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汉唐长安名相——古都西安丛书
    •   ( 127 条评论 )
    • 赵望秦 著 /2007-06-01/ 西安出版社
    • 编著《古都西安》这套大型丛书,正是想让人们对西安有更深刻的了解,能够触摸到西安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特征,感受到它的灵魂,让西安走向世界,再架起一座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丛书按照从古至今、全面系统的原则分篇编排。每篇或按时序,或分类论述,但总的体例大致划一,以求系统、准确、全面而又有重点地介绍西安。丛书在保证学术水准的前提下,尽可能为更广泛的读者所接受,使史学走向大众,更具有严谨的科学性、渊博的知识性和艺术感召力。 有关古都西安的著述很多,但系统地编著一部大型丛书,立体全景地展现西安历史,却是首次。我有幸在西安工作十多年,西安的文化积淀实在是丰厚,这座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历史文化。在两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必要也有责任组织和

    • ¥7 ¥14 折扣:5折
    • 毛泽东看八大谋臣
    •   ( 0 条评论 )
    • 毕桂发 /2011-06-01/ 台海出版社
    • 为了缅怀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开国元勋*和他的战友及广大革命者,我们编写了《*看八大谋臣》,共收入*对古代8位中国历史上著名谋臣的评论。 《*看八大谋臣》中的八个人物都是在某个谋略方面成就非凡,声名赫赫。*从历史事实出发,重新认识谋臣的独特作用。本书由毕桂发著。

    • ¥20.9 ¥38 折扣:5.5折
    • 李鸿章传
    •   ( 369 条评论 )
    • 梁启超 著,胡真 译 /2015-08-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李鸿章早年落拓,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及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 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发迹,创办洋务运动他的声望达到顶点。在甲午海战中他苦心经营的海陆军全军覆没。梁启超深刻地分析了李鸿章在甲午海战中的种种失误。指出李鸿章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世界的竞争是国民智力和创造力的竞争。彼时日本及欧美等国已经开化。民众在世界眼光和参政热情上已经大大领先,而满清政府仍然禁锢民智民力,失败也就难免了。 洋务运动的失败宣告了李鸿章创办的官督商办的官僚资本主义必然失败的命运。官僚既不懂工商业的技术和管理,反而把它当作渔利的工具,不仅企业没有效率,更压制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限制了他们的参与热情,窒息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 作者把李鸿

    • ¥15.4 ¥28 折扣:5.5折
    • 李纲传
    •   ( 122 条评论 )
    • 何圣庠 著 /2017-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是两宋名臣李纲的传记。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赠少师,谥忠定。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等。本书利用正史中的传记结合地方志史料简要叙述了李纲的一生,包括其家世、参加科举与出仕后的政绩等,重点叙述了其在 靖康之变 时保卫东京,忠心为国的事迹,并对李纲一生的业绩及其文学成就做出了评述。

    • ¥14 ¥28 折扣:5折
    • 历史上的金兀术(中国历史知识小丛书)(辽金卷人物)
    •   ( 68 条评论 )
    • 景爱 著 /2013-04-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国历史知识小丛书(辽金卷 人物):历史上的金兀术》是*部有关金兀术的传记。完整地全面地记述了金兀术一生成长的历程和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活动。既记述了他的勇敢善战,他的治军治国,也记述了他纵兵杀掠和战败北归。广搜史实详加梳理,所言皆有根有据实话实说,成败起伏皆无所隐,堪称 实录 新编。读起来既通俗又生动,实为当前难得一见的历史人物传记。

    • ¥13.7 ¥27.5 折扣:5折
    • 毛泽东看八大帝王
    •   ( 0 条评论 )
    • 毕桂发 /2011-06-01/ 台海出版社
    • 为了缅怀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开国元勋*和他的战友及广大革命者,我们编写了《*看八大帝王》,共收入*对古代8位帝王的评论。 《*看八大帝王》中的八个人物都是在政治领域成就非凡,声名赫赫。本书由毕桂发著。

    • ¥24.8 ¥45 折扣:5.5折
    • 中国历代帝王谱系【正版图书】
    •   ( 0 条评论 )
    • 肖舟 著 /2004-08-01/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帝王”這個稱謂的概念及内涵其實是很寬泛的。幾千年來,首領、人君、入主、王、上、君主、君王、 主公、單于、可汗、 官家、 國王、皇帝等等, 都應該歸於一類, 那就是“王者, 父天母地,為天之子也”(《白虎通義》卷一《爵》)的統治者, 都是秉承“天命”而去統治老百姓的。 上古時代有“三皇五帝”之說, 可能是有關帝王的最早記錄。細究起來,他們本身就是一種象征性的人物, 是一批原始社會某些部落首領而已。 至秦而天下統一, 始皇帝赢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包五帝”, 故“採上古帝位號, 號曰‘皇帝’”創造了這種統治者至上的名號。而帝王的實質没有變, 把帝王的名位和權力推向頂峰。 自此,“天下之事無大小皆决於上”,實行了绝對的獨裁專制。 漢承秦制, 據蔡邕在《獨斷》中云; “漠高祖受命,功德宜之, 因而不改也。

    • ¥50 ¥101 折扣:5折
    • 张居正(做人谋事之道经典珍藏版)
    •   ( 1 条评论 )
    • (明)张居正|编者:东方夫子 /2015-09-01/ 人民日报
    • 张居正(1525年一1 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明代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荆州市)人,时人又称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张居正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 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1567年(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 张届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张居正改革是近代前夜影响 为深远、 为成功的改革,他力挽狂澜。奇迹般地在北疆化干戈为玉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延长了明王朝的国祚。扭转了财政危机,为万历年间资本主义萌

    • ¥23.3 ¥39.8 折扣:5.9折
    • 曾国藩注释本(上中下)
    •   ( 870 条评论 )
    • 唐浩明 著 /2012-03-01/ 岳麓书社
    • 唐浩明编著的《曾国藩》(注释本)一套三册,将近代中国显赫、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曾国藩以及以他为首的湘军集团写得栩栩如生。小说在史实的基础上,以时间为轴,对事件描述、情节细部作了恰当的虚构。通过大大小小的战事以及此起彼伏的矛盾,还有波谲云诡的官场,刻画了曾国藩以大局为重、以江山为先的英雄人物形象。《曾国藩》(注释本)的精彩之处还在于注者对一些专深的名词做了注释,既增强了可读性,又方便了读者。

    • ¥64 ¥128 折扣:5折
    • 正说包公
    •   ( 159 条评论 )
    • 李炜光 /2013-08-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本书由李炜光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的《正说包公》系列讲座汇编而成。作者广泛涉猎《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包拯集校注》等典籍,引经据典,研究性地探讨了包公身世及其生平功业,侧重表现了包公孝、廉、正、智、真的鲜明个性,立体地再现了一代名臣——包公的清官形象。通观全书,包公为官,贵在一个“清”字:清正、清明、清廉。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千年后,包公的至理名言仍是当今为政者师表,为民者心愿。

    • ¥13 ¥26 折扣:5折
    • 说帝王
    •   ( 561 条评论 )
    • 王充闾 著 /2012-09-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本书评说了我国历史上从秦始皇到宣统帝的三四十位皇帝,对中国封建帝王的个性、命运、人性弱点、艰难处境等进行深度剖析;并就封建帝制、皇位世袭、宗室血拼、君臣猜忌等诸多无可破解的死结,进行深入的发掘和逻辑性的探索。作者作为一名散文作家,创作的这些历史文化散文,并不满足于完成一次史实叙述,还期望它成为一部文学作品,以灌注情感和意蕴的形象,来建构整体性的人的生活世界。文章写得纵横恣肆,知识性、思辨性、哲理性和文采兼具,充分表现出对史料和史实的钩沉和分析,给人历史的苍茫感。

    • ¥15 ¥30 折扣:5折
    • 王莽传 人民出版社
    •   ( 6 条评论 )
    • 孟祥才 著 /2016-09-01/ 人民出版社
    • 原书《新朝旧政·新帝王莽》由哈尔滨出版社1997年出版。该书以生动华美的笔触,论述了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如何由一个饱读儒家经典、“知书达理”的青年才俊,在与其诸父、兄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跃升为大司马大将军,执掌了西汉末期的朝政;继而又如何通过制造一个又一个的符瑞,以“禅让”的方式迈向权力,登上新朝皇帝的宝座;再后又如何以一系列的“新政”如“王田”奴婢政策、“无均六管”之法、民族外交新规、行政货币改革等激化了本来已经趋向尖锐的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在汹涌澎湃的农民大起义的浪涛中走向灭亡。其中,深入论述了王莽篡政成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细致剖析了王莽的思想和性格,生动描绘了新朝新贵的众生相,最后深刻揭示了王莽新朝灭亡的必然性: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阶级、集团和人物,无论一时显得

    • ¥22.6 ¥39 折扣:5.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