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之一,作者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以简明、通俗的笔调,较为全面地叙写了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生平事迹和他富有特色的哲学思想和他对后世中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隆阜(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他是我国清代 的哲学家、思想家、考据学家、语言文字学家。33岁前主要活动于家乡。自言17岁始立志闻道,刻苦求学,拜师于江永,切磋于师友,学问日进,著述颇丰。治学同时,还有授课、治水利,造福乡民之举。33岁后,避难京师,并为生计及学问奔波南北,交挚友,辩学术,名动京师,享誉海内。51岁以举人身份被召入四库全书馆,数年之间,纂修20多种经、子典籍。 终积劳成疾,卒于四库馆臣任上。他曲折艰难的一生不仅创造了丰富、巨大的学术成果,而且是思想界的一面旗帜,其批判理学、开启民智,启导了近代民主思想的曙光,意义极其深远。连环画《一代真儒——戴震的故事》以戴震生平经历为线索,以戴震治学、为人为主要内容,突出清代中期乾嘉学术的代表人物戴震的学术成就
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隆阜(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他是我国清代 的哲学家、思想家、考据学家、语言文字学家。33岁前主要活动于家乡。自言17岁始立志闻道,刻苦求学,拜师于江永,切磋于师友,学问日进,著述颇丰。治学同时,还有授课、治水利,造福乡民之举。33岁后,避难京师,并为生计及学问奔波南北,交挚友,辩学术,名动京师,享誉海内。51岁以举人身份被召入四库全书馆,数年之间,纂修20多种经、子典籍。 终积劳成疾,卒于四库馆臣任上。他曲折艰难的一生不仅创造了丰富、巨大的学术成果,而且是思想界的一面旗帜,其批判理学、开启民智,启导了近代民主思想的曙光,意义极其深远。 连环画《一代真儒——戴震的故事》以戴震生平经历为线索,以戴震治学、为人为主要内容,突出清代中期乾嘉学术的代表人物戴震的学术
本书以简约又不失生动的笔调,叙述了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学者兼作家章炳麟的生平事迹,同时展示这位革命者、著名学者富有魅力的性格特征。
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隆阜(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他是我国清代 的哲学家、思想家、考据学家、语言文字学家。33岁前主要活动于家乡。自言17岁始立志闻道,刻苦求学,拜师于江永,切磋于师友,学问日进,著述颇丰。治学同时,还有授课、治水利,造福乡民之举。33岁后,避难京师,并为生计及学问奔波南北,交挚友,辩学术,名动京师,享誉海内。51岁以举人身份被召入四库全书馆,数年之间,纂修20多种经、子典籍。 终积劳成疾,卒于四库馆臣任上。他曲折艰难的一生不仅创造了丰富、巨大的学术成果,而且是思想界的一面旗帜,其批判理学、开启民智,启导了近代民主思想的曙光,意义极其深远。连环画《一代真儒——戴震的故事》以戴震生平经历为线索,以戴震治学、为人为主要内容,突出清代中期乾嘉学术的代表人物戴震的学术成就
《罗阳颂》作为沈阳市重大典型的文艺宣传作品,集正统、人文和地域特色于一身,对罗阳的英雄事迹与精神品格进行深入挖掘与创作,既倡导奉献、拼搏、务实的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观,也反映 爱人者,人恒爱之 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现初步设定5大篇章。*章:坚定信仰 矢志不渝梦圆沈阳;第二章:忠诚敬业 报国情怀从沈阳放飞;第三章:追求不凡 攻坚克难书写沈阳高度;第四章:求真务实 一切为了高品质 沈阳造 ;第五章:真情本色 淡泊友善凸显沈阳风度。 本书介绍了航空英模罗阳的生平事迹,全书分为 矢志不渝,报国情怀从沈阳放飞 、 奋不顾身,用生命诠释沈阳精神 、 不辱使命,攻坚克难成就沈阳高度 、 一丝不苟,让沈阳制造飞得更高 等部分,从不同的视角解读罗阳平凡而辉煌的一生。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 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和典藏等多重价值的精品力作,对于广大中医师坚定专业思想、传承中医精髓、提高医德医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本集记载了刘志明的生平事迹,阐发了其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和突出贡献。
《上海教师(第3辑)》旨在讲述上海教师的故事,弘扬上海教师的精神,书写上海教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它扎根学术,为教师而生。本辑精心设计了论坛、理论前沿、教师发展、课堂教学、 比较调查等专题,编选了《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教育经验的理论化与课程化:模型与方法》《教师 重要:美国新世纪教育改革的视角》等14篇文章,关注教师职业特征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集学术性与专业性、实践性与综合性于一体。它的读者可以是从事教师教育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者,也可以是关注自身发展提高的各级各类教师,还可以是关注中国教师教育的 研究者和管理者。
《斯诺与中国》较详细记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国际反法西斯战士埃德加·斯诺的生平事迹,作为对这位中国人民伟大朋友的纪念,更深切地希望广大青年朋友通过阅读斯诺。了解和学习他为中美人民友好事业所作的杰出贡献和他的高尚品德,把斯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上海教师(第3辑)》旨在讲述上海教师的故事,弘扬上海教师的精神,书写上海教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它扎根学术,为教师而生。本辑精心设计了论坛、理论前沿、教师发展、课堂教学、 比较调查等专题,编选了《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教育经验的理论化与课程化:模型与方法》《教师 重要:美国新世纪教育改革的视角》等14篇文章,关注教师职业特征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集学术性与专业性、实践性与综合性于一体。它的读者可以是从事教师教育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者,也可以是关注自身发展提高的各级各类教师,还可以是关注中国教师教育的 研究者和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