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百年来,我的人生就是 尽我所能,得我所好 。让每个人都能够 尽我所能,得我所好 ,世界就可以变得更幸福。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使得世界变得更好。 这是书中许渊冲先生百岁感言中的一段话。他用100年的时间活出了意义上的自我,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此书是许先生百岁之际,以回忆录的形式讲述他的百岁人生。全书分三个篇章,分别是:名师流芳、风华绝代;时代精英、不负韶华;家国命运、联大情怀。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许先生百岁时年。许先生曾经历战火纷飞的年代,但仍坚持学术深造,清华、北大、西南联大这些学校汇聚了中国学术资源和师资力量,名师荟萃,成就了各界精英,他和他的师友们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化脊梁,树立了文化强国的丰碑。因此,在许渊冲先生的一生中,师友之间的友谊和命运都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许进雄喜欢研究文字,几近 天生自然 ;他非常焕发非常畅快的岁月,是他在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服务并整理甲骨收藏那二十几年。他的文字学研究蜚声甲骨学界,诸多学术创见与论证,使他被列于殷墟博物馆二十五名家之一。他在博物馆远东部主任任上的工作使他对古器物了如指掌。他更以本业文字学为主,融合器物学和民俗学,写成一部极其厚实且被译成多国文字的经典之作《中国古代社会》。 许进雄的学术为世人所仰望,却无人想到他会写 自传 。其理由他在《自序》里说得很清楚,非常重要的是他心存感恩,借此表达他对所怀念的亲人、师长和朋友的感激。这是多么可感可爱的 理由 ,进雄为人就是如此的 简单朴质 ,也由于这样的气质,使他锲而不舍地沉潜于甲骨文字与古器物的钻研。而即使他兴到笔随,写作长篇的自传体散文,也能如数
本书由作者廉毅为廉士聪倾心编著。图书展示了廉士聪从一九三三年到一九八五年所写的六十余首古汉语诗词及其影印件,作者对诗词做了详尽的解译与注译。诗词引用了不少我国古诗词原句及典故,真实记录了廉士聪与杨宪益及吴宓等名家的交往,展现了廉士聪抗日的爱国情怀。图书也展示了廉士聪字迹秀丽且柔中带刚的小楷真迹,以飨读者。
《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书(徐在国卷)》收录了徐在国教授在古文字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陶器铭文、兵器铭文、玺印文字、陶文、简帛文字、传抄古文等。主要包括《楚简文字新释》、《读楚系简帛文字编札记》、《郭店楚简文字考释》、《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注字形摹写错误例》、《战国官玺考释三则》、《战国成语玺考释四则》、《中的籀文初探》、《“中播簋”应为“中簋”》、《兵器铭文考释(七则)》、《郭店楚简文字三考》等。
《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书:曹德和(卷)》共分为语言本体研究、修辞学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共三编,《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书:曹德和(卷)》主要内容包括:巴里坤汉话的底层调类及其调值、读音不轻的轻音词等。
《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书:白兆麟卷》所收的文章,现今看来有三个特点:一是时间跨度大,从早发表的1960年到退休以后的2009年;二是涉及内容多,除了主攻的文法学和训诂学之外,还涉猎文字学、文献学以及名家及其论著的评论;三是篇幅长短互见,有些课题表面看来重复,但并非内心不忍割爱。
《湖湘文库:湘籍近现代文化名人(语言文字学家卷)》是湖湘文库中的其中一本,集中述评了湘籍近现代8位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他们是曹伯韩、符定一、黎锦熙、马宗霍、杨伯峻、杨树达、曾运乾和张舜徽。其出生地分布于湘东北和湘中,即长沙、湘潭、益阳、常德、沅江、衡山、衡阳等发达城市。
《我的词典人生》是曾获 2014中华文化人物 称号的车洪才的个人自传,讲述了一位 小人物 不平凡的奋斗史。 1959年,23岁的车洪才被外交部从北京外国语大学选派到阿富汗学习普什图语,归国后接受了商务印书馆编纂《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的任务。然而,人生际遇的起起落落,让这项浩大的编纂工程数次停摆。5.2万个词条,大约15万张卡片,200多万字,车洪才终于在2012年完成了词典的初稿。 2012年4月,当76岁的车洪才走进商务印书馆交付成果时,已无人记得这项战略任务。因为这么多年发生了太多人事变迁,这本词典也渐渐被遗忘,只有车洪才,始终记得这项国家派给他的 任务 ,并称之为 终生之宿愿 。2014年《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正式出版,距离车洪才接手这个任务,已经过去了整整了36年。这个匠人匠心的感人故事引起央视等各大媒体热切关注,这个关于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