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语文教育改革将 整本书阅读 列入语文新课标,唤醒学生阅读力成刚需! 高频进入全国各地中考、高考,屡屡给同学们 出道大题 的《红楼梦》名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本书作者于鸿雁、白楠茁老师较早投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后又担任北京市中小学的红楼梦教学辅导工作,北京四中的 红楼 课堂用了7年的教学学案,这套众多 清北 学生点赞的学案,用有逻辑、有序列的一组组问题,在学生的思想里找到着力点,助力学生在《红楼梦》 整本书 阅读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应对考点。
部编版高中古诗文全解与精练(必修 选择性必修)(赠朗诵音频)》是与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配套的古诗文同步解读类产品,分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两册,每一篇课文附赠朗诵音频;内容编排上,首先是对课文作者和相关创作背景的介绍;接着对课内古诗文进行注释、翻译,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拆解文章结构,并对课文中出现的文言知识进行整合梳理;之后,在全面解读课文的基础上,增加设置理解性默写和真题(模拟)训练模块,讲练结合,全面解读课内古诗文,对接高考题型。
本书为高中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文言文课文以及要求背诵篇目的全解类辅导书。本书选文完备,覆盖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篇目,体例严谨:文章前有 题解 ;文中有逐字 笺注 ,覆盖所有篇目的虚实词;文下有文章疑难点的解释性注释;文中穿插文化常识 名物图解 ,配有大量插图;文后有全译文; 辩疑 ,主要为分辨疑难句式和虚实词难点;再有相关的 附载 ,表达历代名家对文章的观点;书的*后还附有虚词用法的总表和索引。本书能够有效解决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帮助学生打通文言文的所有环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延伸拓展,实现文言文的一通百通,将成为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帮手。
.
复旦附中 双新 语文课:中华古诗文阅读(第二卷)分两部分组成:部分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篇古诗文的学习指导,分4个单元展开,分别为诸子散文与历史散文、古代叙事经典、古代谏文化和诗声词韵;第二部分是古代经典的学习指导,分6个单元展开,分别为:《孟子》选读、《左传》选读、《史记》选读、《韩非子》选读、唐宋词选读、《文心雕龙》选读。课内侧重古诗文 文 的意义开掘,落实 文 言 统一的学习;课外侧重文化主题的学习指导,将 双新 语文古诗文的内容与古代经典学习融通,既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又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完成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第一编 文言文阅读 1.文言实词 推断实词含义常用方法7种 常见的通假字128个 重要的古今异义词126个 常见的偏义复词18个 高考常考实词120个 其他重要实词153个 常见的多音字121个 常见的异读字56个 2.文言虚词 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常用方法7种 高考常考虚词18个 其他重要虚词12个 3.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8种 常见固定句式45条 4.文言文断句 常见断句方法5种 客观题和主观题解题技巧4个 5.翻译句子 常见翻译方法8个 翻译采分点7个 6.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常见设误方式4种 答题步骤3个 7.概括分析文意 选择题答题比对角度5个 简答题主要题型及答题要点3个 第二编 古代诗歌阅读 1.鉴赏诗歌的形象 常见答题方法3种 古诗词曲中常见意象35个 2.鉴赏诗歌的语言 常见答题方法3种 古代诗歌常见语言风格9种 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常见修辞手法11种 常
1、知识全面、应有尽有 基础重难、易混易错、题型方法、一题多解、模型建构、拓展材料 2、易学易懂、重难突出 知识分层、逐条讲解、多维解读、点拨透彻、图画释义、标注关键 3、查找便捷、一翻即到 超详目录、分类索引、切口色块、书眉章节
亮点1 紧扣课本,新教材完美诠释 亮点2 科学分层,新知识逐步夯实 亮点3 好题精练,新题型全新适应 亮点4 完美解析,新方法快速掌握 亮点5 对接素养,新高考全面启程 亮点6 打包错题,个性化生成下载
复旦附中 双新 语文课:中华古诗文阅读(第三卷)分两部分组成:部分是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中、下三册的35篇古诗文学习指导,分6个单元展开,分别为诸子精神、史传精神、诗歌精神、古文精神、诗声词韵(一)、诗声词韵(二);第二部分是古代经典的学习指导,分4个单元展开,分别为《老子》选读、《庄子》选读、《墨子》选读、《大学》《中庸》选读。课内侧重古诗文 文 的意义开掘,落实 文 言 统一的学习;课外侧重文化主题的学习指导,将 双新 语文古诗文的内容与古代经典学习融通,既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又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完成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本教程颠覆了固有思维习惯,借助逻辑学、哲学、历史学、数学、心理学、政治经济学、跨媒介阅读等多种学科专业性思维创建了模板式思维的语文学习方法。 本教程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与考试命题,分为多文本阅读(社科类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记叙文与议论文写作五章,针对高中生学习和备考的主要问题,研究推出模板式思维的学法指导与思维品质的升格训练,同时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和具体实施步骤。 每一章根据不同知识与能力板块设计了不同的思维模板、审题模板、表达模板等。在 模板思维学习 和 课堂教学实录 之后设计了 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 和 读写贯通 的扩展升格练习,内容不仅涉及高考题型与题目,更包含真实的生活素材、丰富的跨媒介阅读资料,以便清晰、高效地实现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贯通提升
本书总共分为十五讲,以 鲁迅画像 为起始线索,结合《回忆鲁迅先生》,先为读者勾勒了生活中的平易近人的鲁迅,以引起读者兴趣,再分讲鲁迅的各篇重要小说作品,以《呐喊》中的篇章为主,也包括《彷徨》《故事新编》等作品。每一讲中,作者都会从一个特定的剖面进入小说,提出相关问题,再通过具体的文本细读来解答。如第二讲 孔乙己的 可笑 与 不幸 ,就是从小说中的 笑 入手,以此为中心提出问题,并进行相应分析。这种抓准小说描写重点的解读方式,是作者结合多年一线教育经验后总结而成的,相信能给读者提供一种引人入胜的阅读鲁迅的视野和角度。
语文教材的编写是一个世纪性课题。台湾的高中语文课文是如何编选的?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文章入选没有?课文的文体和主题是怎样搭配的?课文背景和作者是怎样介绍的?导读和思考题是怎样设计的?课文鉴赏部分是如何撰写的?语表练习中设计了怎样的问题?翻开台湾的语文课本,我们将会发现很多新的面孔,也会体味到迥异于大陆的教材编写理念、框架。让我们在台湾国文课本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与台湾的文脉。 此版教材在 1999 年版及 2006 年版的基础上编写、完善而成。每课由 学习重点 题解 作者介绍 课文 问题与讨论 构成,每册书后附有名家撰写的 课文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