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简介: 大家精要 丛书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大师为对象,浓缩其生平与思想精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军事学等领域,旨在 启迪生活智慧,开悟人生哲学 。 丛书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简练、严密地阐述 大家 生平与思想,让读者能快速读懂 大家 。 内容简介 : 梁启超说: 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要读懂中国今天的变革,必须读懂晚清民国史。要读懂晚晴民国,一定要读懂李鸿章。本书作者山东师范大学王林教授从李鸿章早年奋斗、镇压太平天国、创办洋务运动、*后甲午战败与列强斡旋签订不平等条约,用凝练客观的文字为读者展现了李鸿章传奇、悲壮的一生。
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隆阜(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他是我国清代 的哲学家、思想家、考据学家、语言文字学家。33岁前主要活动于家乡。自言17岁始立志闻道,刻苦求学,拜师于江永,切磋于师友,学问日进,著述颇丰。治学同时,还有授课、治水利,造福乡民之举。33岁后,避难京师,并为生计及学问奔波南北,交挚友,辩学术,名动京师,享誉海内。51岁以举人身份被召入四库全书馆,数年之间,纂修20多种经、子典籍。 终积劳成疾,卒于四库馆臣任上。他曲折艰难的一生不仅创造了丰富、巨大的学术成果,而且是思想界的一面旗帜,其批判理学、开启民智,启导了近代民主思想的曙光,意义极其深远。连环画《一代真儒——戴震的故事》以戴震生平经历为线索,以戴震治学、为人为主要内容,突出清代中期乾嘉学术的代表人物戴震的学术成就
一百年来,从南方到北国,从大陆到海外,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涌现了成百上千的名家大师,他们以各自的智慧为民族的解放, 的强盛,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回顾他们的人生,汲取他们的智慧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 本丛书的特点是“小故事,大智慧”,通过大师的精彩故事,阐发他们的人生智慧,给读者以启迪。 本书讲述了季羡林大师的故事。
一百年来,从南方到北国,从大陆到海外,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涌现了成百上千的名家大师,他们以各自的智慧为民族的解放, 的强盛,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回顾他们的人生,汲取他们的智慧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 本丛书的特点是“小故事,大智慧”,通过大师的精彩故事,阐发他们的人生智慧,给读者以启迪。 本书讲述了季羡林大师的故事。
人是流动的,法院是发展的,时光是不老的。一个人如果与一项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那将会常青。从中山县法院、中山市法院到中山市*法院,这座庄严神圣的法律殿堂历经了逾一甲子的沧海桑田。心怀正义梦想,为天平做出贡献的人,人们不应忘记,历史不应忘记,作者把他们事迹纪录下来,既弥足珍贵又特有意义。 从1960年到2010年的50年里,本书以细腻的笔墨为薪火相传的8位老院长立传,无论是生于斯长于斯或是来自五湖四海,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他们都以坚定的意志、满腔的热情,为着理想信念不懈奋斗。他们始终对人民忠贞、对党忠诚、对事业忠正。虽然经历、阅历不同,但他们*后都和这个法院息息相关、命运相连,为法院事业付出汗水与智慧,留下足迹和功绩。他们因法院而光荣,法院因他们而骄傲;他们因法院而厚重,法院因他们
本书以简约又不失生动的笔调,叙述了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学者兼作家章炳麟的生平事迹,同时展示这位革命者、著名学者富有魅力的性格特征。
《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和典藏等多重价值的精品力作,对于广大中医师坚定专业思想、传承中医精髓、提高医德医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本集记载了刘志明的生平事迹,阐发了其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和突出贡献。
本书以简练而不失生动的笔法,叙写了明代著名僧人画家石涛(俗名朱若极)富有传奇的生平事迹,和他别具特色的绘画艺术成就。
本书中汇集了10年来湛师对外汉语专业分赴国外开展教学工作、交流学习及实习的见闻和感慨。从湛师老师及学生的一篇篇短文中,让读者从不同侧面了解了泰国、印尼的汉语海外教学情况和美国、韩国的交流学习情况,以及孔子学院在马达加斯加的办学情况。
对于大师,人们更关注的是他们的功成名就,但是,没有一种成功是一蹴而就的,没有一个大师是一日炼成的,大师也有默默无闻的时候,甚至落魄的青涩时光,而这段时期正是奠定他们日后前程的重要时期。只有了解他们的青涩年代,才算是了解大师们的完整人生。 武彬编著的《民国大师的青涩年代》辑录了鲁迅、徐志摩、胡适、林语堂、梁漱溟、陈寅恪、钱锺书等18位民国大师在青涩年代的经历和故事。他们学贯中西,开风气之先,不坠青云之志。他们的人格风骨、思想情怀、学术风范,莫不是时代的榜样。了解大师们的青涩年代,近距离感受他们,了解那个时代,了解我们民族的风骨和传承。
本书为“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之一,作者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以简明、通俗的笔调,较为全面地叙写了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生平事迹和他富有特色的哲学思想和他对后世中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隆阜(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他是我国清代 的哲学家、思想家、考据学家、语言文字学家。33岁前主要活动于家乡。自言17岁始立志闻道,刻苦求学,拜师于江永,切磋于师友,学问日进,著述颇丰。治学同时,还有授课、治水利,造福乡民之举。33岁后,避难京师,并为生计及学问奔波南北,交挚友,辩学术,名动京师,享誉海内。51岁以举人身份被召入四库全书馆,数年之间,纂修20多种经、子典籍。 终积劳成疾,卒于四库馆臣任上。他曲折艰难的一生不仅创造了丰富、巨大的学术成果,而且是思想界的一面旗帜,其批判理学、开启民智,启导了近代民主思想的曙光,意义极其深远。连环画《一代真儒——戴震的故事》以戴震生平经历为线索,以戴震治学、为人为主要内容,突出清代中期乾嘉学术的代表人物戴震的学术成就
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隆阜(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他是我国清代 的哲学家、思想家、考据学家、语言文字学家。33岁前主要活动于家乡。自言17岁始立志闻道,刻苦求学,拜师于江永,切磋于师友,学问日进,著述颇丰。治学同时,还有授课、治水利,造福乡民之举。33岁后,避难京师,并为生计及学问奔波南北,交挚友,辩学术,名动京师,享誉海内。51岁以举人身份被召入四库全书馆,数年之间,纂修20多种经、子典籍。 终积劳成疾,卒于四库馆臣任上。他曲折艰难的一生不仅创造了丰富、巨大的学术成果,而且是思想界的一面旗帜,其批判理学、开启民智,启导了近代民主思想的曙光,意义极其深远。连环画《一代真儒——戴震的故事》以戴震生平经历为线索,以戴震治学、为人为主要内容,突出清代中期乾嘉学术的代表人物戴震的学术成就
《中外名人传记》传递榜样的力量,挖掘中外杰出人物成长的典型事件和重要节点,展示他们砥砺心智、乐观向上、困而弥坚、不断创新、乐于奉献的大情怀、大智慧,是滋养身心、汲取智慧、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 读本。 黄萍著的这本《发现新大陆(哥伦布)》是其中一册,讲述了哥伦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