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见时刻》是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鲁思 巴德 金斯伯格的图文传记。 鲁思 巴德 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于1993年由民主党总统比尔 克林顿提名为大法官。是继桑德拉 戴 欧康纳之后美国联邦*法院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亦是犹太女性大法官。鲁思 金斯伯格的一生致力于女性权利的争取、维护与保障。 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 (Notorious R.B.G.)是粉丝们对这位女大法官的爱称,模仿的是美国知名说唱歌手克里斯托弗 华莱士(Christopher Wallace)的别称。 书中内容一部分是传记,一部分是画集,还有一部分是金斯伯格的案件记录。通过穿插采访、插图、网络热词等素材,对金斯伯格的一生进行了精彩回溯。 本书获得《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时尚》、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书评推荐,获得《九人》作者杰弗里 图宾、知名法政译者何帆推荐。
2002年9月,下岗失业的作者在司法局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进入司法局直属的国办律师事务所实习,开始了律师生涯。 2003年,作者满怀信心从老家来到深圳,希望这个年轻的城市有作者的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律师梦想。但是,在这里作者处处碰壁,内心非常失落。突然爆发的非典疫情,更让作者心灰意冷。来到深圳一个月后,作者决定离开这个伤心的城市返回家乡。 2009年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作者再一次出发,寻找自己的梦想。这一次的目标是首都。和当初在深圳一样,和大多数刚刚来到北京的外地人一样,在这个城市,作者举目无亲,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律师这个职业,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就像鱼儿离开了水,几乎是寸步难行。作者终于坚持了下来,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 这十年中,从国办律师事务所到合伙制律师
2020年1月,身陷弹劾危机的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宣布,艾伦 德肖维茨将为他辩护。至此,从克林顿开始,近三十年来历任美国总统均成为艾伦 德肖维茨的客户。这只是德肖维茨辉煌履历的区区一页。 本书是德肖维茨这位当代美国法律界教父在步入古稀之年后给世人交出的一份职业生涯 总结陈词 。这部个人回忆录详尽记叙了他投身法律逾半个世纪的精彩故事。读者随着他的文字,辗转于哈佛法学院讲台、国会听证席与联邦*法院审判庭,遭遇拳王阿里、迈克尔 杰克逊、涉嫌杀妻的辛普森甚至穷途末路的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德肖维茨以充沛的情感回顾了自己人生长路上看到的风景,也让读者感慨万分。
本书记录了我国著名刑事诉讼法学家陈光中先生九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展现了其志业养成经过,潜心学术研究和法学教育的学者风范,以及为时代立德立功立言的家国情怀。 陈光中先生的经历,每20年可以视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相互映衬。历史的原因,让他有春和景明的日子,也有苦雨交加的时刻,这些共同造就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其学术研究精神、教育理念和立德立言立功的德行值得后辈学习和借鉴。
......
本书是 法官波斯纳的传记。 波斯纳,1959年以 生毕业于耶鲁大学英文系,1962年以全年级 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并曾担任过《哈佛法学评论》主编。1962年毕业后,他曾在联邦 法院担任大法官布冉能法律助手一年,并先后在其他政府机关任职,同时开始接触并自学经济学,形成了他的学术思想。1968年,他加入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成为副教授;1969年,他来到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1973年出版著作《法律经济学分析》,给整个法律界带来了一场“革命”(《纽约书评》语);1978年以后成为法学院讲座教授。1981年,里根总统提名他出任联邦第七上诉法院法官,并在1993年到2000年间因为 担任首席法官(院长)。2017年,波斯纳法官宣布退休。 任职法官期间,波斯纳一直担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 讲师;每年至少上两门课。同时,他每年平均撰写80件以上的上诉审判决意见
《国际法学界之七大家》是由日本中央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寺田四郎于一九三六年写成。它的内容是对古往今来七位最著名的国际公法学家进行介绍,这七个人分别是“国际公法之始祖”阿尔柏利克斯·贞提利斯(AlbericusGentilis)、嚣俄·格老秀斯(HugoGrotius)、约翰·塞尔顿(JohnSelden)、理查·苏契(RichardZouche)、撒母耳·封·浦芬多夫(SamuelvonPufendorf)、科尼利阿斯·凡·平刻斯胡克(CorneliusvanBynkershoek)、挨美利治·得·发泰尔(EmerichdeVattel)。
......
本书选取近现代中国12位 法学家的成长历程和家庭教育状况为案例,分三个部分逐一展示他们带领子女奔向理想人生过程中的成就与经验。 篇重点表达四位驰名中外的法学家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方面给子女带来的重要影响。第二篇则重点展开另外四位法学大家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高瞻远瞩、坚实铺垫给儿女带来的底蕴与机遇。第三篇从世家发展与父子接力的角度展现了四位法学家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与效应。
本书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家庭成长历程、求学北大及爱情故事、近三十年的法院工作、家人心目中的邹碧华等。家庭成长历程分为成长环境、童年经历、家庭的言传身教等。求学北大及爱情故事分为理想情怀、法治信仰的形成、初恋故事等。三十年的法院工作按时间顺序分为厚积薄发的前十年、意气风发(飞速发展)的十年、锐意改革的后十年等。家人心目中的邹碧华主要是通过采访邹碧华的父母、爱人、弟弟等人,来讲述在他们的感受。
本书选取近现代中国12位 法学家的成长历程和家庭教育状况为案例,分三个部分逐一展示他们带领子女奔向理想人生过程中的成就与经验。 篇重点表达四位驰名中外的法学家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方面给子女带来的重要影响。第二篇则重点展开另外四位法学大家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高瞻远瞩、坚实铺垫给儿女带来的底蕴与机遇。第三篇从世家发展与父子接力的角度展现了四位法学家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与效应。
广大律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光荣任务就是要用律师的职能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健全民主和法制。 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广大律师已经并将继续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事业中,依法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为社会的经济生活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发展积极提出正确的建议。 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广大律师已经并将继续依法参与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 为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广大律师已经并将继续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农村,是面向弱势群体,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广大律师已经并将继续满足国家的需要,不惜任何牺牲,为国家出力。 为了健全民主与法制,广大律师已经并将继续依法参与立法工作,发挥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