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的《马克思传》是部系统研究马克思生平的著作,首次出版于1918年3月,并于1923年在莱比锡再版。本书是根据1918年德文版翻译的,是个根据德文原文翻译的中译本。全书按照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历程安排章节,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时间顺序,而是把一些内容相关的事件和活动适当集中。这就使有关问题的联系较为紧密,重点突出,阐述较为充分。总之,在记录马克思生平的众多尝试中,弗兰茨 梅林的《马克思传》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于刚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年轻人来说,这本传记体现了梅林杰出的专业知识、伟大的艺术创造力和炽热的感情,它使马克思栩栩如生,这是其他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所不可取代的。
本书是德国柏林大学社会民主党史教授古斯达夫 梅尔所著。内容包括:家族和幼年、练习生和少年著作家、青年德意志运动和青年黑格尔派、在柏林、次在英国、和马克思的友谊等。该版本是国内出版的个版本的恩格斯传,早出版于民国末年。从版本阅读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本书自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以管窥民国时期左翼文化组织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改造与传播路径。单就中文文本的呈现而言,很多专有名词的翻译跟今天差别很大,整体表达风格同样迥异于今日汉语。译者郭大力1939年完成的译稿丢失。1940年到了东陂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任教,教学之余开始第二次翻译,成稿后存放在张栗原家,但不幸张栗原病逝,译稿又找不到。他坚持不懈,1942年第三次的翻译本终于面世。
希拉里能带着满身的政治伤痕,很终问鼎白宫,成为美国靠前位女总统吗?如果当选,她会是一位怎样的总统?《问鼎白宫漫漫路》作者詹姆斯·博伊斯对林顿夫妇做过多次深入访谈,手握大量定制资料和刚解密的“林顿档案”,站在英国学者的局外人立场上,勾勒了清晰而客观的图景,展示了希拉里如何向政治很好一路登攀,伤痕累累,屡挫屡战;也揭示了美国政治中无时无处不在的意识形态和核心原则。
本书作者通过大量实例和鲜为人知的档案材料以及亲身观察,揭示了国家元首作为民族领袖、公民和个人的多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