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经典作品。由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自出版后每年加印。 本书以 十五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不惑 、 五十知天命 、 六十耳顺 、 七十从心所欲 为题,分析六章,为孔子作传。其*宗旨,是为非专业人士,即普通读者,提供一部精当、博约、生动活泼、有价值的孔子传,叙述其一生行迹、事迹、心迹的同时,阐发作为思想家孔子的现代价值与当下意义。 本书32开精装本,设计独特。并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授权,首次连载明代名臣张楷手绘原本《孔子圣迹图》17幅。这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早描绘孔子生平故事的连环画长卷。
豆瓣8.1分高口碑畅销传记,全新修订再版! 作者历时数年,几易其稿,补充史料,修正史观,不以个人喜好臧否人物,而是用更广阔的大历史视角来看待人物的功过是非。 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剖析苏东坡的生命历程,解读苏东坡诗词内涵,打开其丰富的内心世界。翻开这本书,一个真实立体的苏东坡跃然纸上,深入阅读,苏东坡传奇而跌宕的一生,如在眼前。
《梁思成与林徽因:我的父亲母亲》 隆重纪念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92岁高龄梁再冰老人首次授权出版父母回忆录,深情怀念父亲母亲 本书由曾获得莱比锡国际书展 世界美图书 银奖,多次获 中国美图书 金奖的书籍设计师张悟静整体设计,适合阅读并收藏. 梁思成与林徽因是一对著名的学者伉俪,他们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一同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学科,同时林徽因又是一名作家与诗人,在2021年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他们的女儿,曾为新华社高级记者,92岁高龄的梁再冰老人次授权并出版了《梁思成与林徽因:我的父亲母亲》这本书,并由梁再冰之女于葵执笔。在本书中,梁再冰以独特的女儿身份与家庭视角,回忆了父亲、与母亲一生对于国家、民族、事业、友人、儿女赤诚又炽热的爱,首次披露和出版了梁
本书的主人公顾维钧,是中国近代外交界的传奇人物。他.的成就是代表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和约,这使得他在中国外交史上留下了永远的印记。本书利用《顾维钧回忆录》、藏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顾维钧档案 、蒋介石日记、作者的访谈和亲自搜集的信件等大量一手史料,将顾维钧作为传主,以传记的写法,描绘了顾维钧的一生。不仅包括他的政治生涯,还包括他的家庭生活等。
郭子仪 (697 781),华州郑县人,以武举高等入仕,历仕唐朝玄、肃、代、德四朝,先后受封代国公、汾阳郡王。唐德宗即位后,更是赐号 尚父 ,进位太尉、中书令,位极人臣。郭子仪一生戎马倥偬,每每在国有危难时力挽狂澜,在平定安史之乱、解除吐蕃与回纥侵袭的危机中居功至伟,身披大唐安危数十年。克复长安、洛阳二都后,唐肃宗对郭子仪感慨: 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郭子仪的仕途屡有沉浮。但他恪守君臣之节,隐忍大度、宽厚坦诚,不争功、不树敌,总能化险为夷。他一生光明磊落,以弱示人,政敌鱼朝恩感慨道: 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 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他一生富贵寿终,被称为 五福老人 ,名垂青史。
本书沿着苏东坡错落的脚印,走进中国文化最璀璨的北宋江山,以其跌宕起伏的人生为线索,将这个时代的人物与事件串缀起来,重现儒家王朝难再的荣光。 范仲淹、周敦颐、邵雍、欧阳修、王安石、程颢、司马光、苏东坡、赵抃等士君子身上散发的光辉,更是让人真切地体认到,人是一种值得珍惜与尊重的物种,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无上的宠荣。倘若失去了人性的辉光,生存就成了一种羞辱和不幸。 作为时代之子的苏东坡,在命运的折转升沉中,出入于儒道佛三家,把风尘弥漫的日常生活当成丛林道场,将云端之外的冥缈天道,带入浓呛的人间烟火,在完成自身造化的同时,实现对中华文化人格的重新定义。
《笔醒山河》是一部建立在扎实学术基础上的通俗化、大众化的严复传记。严复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本书以 笔醒山河 为名正是要凸显严复在启蒙方面的重要性。 书中围绕两条轴线展开:条轴线是严复的历史处境与人际关系,从他生长环境、个性特质、婚姻家庭、师友关系等来看他的生命历程,并反映他所身处的清末民初的动荡时代;第二条轴线则是关注严复的思想内涵,尤其透过严复翻译作品的分析,展现他的政治和经济思想特点。作者试图从学术普及的角度,简明扼要地向读者描述严复 走向世界 所遇挑战、所经挫折与所得成就。
本书是日本学者冈本隆司为李鸿章和袁世凯所作小传,讲述了这两位清末民初政坛的枢纽人物,其人其事及其所处的时代。 旧式科举官僚出身的李鸿章,历经太平天国运动、平定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等近代中国重大事件。他是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并且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军 北洋水师。清末的时代和社会塑造了他,他也造就了那个时代。 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袁世凯都被贬低为不学无术、不仁不义的叛徒,或是 阴险的权术者 。这样的一个人,为何能在激烈动荡的时代里发展个人势力,爬到权力*,甚至当上皇帝呢?袁世凯的一生是一面 镜子 ,折射出一个极其复杂的中国。
白起,又名公孙起,郿城人,祖先是秦国的公族,被后世誉为 人屠 杀神 战神 。伊阙一战,白起斩杀魏韩联军二十四万之众,一战成名,彻底为秦国东进扫清了障碍。鄢郢之战,白起命将士毁桥烧船断归路,以示决战之心,终水淹郢城,历时三年攻城数座,楚国被迫迁都,从此退出一等诸侯国的行列。白起被封为武安君。华阳之战,白起率军长途奔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魏赵联军十多万,创造了远途奔袭的奇迹,从此令诸国将士闻风丧胆。长平之战,白起诱敌深入,使赵军脱离防守阵地,而后采用分割包围的战术,歼敌数十万、俘虏数十万,创造了先秦战争大的围歼战战例 作为 兵家 代表人物,白起一生攻城七十余座,杀敌一百六十余万,不仅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杰出贡献,也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永远无法超越的神话。 本书以白起的生平为主线,
本书是斯坦福大学史学博士王冬妮对民国中将王赓的往事钩沉,也是孙女对祖父坎坷一生的深情追忆。 王赓,字受庆,江苏无锡人。1895年甲午战争之际出生于江南世家,16岁考取庚款留学生,与胡适、竺可桢、赵元任一同赴美留学,191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考入西点军校,成绩优异,是民国历史上西点军校八名中国学生之一。1919年随陆征祥出席巴黎和会,1923年晋升陆军少将。 在陆小曼与徐志摩的感情中,他以小曼前夫的身份为世人所知,谣诼纷纭,他始终持以君子之风。淞沪会战时,他蒙冤入狱。1942年,国内战况胶着之际,47岁的他重获重用,随团赴美,却在途中客死埃及。 命运曾慷慨地给予他恩赐,却在一个个重要的人生节点,跟他开了一次又一次无情的玩笑。 历史的滚滚洪流裹挟着他的一生,但他也在时间的长河里留下了属于自
《柳如是别传》(上中下全三册)是陈寅恪的代表作,也是最为广大读者熟知的作品,书中描绘的 河东君 柳如是兼具 侠气、才气和骨气 ,是 奇女志与遗民心的结合 ,在这位一代奇女子身上寄托着陈寅恪最深刻理解之同情,及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的人格气质。 书中围绕柳如是的曲折身世,以及身边的陈子龙、钱谦益等文人,展示了明末清初江南文人群体的全景图,以及他们置身其中的江南社会风貌,以达 贬斥势利,尊崇气节 的目的。本书对于了解易代之际文人的心态与文化变迁具有巨大的思想史意义。 爬梳史实,寻绎诗意,貌其神韵,探得心源,又不知历若干寒暑。寅恪先生之于柳如是,可谓一往情深。《别传》是传记,又是一个长篇的抒情散文,既是真实的,又是诗意的。至于文章的潇洒从容,姿态横生,尤其余事。
驱逐匈奴,虽远必达!七击匈奴镇北疆,千里纵横将军王。 本书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文学加工,充分展现了卫青曲折而又传奇的人生经历 出身的卑微、童年时的不幸、少年时的屈辱,青年时因姐姐而改变命运,遭遇仇家绑架,苦练杀敌本领,战场上叱咤风云,七战匈奴,屡建奇功,封候荫子,不寻常的婚姻 着力描写卫青出身卑微却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和心路苦旅,以及汉武帝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的雄才伟略,还原了历史事实,再现特定时期、特殊背景下那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为读者奉上一段传奇、一篇史诗! 卫青一生淡泊名利,为人恭谦,居功而不自傲。他身处逆境的坚韧、手握重权的自律,面对名利的淡然,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谪居龙场,顿悟圣道;巡抚闽赣,平匪诛藩;回乡守制,光大心学;总督两广,保境安民。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的一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自始至终都在践行 知行合一 的学说,真正地做到了 三不朽 ,从而超凡入圣。不论是遭逢困厄,还是身处顺境,他都凭借着心学的智慧,不悲不喜、无宠无惊地泰然处之。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曾说: 二十一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因为他的心学智慧永不过时,他的人格魅力光照古今。
子金山的童年受苏东坡的作品影响很大,曾经多次因为背诵不好苏东坡诗词而遭父亲训斥,有时甚至是挨打,这使得他后来随时随地流利背诵苏东坡的名句而引得小伙伴们羡慕,尤其是女孩子的目光。他的成长伴随着苏东坡,进入社会后,窘困的时刻想起了苏东坡落难的日子而心情坦然。子金山没有为苏东坡另外作传的妄念,只不过是想让他鲜活地出现在大家面前一回。这本《苏东坡》和其它的苏东坡传记不同,作者并非按时间顺序介绍苏东坡的一生,而是从诗词切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刻画苏东坡跌荡起伏的一生。中国正史中的人物,许多经后人编纂过的名人档案,读之味同嚼蜡,自《史记》之后难得一见趣史美文,有时竟是些野史笔记读着尚觉过瘾,只可惜猜测臆断居多,有关东坡先生的更是如此。 所幸东坡生前勤快,留下了数千篇诗词文章,中国自古
袁世凯死后,在北洋军阀当中,就实力而论,张宗昌也就是一个二等军阀,但奇怪的是,张宗吕的名声却很大,在近代史上几乎妇孺皆知。这一方面得归功于戏剧、小说的渲染,另一方面也说明张宗昌确实具有让人津津乐道的草莽故事:他从一个贫寒的农家子弟一变为关东豪客,再变为呼风唤雨的军阀,后成为独霸一方的直鲁联军总司令,爬到了令许多官宦子弟仰慕的高位,终命丧政敌之手。张宗昌的成功与失败,有时势造 英雄 之时代背景,也有张宗昌性格决定命运之因素:他敢闯敢拼,杀人不眨眼兼豪侠仗义,行为荒诞不拘又固守一些旧传统;他为军阀利益冲锋陷阵,后被别的军阀暗算;他生前挥金如土,死后许多家属靠救济为生 张宗昌的遭遇,也是旧中国大大小小军阀人生轨迹的缩影,从中可以体会出,无论在什么年代,个人命运总是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本书是万绳楠教授关于历史人物研究所撰写的系列传记之一。本书不同于通常的文学传记,而是以史学传记的形式来撰写的,力求做到传、论、考结合。全书共10章,通过文天祥一生的历程,塑造了士大夫兼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于一身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形象。以往为人所忽略的文天祥的哲学和政治思想,本书稿中都有详尽的分析挖掘,对全面深入了解文天祥的人格精神、生活经历、文学成就等具有颇高的参考价值。其中最后一章关于文天祥的传记与祠祀,可视为研究文天祥生平史料的举要;祠祀一节使我们可以清晰了解文天祥身后在历代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其后附文天祥事迹编年,亦便于检索。本书语言通畅,叙事简明清晰。本书的出版对推动文天祥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人物研究的深入,弘扬爱国主义的光辉传统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陆征祥(1871-1949)是清末民初中国国势弱、国际地位阶段,代表性的外交家,身居世界、东亚、中国都在转变的乱世,承担中国外交的重担,曾任国务总理、国务卿,8次出任外交总长,亲历李鸿章访俄、次海牙保和会、《中俄协约》、 二十一条 、巴黎和会等重要交涉,深知其中复杂辛酸内幕,也饱受弱国外交之苦,他的一生反映出许多重要的时代面相。谈到 二十一条 交涉,陆征祥感叹: 总归一句话,弱国无外交。 于山东问题交涉时,他试图 联美制日 ,但因日美互相妥协而未能为中国争取到应有权益,交涉失败。终决定拒签对德和约,也因而成为当时民众心中的 拒签英雄 。他坚信 强权之不可久持,公理必得后之战胜 。但受限于史料不足,学界对他的研究偏少。本书以陆征祥为中心,使用外交档案和藏于比利时修道院的《陆征祥文书》、报纸、个人文书等史
本书为张学良的人物传记。该书分上下两册十五章,详细描写了张学良的一生。从地方军阀到爱国将领,作为 东北王 ,张学良的爱国思想随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而愈发强烈,除却对东北家乡的热爱与保护,更多的是对国家的担忧。他舍家报国,逼蒋抗日,和杨虎城一起发动西安事变,就此丧失人身自由而成就一番历史伟业,为后人铭记。书中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张学良的诸多历史事件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述和再现,从中对历史人物也进行了公正的评价,是一部难得的全面介绍张学良的传记著作。
在紧张刺激、高超曲折、刀光剑影的夺权大战中,领略朱棣自身高超的权谋、非凡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品味朱棣执政22年间与各方势力斗智斗勇、铁腕治国、开创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永乐盛世的精彩历程。本书旨在给读者展现一代雄主兼权谋高手 朱棣六十四年云波诡谲、辉煌传奇的一生!上部《江山》讲述朱棣的成长心路历程以及他与朱允炆之间的高超、曲折、紧张、刺激的夺权大战!朱棣想当皇帝,但他并不想造反。他认为自己比大侄子更适合当皇帝,更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上强大的帝国,但老爸朱元璋没有给他机会。朱棣能够以八百人马起兵,用三年时间夺取权力,依靠的是一个精神导师、一个好妻子、两个好儿子、一帮好兄弟以及自身高超的权谋、非凡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雄县、白沟、真定、易县成为朱棣命运的重要交汇点,三次 神风 也让朱棣的命运神
伊藤博文1841年生于周防国,1909年(68岁)在中国哈尔滨遇刺身亡。伊藤一生历经幕末维新、西南战争、明治十四年政变、条约修订、立宪政治的确立、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朝鲜统治 他的一生正与近代日本的初创时期重合。作者伊藤之雄广泛涉猎书信、日记等原始史料,立足历史学研究的成果,描述了伊藤博文 刚强耿直 、波澜壮阔的一生。这是一部改变伊藤博文形象的决定性著作。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上玄奘其人,还原唐三藏取经的原貌,高度评价了玄奘西行取经对中国佛教发展以及对中印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对一代高僧、丝路上的文化传播者玄奘的真实身份、少年往事、游学经历、宗教因缘、万里跋涉、取经详情、九死一生、悉心译经、无私奉献、名播四海的实际背景、曲折历程、卓越成就、深远影响、伟大精神等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叙述,还原了一个可靠、可亲、可敬而千载一遇的伟大求法者、传道者、殉道者的光辉形象。此外,书稿对玄奘历尽艰难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包括上百个国家和城邦各民族生活方式、建筑、婚姻、丧葬、宗教信仰、音乐舞蹈方面也作了简要勾勒,从一定层面反映了西域的风土民俗、社会要况。
本书是一本深度人物传记,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叙述了明代杰出的音乐家、乐律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朱载堉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及其在乐律学、数学、历学、舞蹈学等科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朱载堉在自然科学和艺术科学两大领域皆成就卓越,堪称文化巨人,为世界所推崇。他的成就代表着明代艺术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高峰,一人独创六个世界第一,尤其创立了十二等程律理论,在人类音乐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王子载堉 的名字早在几百年前就传遍了欧洲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