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透过地理看历史:大航海时代》是一本以地理为视角,以将各大文明联结一体的大航海时代为切入点,解读世界历史的通俗读物。本书以15世纪中后叶至17世纪末欧洲人航海线路的开拓为行文脉络,通过地形图和航海图,对航线经由地区的地理、气候、季风、洋流作了简练介绍,对它们和航线走向及人类历史进程的关系作了得当分析。本书也梳理了大航海时代的推动者与波及者的文明形态,分析了各个文明的特性及其背后的地理因素,解读了面对外来文明冲击时,各个文明所做的不同选择,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命运。颠覆了一些习以为常的社会发展认知,为理解人类历史提供了独特视角。 《透过地理看历史》中国的史书卷帙浩繁,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要读通几千年的史书,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而本书使我们认识到,不管朝代如何更迭, 风云如何
战国篇: 本书上起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奠定战国七雄格局,下讫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以其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战争战役为主线,讲述二百余年的战国历史。作者基于翔实的历史素材,结合全书的政治形势图、战争战役图以及地形地貌图等89幅地图,以地理与历史相结合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战国历史主要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以地形地貌、自然条件、水文气候等地理因素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这些地理因素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全方位还原历史场景,为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历史沉浸阅读体验。 春秋篇: 本书上起周幽王攻打褒国(前779年),下讫三家分晋(前453年),以其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战争战役为主线,讲述三百多年的春秋历史。作者基于权威的历史素材,结合全书的政治形势图、战争战役图以及地形地貌图
《透过地理看历史:大航海时代》是一本以地理为视角,以将各大文明联结一体的大航海时代为切入点,解读世界历史的通俗读物。本书以15世纪中后叶至17世纪末欧洲人航海线路的开拓为行文脉络,通过地形图和航海图,对航线经由地区的地理、气候、季风、洋流作了简练介绍,对它们和航线走向及人类历史进程的关系作了得当分析。本书也梳理了大航海时代的推动者与波及者的文明形态,分析了各个文明的特性及其背后的地理因素,解读了面对外来文明冲击时,各个文明所做的不同选择,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命运。颠覆了一些习以为常的社会发展认知,为理解人类历史提供了独特视角。 《透过地理看历史》中国的史书卷帙浩繁,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要读通几千年的史书,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而本书使我们认识到,不管朝代如何更迭, 风云如何变幻,地理因
本书讲述了中国这一地理区域内,从史前文明直到今天如此巨大的历史跨度里,地理地貌发生的巨大改变。农田、山林、道路、桥梁、宫殿、苑囿、村落、城市等等,体现了中国人对环境持续不断的精微适应和塑造。从古代人与土地之间和谐、安定并充满美感的关系,到近代以来这种关系被西方殖民入侵、内战所打断,而在现当代工业化的巨大力量对大地景观再次进行强有力的重塑,这其中有令人震撼激动的奇迹,也有令人忧虑不安的眩惑。
苏州地处江河湖海间,湖塘密布、河汊纵横,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和著名的 东方水城 。千百年来,苏州依水而建、因水而兴,水是城市最鲜明的特质。为了进一步梳理苏州水文化资源,做靓江南文化的水文章,特编纂本书。本书着眼苏州全市域,从多个方面制作水文化地图若干张,标注相应的文化资源点位、游览线路及注意事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包括地图、古地图、手绘地图、照片、老照片、文字介绍等元素),在文化展示、文化科普、文旅推广、生态环保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涵育人人爱水、护水、亲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书是作者在近二十年来发表的历史城市地理与历史社会地理研究领域相关论文的基础上整理、补充而成,在讨论了历史城市地理学、中国古都学与中国都城地理学、历史社会地理学与区域社会史的相关理论问题的同时,对中
本书的*卷写北京城建筑的“象天法地”,以古城建筑、天神地祇坛庙遗迹为主,配以相关的天文、星象实拍图片,以为“天”卷;第二至四卷,写京畿地理山川的前世今生,配以实拍地理景观图片,以为“地”卷;第五卷主要写北京地区古人类文化遗址与历史上的民族构成,配以历史遗迹实拍图片,以为“人”卷;自第六卷开始,则按历史年代划分,以京畿内地理、历史人文遗迹景观为索引,发掘背后的历史事件、人物、民俗、神话、传说、故事等文化内涵。书中的篇什都各自成章,是为一套碎片化的历史读物。
本书是有名历史学家来新夏先生等北洋军阀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目前国内专享一部专门研究和完整记述北洋军阀集团兴起、发展、纷争、衰落和退出的集大成之作。它以很好丰富的史料和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
这是国内第一本专门记述叙利亚历史古迹的著作。全书用生动的语言、翔实的资料和大量一手照片,让读者全方位了解叙利亚内战前历史古迹的全貌,从而深入理解叙利亚这一神秘西亚古国的历史和文化。这本书在记录历史和呼
广告语:一书带你概览全球收藏的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中西书局出品)《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总目提要(彩图版)》主要收录由外国人测制、描绘今中国范围内城市或城镇的近代地图。同时,为了完整展现外国所
本书是作者花了10多年撰写的一部有关上海历史地理的著作,他在阅读上海史地方志图书时发现许多疑问,并通过收集大量历史资料历史,加以分析对比,乃至实地考察遗迹,对这些疑问加以考证研究,提出一己之见,一己之
本书立足当前供销合作社深化综合改革的时代背景,以编年体为主线,从合作社起源讲起,并以崭新的视角全面梳理近百年来供销合作社从起源、萌芽、诞生、变迁、曲折发展直到新时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客观再现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为促进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三农”起到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得到历届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文化传承以及促进国际合作社交流方面的工作。
怀特兄弟著的这本《西洋镜(靠前3辑燕京胜迹)》由《燕京胜迹》《美哉中国》与附录三部分组成。 《燕京胜迹》初版于1927年,由胡适作序、慈禧太后御前女官德龄公主参与撰文。共收录北京建筑风景照片70张,其中手工上色照片12张,抢先发售展出中国宫殿庙宇华丽的色彩。在2009年的华辰影像拍卖中,本书以10万元的高价成交,堪称20世纪20年代很精美的摄影集之一。 《美哉中国》初版于1930年,共收录中国各地拥有艺术性的照片42张。其中一张天空映衬下的竹叶照片,显示出摄影师的功力接近不亚于欧洲任何一位大师。 附录部分包含《天坛》和《常见之华人容貌》两本相册。《天坛》共收录27张天坛主题照片,其中袁世凯祭天的数张照片十分珍贵。作者约翰?詹布鲁恩为袁世凯祭天大典的官方摄影师。《常见之华人容貌》初版于20世纪20年代,收录了摄影师卡特的24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内容丰富而庞杂,是研究上古社会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自问世以来,评论、研究、校勘、注疏者不乏其人。本书作者马来西亚华裔丁振宗先生,将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于《山海经》研究之中,提出以非传统的方法研究《山海经》,“让它脱离荒诞的神话,明了主要传达的真正信息,并且(若被证实)纪正被误解的中国古代历史”。
本论文集所收文章大多是80年代在繁忙的工作条件下写成。最早的一篇是1956年4月发表的,介绍保加利亚故居博物馆对观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况。此文是1953年我赴保加利亚短期工作期间参观了几个故居博物馆之后,为了向国内博物馆同仁介绍“先进经验”而撰写的。这一段时间里一共写了五篇介绍原苏联及保加利亚博物馆状况和工作经验的文章,均先后发表于《文物参考资料》。此稿承蒙不弃,于1956年4月发表。此时正是我调入故宫博物院任陈列部副主任的同一月份,故此文可作为我曾研究并推广博物馆学道路上的终点和我调入故宫博物院这座文物宝库后踏上重新学习和研究文物道路上的起点,标志着既是过去一段路程的结束,又是新的一段坎坷道路的开始。本文集中最近的一篇是1999年4月发表的。整文集的写作时间整整经历了43年,其中大多是80年代和90年代初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内容丰富而庞杂,是研究上古社会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自问世以来,评论、研究、校勘、注疏者不乏其人。本书作者马来西亚华裔丁振宗先生,将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于《山海经》研究之中,提出以非传统的方法研究《山海经》,“让它脱离荒诞的神话,明了主要传达的真正信息,并且(若被证实)纪正被误解的中国古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