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奠定时期,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展现出波澜壮阔的景观。李靖莉和陈虎编著的《一本书读懂春秋战国》分上下两编,上编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对春秋战国时期五百五十余年的重要历史事件做了提纲挈领的介绍;下编为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专题,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制度、社会经济、社会思想、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一本书读懂春秋战国》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描摹,能够给读者比较完整的印象。同时,“大事年表”、“相关链接”等,使得历史常识和背景知识的交代清晰而丰富。
本书主要论述明清时期江南文士的治生活动、治生途径、治生用途及促使文士从事治生的原因。全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探讨文士的治生途径、治生的用途和治生原因,将江南作为一个整体,来综合考察文士的治生活动和特点,并用一些代表性的实例来加以说明和验证,并在相应篇章附以个案研究,选择的个案主要是处于不同时代从事不同治生行业的代表性人物的治生活动。上篇之所以用大量的篇幅详述了文士治生的这三个方面,是因为上篇综合论述江南文士的治生状况,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下篇着重考察和探讨文士在江南的几个重要区域,如南京、扬州、苏州、杭州、上海、徽州的治生状情况。因为这几个区域是文士从事治生*集中、*明显的区域,其中对文士在上海治生情况的考察,主要将焦点放在在晚清时期,因为虽然在晚晴以前,上海一带也存在着文士治
一、本书所收瓦当上起西周,下至唐代。以秦汉瓦当为大宗。唐代瓦当则精选少量有特色及有代表性的入录。 二、本书编排方式,按画像类、图案类、文字类编排。在每类中,基本以时代先后为序。图案类瓦当,因数量较多,则选取有代表性及纹饰较佳者。文字类瓦当,大致按宫殿、官署、陵墓、祠堂、记事、吉语、杂类排列。 三、本书图版说明,依时代、形制、尺寸、释文、出土地点等项加以著录。某项不详者,暂付阙如。每一瓦当酌加简要说明。 四、瓦当中文字残缺或未识者用“□”标明。 五、本书图版均为拓片,其中绝大多数取自原拓片,极少数系翻拍所得。
本书主要论述明清时期江南文士的治生活动、治生途径、治生用途及促使文士从事治生的原因。全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探讨文士的治生途径、治生的用途和治生原因,将江南作为一个整体,来综合考察文士的治生活动和特点,并用一些代表性的实例来加以说明和验证,并在相应篇章附以个案研究,选择的个案主要是处于不同时代从事不同治生行业的代表性人物的治生活动。上篇之所以用大量的篇幅详述了文士治生的这三个方面,是因为上篇综合论述江南文士的治生状况,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下篇着重考察和探讨文士在江南的几个重要区域,如南京、扬州、苏州、杭州、上海、徽州的治生状情况。因为这几个区域是文士从事治生*集中、*明显的区域,其中对文士在上海治生情况的考察,主要将焦点放在在晚清时期,因为虽然在晚晴以前,上海一带也存在着文士治
这本出色的学术著作是对1945-1949年中国内战期间国共两党政 治冲突的权威记录。作者将此书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国民党之所以在大陆崩溃的种种弱点,第二部分论述导致共产党最终夺取政权的优势所在……这本书是对我们有关中国现代史知识的最重要的补充,是这一领域的著作。 ――美国《亚洲研究》
【新华书店旗舰店】 汉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黄雅峰 著作 原价 ¥58.00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01
本书主要介绍了洛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和隋唐洛阳城都城遗址出土瓦当的实物资料,共收录了1950~2005年五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都城遗址等考古发掘工地中出土的东周至北宋时期的瓦当400余件,是研究洛阳古代瓦当的重要资料。 本书适合于考古学、建筑学和雕塑史等学科的研究者、爱好者参考、阅读。
本书分为四篇,鉴赏篇收录了不同风格的紫砂花盆作品,包括淳朴敦厚的古代盆、简洁明快的近代盆和多姿多彩的现代盆;配置篇介绍了盆、景配置的原则和典型例证;史话篇对宜兴紫砂器做了简要介绍;工匠篇包括宜兴历代有
这本出色的学术著作是对1945-1949年中国内战期间国共两党政治冲突的权威记录。作者将此书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国民党之所以在大陆崩溃的种种弱点,第二部分论述导致共产党最终夺取政权的优势所在……这本书是对我们有关中国现代史知识的最重要的补充,是这一领域的著作。――美国《亚洲研究》那些对内战时期的中国,对中国的政治组织,对剖析政治权力的基础感兴趣的读者,不可不读此书。――美国《亚洲事务》本书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胡素珊公允地、充满智地分析了国民党失败和共产党胜利的原因,她并不满足
唐更生、阚绪杭编著的《凤阳明中都字砖(上下)(精)》是2009年至2012年第二次修复安徽凤阳明中都午门期间,从大量回收的明代中都建筑废砖中拣选出部分字砖,按照砖文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编纂而成。凤阳明中都的营建用砖量之大至今无法统计,其中绝大部分砖无字,有字的砖只是少数。这次所收集的480余块字砖内容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砖文反映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记载了当年烧砖有13府34县等地方政府单位,其地域范围遍及如今的安徽、江苏、江西、湖南、湖北五省。还有大量的砖是中都军队所烧制,其军队编制有留守司、凤阳卫、长淮卫、怀远卫等17个卫所及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单位,基本反映了建造中都城的这一庞大的烧砖机构和劳役人群,实证当年千军万马营建中都的历史。中都字砖不仅仅是一种标识,更是一种文字记载,它填补了明代实物史料
本书主要介绍了洛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和隋唐洛阳城都城遗址出土瓦当的实物资料,共收录了1950~2005年五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都城遗址等考古发掘工地中出土的东周至北宋时期的瓦当400余件,是研究洛阳古代瓦当的重要资料。 本书适合于考古学、建筑学和雕塑史等学科的研究者、爱好者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