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摘了1898 1928年间梁启超写给子女的上百封书信, 信中梁启超 笔端饱含感情 ,没有严厉的呵斥,也不做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喷薄而出的慈父之爱。这种爱完全是一位父亲情感的宣泄,赤裸奔放、情真意切。在孩子们面前,梁启超既是一位父亲,又是一位导师,还是一个知心朋友。他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全面发展,同他们谈人生理想,国家大事,婚姻感情。他这种趣味式陪伴式的教育理念,对当下父母的家庭教育,仍有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
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季羡林先生千辛万苦争取到了赴德国留学机会,一去就是十一载,克服了重重困难,努力学习梵文和吐火罗文。特别是到了40年代,德国遭盟军飞机轰炸,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同时食物奇缺,他在饥寒交迫中刻苦学习的精神感人至深,很值得一读。
王阳明提出 致良知 ,稻盛哲学的核心是 人生方程式 和 判断基准 ,本书将两者结合,讲述两者异曲同工之妙,书中内容包括几大部分, 阳明心学和稻盛哲学的神合 ,主要讲述阳明先生和稻盛先生分别在什么情况下感悟出 阳明心学 和 稻盛哲学 ; 以心为本 ,讲述阳明先生与稻盛先生共有的品质 正义、谦虚、攻心、乐观、忍耐;阳明心学的 致良知 、稻盛哲学的 敬天爱人 ,并用企业案例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关于人们对 阳明心学 稻盛哲学 的几点疑问,在书中做出解答。本书对一些企业家、经营者和管理者,具有实际指导价值。
丛书简介: 大家精要 丛书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大师为对象,浓缩其生平与思想精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军事学等领域,旨在 启迪生活智慧,开悟人生哲学 。 丛书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简练、严密地阐述 大家 生平与思想,让读者能快速读懂 大家 。 内容简介: 翁同龢于晚清重大政治活动无不参与。《翁同龢》以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同龢的一生经历为线索,介绍了他的历史事功及他的各种主张:力主银行、铁路国人自办;主张实行屯垦戍边,寓兵于农;坚持 任法不如任人 ;强调 以德教为先 ,传统与开新并包;主张改革,援引康、梁等维新力量,支持光绪帝维新变法。
季羡林,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 南饶北季 。《东方学泰斗 季羡林传》由中央民族大学杨天舒副教授撰写,分为齐鲁大地乡土少年、莘莘学子一飞冲天、水木清华激扬文字(上、下)、留学德国异邦新知、烽火流年日夜归心、红楼春草燕园秋霜、学无止境恒以穷年八个章节,用文学的语言记录了季羡林先生作为东方学泰斗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