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加缪传
    •   ( 3459 条评论 )
    • [美] 赫伯特·R.,洛特曼Herbert,R.,Lottman) 著 /2018-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关于阿尔贝 加缪的传记,也是公认的经典,被誉为 加缪传记中极受欢迎的一部 (《纽约时报》)。法语原著初版于1978年,近四十年来多次再版,已被译成十几种文字。长期旅居巴黎的美国传记作家赫伯特 R. 洛特曼采用英美人撰写传记的严谨方法,努力贴近加缪的生活,向读者揭示了一个在阿尔及利亚贫民区长大,经历长期的贫穷、无尽的苦难,却通过不懈的努力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的成长历程、创作历程、生活历程和心路历程。

    • ¥59 ¥118 折扣:5折
    • 心若菩提(增订本)
    •   ( 60 条评论 )
    • 曹德旺 著 /2017-01-01/ 人民出版社
    • 曹德旺194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高山,9岁上学、14岁辍学,卖过烟丝、贩过水果、修过板车。1983年承包高山异型玻璃厂。1985年将主业迅速转向汽车玻璃,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1993年福耀玻璃登陆国内A股。20012005年,经过艰苦奋战,历时数年,花费一亿多元,相继打赢了加拿大、美国两个反倾销案,震惊世界。福耀玻璃也成为中国第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中国企业。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某些领域代表当今世界高的制造水平,成为 宾利、奔驰、宝马、路虎、奥迪等豪华品牌重要的全球配套供应商和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厂商,在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地设有工厂。2009年5月30日获得 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 。这也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华人企业家获此殊荣。有着企业界奥斯卡之称的 安永企业家奖 于1986年

    • ¥59 ¥118 折扣:5折
    • 李光耀回忆录 我一生的挑战 新加坡双语之路 译林出版社
    •   ( 103 条评论 )
    • (新加坡)李光耀 /2013-11-01/ 译林出版社
    • 李光耀先生从曾祖父母和自己的童年时代开始回忆,上私塾、小学、中学,出国留学,回国后当律师,终于踏上政治道路,自己组建人民行动党,提出符合人民实际意愿的行动纲领,经过曲折的过程取得政权。他作为天才的领导人,率领新加坡人民勇往直前,化危机为转机,从而创造了新加坡今日辉煌的成就。在里程碑一样的历史事件中(1954—1959反殖民统治;1960—1961人民行动党党内斗争与分裂;1963—1965新、马合并与分裂;1965独立建国;1965—1971经济蓬勃发展;1980至今领导权转移并继续发挥强势的影响力)作者不自觉地透露出成功领导者迥异于失败领导者的特质:智慧、支配力、自信、知识及活动力。该回忆录充分展示了李光耀先生的治国理念——精英主义、贤能制度、实用主义和亚洲价值,生动表现了他的一些治国之道,例如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维护种族

    • ¥29 ¥58 折扣:5折
    • 音乐即自由 国际音乐大师坂本龙一自传 坂本龙一从出生到08年活动与思考的总结 30余张珍藏私人照片展现教授从幼儿时期至老
    •   ( 106 条评论 )
    • (日)坂本龙一 /2021-03-01/ 四川文艺出版社
    • 这是日本有名音乐大师坂本龙一专享自传。从坂本龙一幼时接触音乐与作曲,一直讲述至他近年的音乐思想。幼时的坂本龙一,因幼儿园作业所作的一曲《小兔之歌》,使他第一次强烈地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强烈冲击。小学时,他随波逐流的学起了钢琴与作曲,最终成了朋友中专享坚持下来的人。中学时,他是一名彻头彻尾的“愤青”,罢课抗议、游行示威。期间,他曾一度拒绝学习音乐。但却正是这次“拒绝”带来的空虚,使坂本龙一察觉到“自己原来是如此喜爱音乐啊”。他从来没有想过,将音乐当成自己人生的使命,但音乐伴随了他的一生。参与YMO乐队,取得国际性成功;凭借《末代皇帝》的配乐,他获得电影配乐领域优选荣誉的奥斯卡金像奖……在本书中,坂本龙一不断回望自己的成长与音乐创作,以期看清现在的自我。书中还穿插着他不同时期的照片30余

    • ¥34 ¥68 折扣:5折
    • 终极刺客 C罗传 台海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冯逸明/主编 /2022-07-01/ 台海出版社
    • 2002年8月13日,当17岁的C罗代表葡萄牙体育初次踏上绿茵场那一刻起,也许没有人能想到,20年之后,他将拥有怎样一个波澜壮阔的职业生涯…… 2022年,20年弹指一挥间。C罗从葡萄牙体育启程,在曼联成长,到皇马绽放,赴尤文开疆,然后再回曼联,回到梦开始的地方,一切还是当年的模样 。

    • ¥29.5 ¥59 折扣:5折
    • 迪奥小姐 时尚王国背后的先锋女性 迪奥传记迪奥品牌官方审定授权 全新视角展现克里斯汀迪奥的一生 迪奥人物传记迪奥品牌故事
    •   ( 52 条评论 )
    • /2023-11-01/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缘起于有名传记作家贾斯迪妮·皮卡蒂女士受迪奥品牌之邀,为克里斯汀·迪奥先生撰写传记。她在研究了大量的档案后发现:要写克里斯汀,就必须写他的传奇妹妹——卡特琳娜·迪奥。皮卡蒂女士为了完整而真实地还原卡特琳娜的故事及她对哥哥克里斯汀·迪奥的影响,不仅研究了大量迪奥的品牌和个人档案,前往了迪奥家族宅邸以及克里斯汀·迪奥留给妹妹的墨山城堡等地,还探访了卡特琳娜的亲朋好友,完整呈现了迪奥兄妹不为人知的故事:在共同经历家破人亡的痛苦时如何互相陪伴和扶持,克里斯汀如何展现出时装设计的才华,被囚禁在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的卡特琳娜如何坚强求生,克里斯汀的传奇作品又是如何从卡特琳娜的苦难经历中获得灵感的……这不仅是一本角度独特的迪奥传记,为解读克里斯汀·迪奥的作品与他所建立的时尚王国带来全新的视

    • ¥84 ¥168 折扣:5折
    • 我们的作家 拉美文坛十圣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智)路易斯·哈斯 /2024-04-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我们的作家:拉美文坛十圣》是拉美有名的文学评论集,也是“文学爆炸”的一份重要证言,它充分说明,水准高超的文学评论,必然与繁荣的文学创作结伴而来。 1964年,为了寻找“拥有典型性”的拉美小说家,智利文学批评家路易斯·哈斯踏上了漫长的旅程,寻访了十位代表,与他们面对面地长谈,并记录了他们的文学思考和心路历程。他并没有刻意预测未来,但随着这趟旅程,路易斯·哈斯事实上为即将改变历史的文学现象——“文学爆炸”——确立了正典、奠定了基调。 这十位作家是:卡彭铁尔、阿斯图里亚斯、博尔赫斯、吉马良斯·罗萨、奥内蒂、科塔萨尔、鲁尔福、富恩特斯、加西亚·马尔克斯、巴尔加斯·略萨。当时的他们几乎都没有国际性声誉,《百年孤独》尚未出版,最年轻的一位仅二十八岁。然而,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这十位作家里产生了三位

    • ¥42.5 ¥85 折扣:5折
    • 文学的一生 阿瑟·米勒自传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美)阿瑟·米勒 /2024-04-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本书是美国当代有名剧作家阿瑟·米勒生前出版的专享自传。 在五十余万字的自传中,阿瑟·米勒对自己所走过的漫长曲折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艺术道路做了深沉的回顾和反思,尤其回顾了人生道路中的一些关键时刻: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与法西斯主义的抬头,使得他终身都持批判现实的左翼政治立场;五十年代,他与麦卡锡主义斗争,最后获得了道义上的胜利;在他的领导下,国际笔会从与世无争的文学俱乐部变成一股推进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几段情感经历尤其是和玛丽莲·梦露受人瞩目也备受困扰的婚姻带给他影响,等等。在叙述这些事件的同时,米勒详细记录了自己戏剧创作生涯的全过程,其中有成功亦不避失败,并生动描绘了戏剧界、电影界、政治圈中的许多重要人物。 米勒的坦诚、对文学和社会的责任感,是这部自传的特点,

    • ¥59 ¥118 折扣:5折
    • 第一次遇见马可·波罗
    •   ( 0 条评论 )
    • /2024-05-01/ 上海书店
    • 本书系“ 次遇见”系列之一种。“ 次遇见”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策划推出的一套面向青少年读者的人文历史普及读本。该丛书分为名人、风物、经典、科技四个门类,邀请 外 中青年学者加盟“作者团”,以具有学术视野的原创力,通过介绍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成就的精华,传达文明互鉴和文化传承发展的当代价值。本书是为纪念2024年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而打造的青少年通识教育读物,编入“ 次遇见”之“名人”系列。在中西文化交流 ,七百多年前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无疑是位先驱者,其所著游记家喻户晓,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他也因此成为世界历 伟大的旅行家之一。本书从马可?波罗人生中的 次远行故事开始,以扎实的学术依据、要言不烦的行文风格和充满惊喜现场感的故事讲述,带领读者进入马可?波罗“探险

    • ¥24.44 ¥49 折扣:5折
    • 卡夫卡谈话录 漓江出版社
    •   ( 23 条评论 )
    • [奥]卡夫卡/口述 /2021-04-01/ 漓江出版社
    • 本书是由卡夫卡的忘年交雅诺施记述的卡夫卡谈话录。雅诺施比卡夫卡小二十岁。是其同事的儿子,经常去卡氏就职的布拉格劳工工伤保险公司探访他。卡夫卡作为“相当富有的父母的专享的儿子”和公司法律处处长,一辈子生活在威压当中,其父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性格专横如暴君,对专享幸存的长子卡夫卡寄予了莫大的希望,甚至逼其大学时放弃酷爱的文学专业。改修法律,影响笼罩其一生。“富二代”的身不由己和小职员生涯的万般无奈,令表面的卡夫卡之下顽强生长着一个文学的卡夫卡。本书谈话发生在1920年3月底雅诺施初次拜访卡夫卡至1922年7月初卡夫卡退休离开保险公司去疗养之间。两年多的时间里。无数次工间休息见缝插针的聚谈,或是漫步在布拉格老城环形道的边走边聊,见证了卡夫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艺术观。从中可以看到这位貌不惊人的鬼

    • ¥24 ¥48 折扣:5折
    • 米沃什传全2册 安杰伊弗劳瑙塞克著 文学纪念碑052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诗人的一生 展示20世纪文化全景与诗人个体命运
    •   ( 167 条评论 )
    • (波)安杰伊·弗劳瑙塞克 /2023-05-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米沃什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波兰作家、诗人,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这本传记巨作中,作者安杰伊·弗劳瑙塞克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米沃什本人及其所处时代的生动图景,同时也提供了理解其作品的丰富语境。弗劳瑙塞克追踪了米沃什个人的奥德赛之旅——经由立陶宛、波兰,到法国,再到美国,最后荣归波兰克拉科夫,终老于此。作者花十年时间写就这部米沃什标准传记,无论深入程度还是厚重程度均在目前米沃什生平及作品研究专著中首屈一指。这本传记基于大量的访谈资料而来,同时大量引用米沃什的诗歌和散文作品,收有四十张珍贵资料照片,图文并茂。译者系波兰语译者,直接从波兰语再现了传记风采,也展现了米沃什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 ¥134 ¥268 折扣:5折
    • 中国禹迹图导读(全二册)
    •   ( 0 条评论 )
    • 编者:邱志荣//张卫东| /2024-04-01/ 中国文史
    • 《中国禹迹图导读》由全国数十位专家学者合力编写,收录全国范围内的禹迹651处,以及相关遗迹如尧迹、舜迹、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等26处。全书分为三编:上编“正图释文”,即2022年版《中国禹迹图》中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323处禹迹点导读,包括简介、图照及附录等;中编“补录释文”,条目数量及写法与上编相当,禹迹收录范围扩大至29个省份;下编“相关史料辑录”,分为论述、文献、考察、报道、对外交流、规范文件等部分。全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融学术性、资料性和可读性于一体。

    • ¥133.75 ¥268 折扣:5折
    • 毛姆传 全本 北京日报出版社
    •   ( 28 条评论 )
    • (英)赛琳娜·黑斯廷斯 /2021-05-01/ 北京日报出版社
    • 他是才华横溢的故事家,也是有史以来极负盛名、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读者的作家,然而,在赛琳娜·黑斯廷斯这部里程碑式的传记问世之前,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的真实人生从未被完整讲述过。 凭借靠前的大量私家档案、扎实研究和强健的笔力,黑斯廷斯在本书中揭开了毛姆的神秘面纱,其生平交往与文学创作令人着迷的复杂真相也得以水落石出。书中生动讲述了毛姆经历的早年坎坷、中年显达、暮年背叛,他的多段秘密恋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谍报工作的传奇生涯,以及更重要的,一位天才艺术家如何将充斥着矛盾痛苦的私生活转化为苦心孤诣的创作激情。正是毛姆丰富多面的“大写人生”,激发他创作出《人生的枷锁》《英国特工阿申登》《寻欢作乐》《刀锋》等杰作。 毛姆在戏剧舞台和出版界取得了同时代无人能出其右的巨大成功,财富

    • ¥64 ¥128 折扣:5折
    • 天才群星闪耀 1922,现代主义元年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13 条评论 )
    • (英)凯文·杰克逊 /2024-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关于1922年的非传统传记,是对20世纪历史上一个影响深远年代的迷人记述,揭开了许多现代主义名人之间鲜为人知的联系,包括艾略特、庞德、菲兹杰拉德、希区柯克、萨尔瓦多·达利、路易斯·布努埃尔和加西亚·洛尔迦等。全书以日志的形式,通过记述世界范围内的人类学家、艺术家、舞蹈家、设计师、电影制作人、哲学家、剧作家、政治家和科学家等在1922年的重要事件,展开了一场五光十色的文化娱乐之旅。他们的作品和生活在1922年的12个月里碰撞交叠,引起了一股新浪潮,标记了现代主义的开端。

    • ¥65 ¥130 折扣:5折
    • 拉贝传
    •   ( 47 条评论 )
    • 黄慧英 著 /2017-08-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介绍了约翰 拉贝的一生。作者黄慧英在史实基础上,结合档案资料、拉贝日记以及对拉贝后人的访谈,以细腻动人的笔触,重点讲述拉贝在中国三十年的生活。 1931年,拉贝被西门子公司派往首都南京任职。1934年,他为申请在南京建立德语学校的经费加入纳粹党。南京陷落之前,他与十余名外国友人一起,为建立国际安全区奔走。日军入城后,他们竭力保全安全区内的几十万名难民,拉贝本人在宅邸内收容六百余名难民,一次又一次冒着生命危险,面对日军的枪口刺刀,救下与他素昧平生的人。 归国后,战争结束,拉贝又因纳粹党的身份被迫接受多次审查,并因此失业,饥寒交迫。战后的南京人民为拉贝集资捐款,邮寄食品,在他*困苦的时候,帮助他和家人渡过难关。 半个多世纪后,拉贝的日记被公开,他在南京的故居被发现并确认,人们才重新认识了

    • ¥18 ¥30 折扣: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