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汉画像实物图片及历史资料,全面详尽地考察了汉画像中的胡人形象,辨析其出现的源流,考察不同地区汉画像中胡人形象的不同特点,分析了这些图像与佛教的关系,以图证史、图文互释,通过胡人图像这一切入点,展现了汉代艺术的开放性。
丝路物语丛书共靠前辑共包括十本,分别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故事、汉阳陵文物故事、碑林博物馆文物故事、昭陵博物馆文物故事、乾陵博物馆文物故事、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文物故事、西安博物院文物故事、汉茂陵博物馆文物故事、法门寺博物馆文物故事、秦兵马俑博物馆文物故事等,既有知识的通俗介绍,又有趣味性的由来介绍,还有近百张的精美图片,这是落实总书记的“让文物说话”走出的靠前步,也是展示陕西文物精华的集中宣传。
祝勇用诗意的语言、散文的笔法、史学的态度,带我们一起走进普通游客根本无法进入的未开放区域:武英殿、昭仁殿、寿安宫、文渊阁、倦勤斋等,讲述了这些隐秘角落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刻画了在紫禁城出现过又消失了的那些历史人物及其起伏命运。 故宫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这些遥远历史背后的人世变幻,远非普通游客驻足一刻便能洞察知晓的。作家对这些隐秘角落的唯美书写,重温和延续了故宫的历史记忆,也讲述了明清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孝庄、福临、李自成、吴三桂、乾隆……这些人物在作者祝勇的笔下,都变得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生动的故事让历史不再高冷,而是与人亲近。 本书谈故宫建筑,亦不止于建筑,因为建筑也不过是历史的容器,在它的里面,有过多少命定、多少无常、多少国运起伏、多少人事沧桑。 ——
本书结合汉画像实物图片及历史资料,全面详尽地考察了汉画像中的胡人形象,辨析其出现的源流,考察不同地区汉画像中胡人形象的不同特点,分析了这些图像与佛教的关系,以图证史、图文互释,通过胡人图像这一切入点,展现了汉代艺术的开放性。
基本信息 书名: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带你走进博物馆 定价:35.00元 作者:郑孝清,马麟,杨英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50103118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 内容简介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位於白下区南捕厅的甘熙故居内,故居共有三百多间房屋,因皇家规定民间住宅不得超出百间,甘熙曾在朝为官,深知法规,故对外宣称「九十九间半」。博物馆一九九五年被订为江苏省及文物保护单位,二○○一年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於甘熙故居不少房舍遭人侵占,目前整修恢复原貌的有南捕厅十五、十七、十九号,并以此分三大陈列主题。十五号是南京传统民居厅堂展示,游客可参观门厅、大厅、内厅、主人房、佛堂、洞房、闺房、书斋等,体会清末民居的居宅理念。十七号展示南
本书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佛山地区考古发掘工作的历史,详细介绍了西樵山遗址、南海佛子庙遗址、南海灶岗遗址、南海鱿鱼岗遗址、高明古椰遗址、三水银洲遗址的考古发现,系统研究了佛山秦代以前的人类遗址、墓葬和部分遗迹、遗物,分析了佛山地区先秦时期人类活动的历史。书稿资料详实、引证丰富,对研究佛山以及岭南地区的考古文化具有的指导意义和存史意义。
本书结合汉画像实物图片及历史资料,全面详尽地考察了汉画像中的胡人形象,辨析其出现的源流,考察不同地区汉画像中胡人形象的不同特点,分析了这些图像与佛教的关系,以图证史、图文互释,通过胡人图像这一切入点,展现了汉代艺术的开放性。
此书非全新塑封 介意的小主请勿拍 基本信息 书名:徐无闻论文集 定价:38.00元 作者:徐无闻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5-01 ISBN:97875010133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内容提要 孔子曰: 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吾友徐无闻先生博通训诂及金石文字之学,执教于蜀中高等学校,诲人不倦,学人仰之,且信其必寿也。诅知竟以顽症而不得延其天年。岂圣语之无凭耶,医术之不效耶,抑人事之不平损其乐而及其寿耶?乃知世道有待而和平,科学有待而昌明也。 无闻先生讳永年,字嘉龄,以耳病失聪,自号无闻。教授于西南师范大学,著述甚富。于古文字之考辨,造诣尤邃。暇则挥毫作书,古、篆、楷、行,罔不精工。其篆法深稳,独得渊穆之度。出其绪余,施于铁笔。印
一、“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收录晚清以迄20世纪80年代末,为中华学人所著,成就斐然、泽被学林之学术著作。入选著作以名著为主,酌量选录名篇合集。 ?二、入选著作内容、编次一仍其旧,唯各书卷首冠以作者照片、手迹等。卷末附作者学术年表和题解文章,诚邀专家学者撰写而成,意在介绍作者学术成就,著作成书背景、学术价值及版本流变等情况。 ???三、人选著作率以原刊或作者修订、校阅本为底本,参校他本,正其讹误。前人引书,时有省略更改,倘不失原意,则不以原书文字改动引文;如确需校改,则出脚注说明版本依据,以“编者注”或“校者注”形式说明。 ???四、作者自有其文字风格,各时代均有其语言习惯,故不按现行用法、写法及表现手法改动原文;原书专名(人名、地名、术语)及译名与今不统一者,亦不作改动。如确系作者笔误、排印
《泥版书:楔形文字史话》介绍泥版书的发展历史和代表文化。 楔形文字是古代西亚很多国家曾广泛使用过的一种文字类型,虽然所写的语言各有不同,但在外形上都是由一些小楔形笔画组成的符号,这是由于使用泥当纸、芦苇杆儿作笔在泥版上摁出符号的结果。这种文字在纪元以后已逐渐失传,直至近代考古学者在西亚及其邻近地区进行的发掘工作才从地下挖出无数珍贵文物,其中包括数十万件完整和残缺的泥版,正反两面都密密麻麻写满了无人认识的楔形文字。经过一些学者们艰辛而又曲折的努力,一些楔形文字终于考释成功。此前,由于史料匮乏,我们对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知之甚少,《泥版书:楔形文字史话》为我们讲述了在那里曾有过的失落了的远古的文明。
明陵遗存的珍贵文物古迹,在当前世界旅游形势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自然成为人们旅游观光、了解明代历史的绝好内容,为此,《明文化丛书:明朝帝王陵(增订版)》分上、中、下三篇,分别对明朝18座帝陵的墓主、陵寝制度、历史沿革变迁及轶闻趣事进行介绍,力求资料翔实、图文并茂,融学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期达到弘扬祖国文化,为海内嘉宾提供全面了解明陵历史的目的。
铁佛寺二十四诸天像,“和光静影”系列是以明信片形式,将山西 塑像壁画中之精品选取出来,通过 角度的摄影作品,将其 特色的、 有价值的地方呈现出来,彰显古代塑像壁画遗存之高光。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铁佛寺的二十四诸天塑像造型奇特,色彩艳丽,表情夸张,体魄高大,细节生动,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不走 ,追求中庸和平,体现沉静安详的佛教造像之传统审美语境下,整组造像另类、突兀,非主流,可谓是神来之作。本书以高清图片,从表现塑像 好的角度选取,给读者呈现各具特色的铁佛寺二十四诸天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