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详情 价格
二十四节气现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举世 。本书从二十四个节气的时间、含义和物候特征入手,介绍了每个节气特有的民俗文化知识,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每个节气对应的农历佳节及其饮食文化特点。
师哲亲历了中苏关系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诸多重大事件,如:国共第一次合作、大革命失败、反对托洛斯基、江浙同乡会、苏联肃反、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抗战、皖南事变、苏联卫国战争、整风运动、重庆谈判、转战陕北、土地改革、战略决战、建国、《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选集》出版、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助一百五十六项、日内瓦会议、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他曾随、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五次访苏。李海文所著的这本《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近期新增订本)》重点刻画了和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引人入胜,并系统地介绍了师哲本人所经历的中苏往来关系的发展变化,其内容都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所以生动、具体、可信;加之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同志帮助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
《苏轼传稿》从苏轼“家庭和早年生活”“从杭州到湖州”“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苏轼的影响”等十四个话题展现苏轼的一生和苏学的魅力;另附“苏《传》补墨”,收录五个专题,以更全面地呈现苏学相关问题。《王水照
云淡心远著的《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后三国》讲述了南北朝末年,这是一个无比英雄的时代,北周、北齐、南梁(陈)三国争霸,风云际会,群雄逐鹿。 代美男兰陵王、壮志未酬宇文邕、雄才大略陈霸先、一代英主杨坚……官场的博弈之道,战争的铁血奇谋,奋斗的心路历程,上演一段别样的三国传奇。 这是一个无比奇葩的时代,混世魔王侯景、禽兽皇帝高洋、荒唐天子高湛、 屠龙刀宇文护、 宰相祖珽、昏君陈叔宝、祸国女官陆令萱……挑战人性和伦理的底限。 这是一个无比重要的时代,隋唐从此开始,盛世从此开启,中国历史的走向从此改变。
叶嘉莹、白先勇口述的《各在天一涯》收录作者与叶嘉莹、林文月、金耀基、王赓武、傅申、王汎森等二十位海外及港台知识人的系列谈话文字,话题不拘一格,但各有新鲜的内容、新鲜的观点。一问一答间,受访者的修养和学识、思考与情怀,也浮现于纸上。
叶嘉莹、白先勇口述的《各在天一涯》收录作者与叶嘉莹、林文月、金耀基、王赓武、傅申、王汎森等二十位海外及港台知识人的系列谈话文字,话题不拘一格,但各有新鲜的内容、新鲜的观点。一问一答间,受访者的修养和学识、思考与情怀,也浮现于纸上。
塔希尔·埃莱兹1943年生于阿尔巴尼亚北部山区特罗波亚的一个农民家庭,1961年中学毕业后被选派到中国留学。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了一年中文后,塔希尔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66年回国。在地拉那大学毕业后,他先回到家乡工作后回到地拉那大学教学,70年代中期再次来华在大连化物所进修。1992年,塔希尔出任阿尔巴尼亚社会剧变之后的 任驻华大使。1997年离任以后,他及全家一直生活在中国。塔希尔亲历了半个多世纪阿尔巴尼亚曲折的社会发展,中国与阿尔巴尼亚不寻常的关系,目睹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反映了他对中国、对北京大学不一般的情感。 塔希尔·埃莱兹1943年生于阿尔巴尼亚北部山区特罗波亚的一个农民家庭,1961年中学毕业后被选派到中国留学。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了一年中文后,塔希尔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66年回国。在
金山农民画的开拓与造就者、金山农民画院首任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吴彤章先生对家世、经历与事业的综合性回顾。语言生动,内容精彩:有乡镇“小画家”从小接受泥塑木雕、壁画纸扎、绣鞋荷包等民间艺术启蒙的感受;有艺校学子擎笔从戎,在艰苦的部队生活中成长为军旅画家的经过;有亲历“金山农民画”从崛起田间到走向世界的全程回放,诸如学步户县的探索,采风田野的感悟,鸡窝飞出金凤凰的荜路蓝缕,农民画家的人生传奇,以及张汀三看农民画、阿达编导《画的歌》等掌故轶闻,乃至对诽谤诬告、剽窃造假的揭示与反思,由此构成一部脉络清晰、质朴生动、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金山农民画史话。
叶嘉莹、白先勇口述的《各在天一涯》收录作者与叶嘉莹、林文月、金耀基、王赓武、傅申、王汎森等二十位海外及港台知识人的系列谈话文字,话题不拘一格,但各有新鲜的内容、新鲜的观点。一问一答间,受访者的修养和学识、思考与情怀,也浮现于纸上。
二十四节气现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举世 。本书从二十四个节气的时间、含义和物候特征入手,介绍了每个节气特有的民俗文化知识,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每个节气对应的农历佳节及其饮食文化特点。
本书详细记述了德国女汉学家罗梅君(Mechthild Leutner)四十多年投身汉学研究,作为北京大学的 校友,为柏林自由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学术交流、并为搭建中德两国交往与合作之桥,奉献毕生经历的真实感人的故事。从孩童时期的梦想,到大学选择学习历史、中文和汉学专业,再到成为教授投身汉学教学与研究的事业,一路走来,罗梅君以 女性特色的视角讲述、解读了她所见证和亲历的中国 后期及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跟随她的讲述,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位德国女汉学家眼中的真实、精彩、又 特色的中国现代发展史; 可以感受到一位女汉学家坚强的性格和不畏艰辛的人生追求,以及为中德两国人民增进了解与友谊、为两国合作关系发展所做出的实实在在的努力。“我从不后悔我自己的选择”,罗梅君这样说,“我想引用法国当代 社会学家布迪厄(Bourdieu)的说法,来
二十四节气现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举世 。本书从二十四个节气的时间、含义和物候特征入手,介绍了每个节气特有的民俗文化知识,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每个节气对应的农历佳节及其饮食文化特点。
1944年,贝罗贝出身在波尔多市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在那里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1972年入职法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73年,贝罗贝教授作为法国**批交换生来华留学,先在北京语言学院学院,1974~1976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并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回国之后,除了继续自己学术研究之外,贝罗贝教授还给包括总统在内的法国 作过翻译。但是,贝罗贝教授*喜欢的还是研究汉语的语法历史演变,在这方面做了突出的成就。贝罗贝教授的人生经历虽然不是充满坎坷,也没有大起大落,但丰富多彩并偶有曲折,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塔希尔·埃莱兹1943年生于阿尔巴尼亚北部山区特罗波亚的一个农民家庭,1961年中学毕业后被选派到中国留学。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了一年中文后,塔希尔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66年回国。在地拉那大学毕业后,他先回到家乡工作后回到地拉那大学教学,70年代中期再次来华在大连化物所进修。1992年,塔希尔出任阿尔巴尼亚社会剧变之后的 任驻华大使。1997年离任以后,他及全家一直生活在中国。塔希尔亲历了半个多世纪阿尔巴尼亚曲折的社会发展,中国与阿尔巴尼亚不寻常的关系,目睹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反映了他对中国、对北京大学不一般的情感。 塔希尔·埃莱兹1943年生于阿尔巴尼亚北部山区特罗波亚的一个农民家庭,1961年中学毕业后被选派到中国留学。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了一年中文后,塔希尔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66年回国。在
李珂编著的《中国劳模口述史(第1辑)》精选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6级劳模班17位学员的故事汇集成册,这些学员都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受到各种表彰奖励。全书采用口述
北航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八大学院之一,其发展历史从理工科高等院校的角度反映了北京六十余年来的发展和变迁。本书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十几位教职员工进行了访谈,其中既有中科院院士,也有普通的年轻教员。每位受访者围绕自己的个人经历,谈及了北航的发展史,为读者呈现出北航这所专业高校六十余年的发展变迁。
云淡心远著的《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后三国》讲述了南北朝末年,这是一个无比英雄的时代,北周、北齐、南梁(陈)三国争霸,风云际会,群雄逐鹿。 代美男兰陵王、壮志未酬宇文邕、雄才大略陈霸先、一代英主杨坚……官场的博弈之道,战争的铁血奇谋,奋斗的心路历程,上演一段别样的三国传奇。 这是一个无比奇葩的时代,混世魔王侯景、禽兽皇帝高洋、荒唐天子高湛、 屠龙刀宇文护、 宰相祖珽、昏君陈叔宝、祸国女官陆令萱……挑战人性和伦理的底限。 这是一个无比重要的时代,隋唐从此开始,盛世从此开启,中国历史的走向从此改变。
本书详细记述了德国女汉学家罗梅君(Mechthild Leutner)四十多年投身汉学研究,作为北京大学的 校友,为柏林自由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学术交流、并为搭建中德两国交往与合作之桥,奉献毕生经历的真实感人的故事。从孩童时期的梦想,到大学选择学习历史、中文和汉学专业,再到成为教授投身汉学教学与研究的事业,一路走来,罗梅君以 女性特色的视角讲述、解读了她所见证和亲历的中国 后期及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跟随她的讲述,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位德国女汉学家眼中的真实、精彩、又 特色的中国现代发展史; 可以感受到一位女汉学家坚强的性格和不畏艰辛的人生追求,以及为中德两国人民增进了解与友谊、为两国合作关系发展所做出的实实在在的努力。“我从不后悔我自己的选择”,罗梅君这样说,“我想引用法国当代 社会学家布迪厄(Bourdieu)的说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