篇、施工篇及工程体会。 工程图纸实际分四个阶段绘制, 阶段是现状勘察和总体方案设计;第二阶段是施工图设计;第三阶段是施工期间的修改、补充;第四阶段是在上述基础上根据实施情况进一步完善的图纸,基本记录了本次工程的主要内容及修缮、加同情况,该部分图纸相当于竣工图。为避免图纸重复、过多,报告所纳入图纸除特别标注是现状或原方案设计图的,其余图纸信息既包含设计内容又反映实施做法。为清楚地呈现方案与实施中的调整,图纸整合上兼顾了方案前后变化的信息。
本书是“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的展览图录,主要展示和介绍了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发现的400余件珍贵文物,除了诸多与张献忠大西政权以及明代地方藩王相关的文物外,还有大量兵器、货币、首饰和生活用品。这些文物的时代从明代中期延续至晚期,地域北至河南,南至两广,西到四川,东到江西,对研究明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乃至明末清初的社会历史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叁)》共收录长沙五一广场井窖遗址出土简牍四百枚,包括简牍图版、释文注释及相关附录。图版部分包括彩色及红外线的原大照片,释文部分含整理序号、释文及相关按语,附录含未见字迹简牍序号
本书以一个考古人的亲身经历,一句当年的工作日记、书信手札和回忆记录,讲述了黄河象从发现保护。考察发掘、修路运输、修复研究、装架展出、拍摄电影、出版专刊、到进入小学课本成为教材的全过程。揭示了这一重大发现的历史渊源。书中不仅披露了当年的珍贵资料,还介绍了骨化石的形成保护和采集研究等方面的只是,引导人们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本书属于三峡库区考古发掘专题报告。重庆市奉节县宝塔坪2000-2005年发掘所得遗存以墓葬为主,有战国、两汉、蜀汉、两晋、南朝、唐、宋、明代的墓葬,其中以唐宋墓数量最多,另外还发现了唐宋建筑遗址,这些为研究三峡历史增添了丰富的考古资料。2001年发掘的唐墓中有乌银下颌托,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乌银工艺制品,是研究唐宋葬俗和与中亚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 本书适用于从事考古、文物、冶金史、古建的研究者和相关人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