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朝代更迭,历史风云变幻,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地理因素始终对中国历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以地理单元为轴心,通过纵向讲史的方式,对中国各大地理单元的形成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还穿插了许多历史事件和典故。通读本书,读者可轻松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
《中国地名大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民政部联合摄制的中国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9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知识为载体,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引导人们发现地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文化华彩和人生百态。 这本书在电视节目的基础上,提炼精华,条分缕析,使电视内容得到了完整呈现。书中出现的地名覆盖了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大到数省区域,小到一条街道,都能找到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故事,勾起那些既精彩又独特的乡愁记忆。
本书介绍了周公的生平与功绩。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 元圣 和儒学先驱,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本书的特点在于,作者的古文字功底深厚,能够充分利用金文等周公同时代的记录来复原周公的生平事迹及当时的政治背景,用当时人的视角来观察周公的为人、执政等情况。因此本书中展示出来的,是处于周公的时代的周公,尽量减少了后人对周公的描述。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
明清太原复原图本图基于古太原县城的历史资料和遗址考证成果手绘复原而成。大小为全开,正面为古太原县城整个城池的俯瞰风貌图,背面为当时的民俗风情概貌以及五六个主要建筑的立体复原图。目前政府已经申请了一批启动基金在对太原古城进行复原重建,其依据就是本图正面的复原图。主要资料如下:古太原县城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办所在地,距市中心20公里,它是建立在晋阳古城遗址之上的明、清时期的太原县旧城。现存的古太原县城(今晋源街道办事处所在地),是坐落在晋阳古城遗址上的一座明代早期县城。它传承了2500多年晋阳古城文脉,是晋阳古城的延续。它沿用了晋阳古城 城池凤翔余 的建筑局,俗称 凤凰城 。它依托龙山,展示着古晋阳龙凤呈祥之灵气,处处体现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和合交融,保持了我国汉唐文化与传统的地域民
《那达慕的现代传承及意义阐释》一书在对那达慕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考察了那达慕的历史起源和历史进程,探寻了那达慕现代传承的历史根基,对那达慕进行了学科界定,认为那达慕是不同于农业文明的草原游牧节庆活动。该书通过大量的田野考查,梳理了那达慕民俗事象,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现代那达慕的组织形态、符号体系及传承状况。该书分析了敖包那达慕、庆典那达慕、旅游那达慕、家庭那达慕及衍生性的那达慕等不同组织类型,围绕核心象征符号 男儿三艺 探讨了那达慕的复合和不断添加、转义的符号体系,探讨了那达慕现代传承的内在动力机制,进而就那达慕节日文化发展和族群认同、文化传承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见解。
《山海经》是一部非常奇特的书,在短短的三万一千字的篇幅中,记载了上古社会地理、天文、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还保存了大量神话和历史传说,被称为古人生活的百科全书。 《山海经》这本书,古代学者已经作了很好的注释和考辨,现代学者也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不过这部书古奥难懂,现有的注释多援引古人注解,不太适合普通读者阅读,所以长江文艺出版社的这部《山海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注释和翻译,充分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旨在希望更多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本书。
本书包括《滇康道上》和《入康记》两部游记。《滇康道上》为著名化学家曾绍抡一九四一年带领西南联大十名学生组成的川康科学考察团从昆明赴当时的西康和四川考察的考察报告,详细记录了他们的行程和收获,很好地反映了沿途当时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入康记》为著名报人段公爽当年赴西康创办《西康国民日报》途中所记,以一个记者的角度记录了当时沿途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
图文并茂地讲述中国古代先进的导航技术。
《中国历史演变长卷图示》简介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纵观中华文明五千年,无数的先贤都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推动着历史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华民族在经历了数次王朝更迭和分分合合后,*终走向统一。 《中国历史演变长卷图示》为16开本,展开全长约9米,采用拼接折页的装帧形式。内文以色段和图示绘制出一条历史长河,清晰地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脉络,直观展示了中华民族从 五帝 约公元前2550年至1949年近五千年来的演变过程。 图示中每一小格为5年,各朝代及主要政权在长卷中均有相应的位置。正文中每页均分上、中、下三段:上段以线段示意,为历代王朝及主要政权在我国历史中的交替演变过程;中段辅以地图,强调该政权此时此刻在中华版图上的位置或疆域;下段为国内外重大事件与人物,方便读者参阅对照。 本图示图文结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