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一章溯源直觉的历史,重点梳理了古代直至十九世纪的直觉认识。第二章综述20世纪的直觉研究,对几位知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直觉观点做了介绍。该章阐述的直觉与女性的话题也十分有趣。第三章继续对直觉进行分析与论证,考察了直觉和表象、即时性直觉、直觉和意志、直觉的领域、直觉与熟悉的关系。第四章论证了直觉模式。相对前三章而言, 从该章开始, 所述内容更加具体,易于理解。第五章讨论了如何强化直觉模式。本章阐释的接受、接受性、理解等词语在诺丁斯的后续著作中都是核心术语。第六章主要阐述在课程与教学中,学习主题应当以能够强化直觉的方式进行编排。第七章是诺丁斯认为的重点章节。依据教育博爱的定义,诺丁斯指出,直觉和爱在学习环境中以三种特定的方式互动。第八章主要讨论了直觉研究的进展,包括研究成果、重
近几年来,随着脑研究的逐步深入,原来被我们奉为真理的许多观点,现在已经被新的脑研究成果推翻了。相应的,人们对学习机制有了更新、更深入的理解,新的学习科学逐步浮现出来。在脑研究与学习科学研究方面,以OECD、美国、日本等为主要代表,形成了国际脑科学与学习科学研究的热潮,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中以OECD的研究成果最具影响。 OECD的脑科学与学习科学研究项目依托OECD自身雄厚的财力,整合了国际上优秀的研究人员,并不断发布研究成果。其研究成果最重要的体现是 Understanding the Brain 系列丛书的出版。这一系列的第一本《理解脑 走向新的学习科学》( Understanding the Brain: Towards a New Learning Science) 是在OECD一系列研讨会基础上编写完而成的,主要澄清了以往的学习科学中存在的谬误,并呈现了重要的脑研究成果及其教育意义
本书选编了绵阳市中小学一线音乐教师的优秀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有老师们在省市、国家级获奖的教研论文及教育案例,有在实践操作中的教学随笔,有基于教学问题而撰写的心得体会等。 这些文章从教育者的角度,以鲜活的素材、生动的描述、独到的见解,呈现中小学一线音乐教师对音乐学科教学工作的深入研究和创新理念,更是音乐老师们在实施素质教育道路上实践反思、不断进步的真实写照。本书是音乐教育者可以相互学习的一手资料,是音乐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可操作性很强、很接地气的一本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札记。
本书主要收录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份份浓浓的爱意,一盏盏点亮未来的灯,一束束温暖的光,都源于平日的记录。生动的故事,记录的是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那些时光,折射的是教师的责任与理想,蕴藏着教师的智慧与情怀。
《创造教育概论(第3版)》是创造学与教育学交叉的边缘学科。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开始了创造教育的试验,但它作为一门学科是在40年代末形成的。作为中国研究创造教育最早的人之一,刘道玉先生历经8年的积累和思考,完成了我国本系统论述创造教育的著作——《创造教育概论》。研究创造教育必须发扬创造精神。《创造教育概论(第3版)》围绕着知识、智力和创造力的关系,对创造的本质、创造力的要素、创造过程与认识论的过程、创造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实施创造教育的制度方法和环境等,都作了详尽的论述,“言他人之未言,言他人之不敢言”。细心读完全书,不难发现,《创造教育概论(第3版)》相当有“创造”精神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