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 开拓你的视野 科学方法 激发你的兴趣 科学思想 启迪你的智慧 科学精神 滋养你的人生
《深圳自然笔记》的作者南兆旭用十余年的时间徒步走遍了深圳的山岭、田野、海岸线、岛屿、溪谷、湖泊和老村。《深圳自然笔记》与读者一起发现深圳的自然之美,探秘深圳的自然胜地,观察深圳的野生植物和动物,追溯深圳的历史地理典故,了解深圳生态与环境的变迁,分享在大自然中行走的感受。本书试图为深圳建一份“自然档案”:从10余万张记录深圳自然生态的图片中精选了1800多张图片,每一张图片不仅标注了内容,同时记载了时间和地点。一个城市的历史不仅仅蕴含在年代久远的建筑、博物馆的展品、档案馆的文件、史学家的著作中,同时还蕴含在河流、海岸、田野、岩石、动物与植物当中,大自然给我们讲述的深圳历史,更生动,更接近真相。作者已出版图书《老照片-20世纪中国图志》,《深圳记忆》;《解密深圳档案》等。
一艘不起眼的小军舰,一次不平凡的环球航行,由于达尔文的参与,在科学史上留下了永远的光荣。 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达尔文意识到,大量的灭绝生物都是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下来的失败者。那么在自然界中,谁能够活命,谁注定要死呢?是什么决定了它们的生死存亡呢?是它们自己,是它们自身的优点。一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如果不具有胜过其他生物的优点,就都要灭亡。只有那些具有别的生物所没有的某些有利性状的动物和植物,才能够在生存斗争中活下来并产生后代;只有zui能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物,才能活下来。 与 人工选择 相对应,达尔文称这种自然条件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生物的过程为 自然选择 ,有时也称 适者生存 。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对达尔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写。本书是一本较为quan威的达尔文传记
本书是常春藤传记馆丛书之一,由温儒敏先生担任丛书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传主覆盖范围广,和课程教学有呼应,专门为中小学生编写,内容安排上特别注重励志及健全的人格心理引导培养。 查尔斯 罗伯特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2.12 1882.4.19),英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成为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其中阐述的进化论思想被恩格斯认为是19世纪的三大发现之一。本书通过具体地情节描写再现了达尔文执着严谨又浪漫刺激的俗世生活与科学研究,对一代伟人的情感生活与科学探险进行了逼真地还原,让人们重新走近伟人。
伟人的力量在于改变了人类的命运,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世界伟人传记:达尔文》一书编撰的目的是希冀青少年读者追寻历史足迹,传承伟人精神,点亮梦想之光。 作者方素珍在对达尔文深入研读的基础上,用优美的文学描述,以生动的情景再现了其成长的经历和奋斗历程,展现了达尔文独有的个性特征、人格魅力和对理想的坚持与执着。《世界伟人传记:达尔文》一书不同于一般传记读物的传统写法,从日常生活曲折有趣、多姿多彩、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中传达达尔文不同的特质及取得成功、成就的道理,将其不平凡的一生经历,全面、立体、多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于愉快轻松阅读中吸取养分,得到启示。
若以“科学”、“人文”、“李约瑟”这三个主题词来包络全世界的学者,本书作者何丙郁的名字当是排在前列的。 作者从一名自幼接受英文教育的物理学家,摇身变成东西方文化界知名的华裔人文学者。他以独有的眼光、睿智和魄力,穿梭于欧亚澳美四洲做出跨领域、跨文化、跨学术的研究、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一致肯定。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作者与李约瑟博士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关系,以及后来接任李约瑟研究所所长长达12年。 本书作为学术性自传,既记录了作者不平凡的学术生涯,又向读者展示了他慈祥、谦和的绅士形象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伟大的英国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生于1809年2月12日,死于1882年4月19日,享年七十三岁。他次把进化论置于科学基础之上,对当时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占统治地位的特创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进行了沉重的打击,为近代生物科学奠定了基础,并对整个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深远了的影响。 在达尔文去世六个月前后,他的儿子弗朗西斯·达尔文编辑了《达尔文自传与书信集》,于1887年初次出版,把经过删改的《自传》列为该书的第二章。1892年,弗郎西斯又把这部书加以压缩,名为《达尔文生平》,略加修订和增补注释,名为《达尔文生平》,略加修订和增补注释,以适应广大读者。这就是本书据翻译的原著。本书包括两大部分;《自传》和达尔文自1823年至1874年的一部分来往通信。从中可以看出这位伟大科学的思想发展,他的自学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生命不息,
伟人的力量在于改变了人类的命运,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达尔文》一书编撰的目的是希冀青少年读者追寻历史足迹,传承伟人精神,点亮梦想之光。 作者方素珍在对达尔文深入研读的基础上,用优美的文学描述,以生动的情景再现了其成长的经历和奋斗历程,展现了达尔文 的个性特征、人格魅力和对理想的坚持与执着。《达尔文》一书不同于一般传记读物的传统写法,从日常生活曲折有趣、多姿多彩、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中传达达尔文不同的特质及取得成功、成就的道理,将其不平凡的一生经历,全面、立体、多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于愉快轻松阅读中吸取养分,得到启示。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Darwin,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小城镇施鲁斯伯里。年轻的达尔文曾学习医学和神学,在课余结识了一批优秀的博物学家。 1831年底,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随英国派遣的“贝格尔”号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达尔文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采集和研究,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观念。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 达尔文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论,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达尔文的主要著作
达尔文,19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 但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达尔文对神学院的神创论等谬说十分厌烦,他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