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是《外教社走近经典德语阅读系列》所收作家中的自然科学家。但他除了为世界科学史做出伟大贡献外,还就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题目写过大量文章。 本书选编的文字,出自他的《爱因斯坦晚年集》,不仅体现了他对于社会、文化、科学和宗教等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负责任的成熟思考,也展示出伟人坦荡真挚、深入浅出的文风。
本书是一篇充满音乐要素的艺术家小说。 莫扎特的布拉格之旅可以说是埃杜阿特·默里克有生之年的幸福之旅了,一部优美的小说《莫扎特去布拉格的路上》真实而细腻地描写了这段优美的生活,小说中描写的莫扎特这位音乐大师的生活和遭遇以及他的性格和一些轶事,都是有实事根据的。在小说的结构上,作者作了精心的安排。他把故事大发生限制在莫扎特在旅途中某一昼夜(24小时)之内,但小说的内容却涉及了莫扎特整整一生,几乎把大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安排进去了。小说产生的效果如同莫扎特的音乐一般,可以说是颇具匠心的。
《迷惘与混乱》(1888)描写一个出身低贱的少女爱上一个贵族军官,知道他将会因门第和地位的不同而拒绝她,因而同一个机械工人结婚,走上新的生活道路。 冯塔纳的小说大多以普鲁士现实生活为题材,以柏林为背景,展示了19世纪下半叶德国上层社会的生活画面,描绘了统治阶级的没落、空虚和僵化,从而表明这个阶级必然崩溃。
在这十封亲切的书信中,里尔克吐露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真诚、善意和对艺术的执着,为后世无数诗人的心灵世界提供了宝贵营养和可资借鉴的经验, 仿佛在抚摸他过去身上的伤痕 (冯至),去慰藉那些与他有着同样精神历程的年轻一代,为青年艺术家攀登艺术圣山指明前进的道路。
本词典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外汉-汉上系列袖珍词典之一种,共收词六万五千条左右,德汉部分收词约三万条,汉德部分收词约三万五千条。 本词典德汉部分采用德语文字拼写法,按德语字母顺序排列。汉德部分按汉语拼字母顺序排列。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外出版的德汉或汉德方面的多种词典,学习和吸收了它们的长处。 除基本日常用语外,本词典比较测重收录经济、旅游、计算机、汽车用语和外来语,力求实用,以适应当今中德关系日益发展的实际需要。 本词典可供德语学习者使用,也可供对外贸易工作者、翻译工作者和专业科研人员使用。
本词典于1972年开始由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三个单位合作编写,1975年列入国家语文词典出版计划,并明确由上海外国语学院统一领导。1977年至1979年四川外国语学院也派员参加了编写工作。本词是一部中型的综合性语文工具忆,释义与用法并重,收词85000多个。鉴于德语在科学技术领域内应用较广,本词典选收的科技词较多,约计18000个。
本词典于1972年开始由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三个单位合作编写,1975年列入国家语文词典出版计划,并明确由上海外国语学院统一领导。1977年至1979年四川外国语学院也派员参加了编写工作。本词是一部中型的综合性语文工具忆,释义与用法并重,收词85000多个。鉴于德语在科学技术领域内应用较广,本词典选收的科技词较多,约计18000个。
本词典于1972年开始由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三个单位合作编写,1975年列入国家语文词典出版计划,并明确由上海外国语学院统一领导。1977年至1979年四川外国语学院也派员参加了编写工作。本词是一部中型的综合性语文工具忆,释义与用法并重,收词85000多个。鉴于德语在科学技术领域内应用较广,本词典选收的科技词较多,约计18000个。
本词典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外汉-汉上系列袖珍词典之一种,共收词六万五千条左右,德汉部分收词约三万条,汉德部分收词约三万五千条。 本词典德汉部分采用德语文字拼写法,按德语字母顺序排列。汉德部分按汉语拼字母顺序排列。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外出版的德汉或汉德方面的多种词典,学习和吸收了它们的长处。 除基本日常用语外,本词典比较测重收录经济、旅游、计算机、汽车用语和外来语,力求实用,以适应当今中德关系日益发展的实际需要。 本词典可供德语学习者使用,也可供对外贸易工作者、翻译工作者和专业科研人员使用。
小则求精,典者务实。小而精,让有限的篇幅尽可能多地包含准确、实用的内容,这正是我们在整个编写过程中所遵循的宗旨。 本词典共收汉语单字、多字条目及合成词、习语等近四万条。条目的选择主要根据对外交往及在德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定,尽可能收入了反映近年来社会政治、经济、商贸、法律、科技及文化生活各方面的新词汇和术语。释义力求准确,表达上注重雅俗兼顾、地道实用。对条目中不同义项及释义的应用范围给出简要的中文提示;德语释义中对一些重要语法属性,如强变化动词、完成的构成以及格的支配等作了标注。这在汉外词典中是一种新的尝试,目的在于方便读者使用。 语言是流动的。这种流动表现在其构成的灵活多变及内容的不断更新上。对此,我们在许多条目中安排了不少通俗地道的例句,希望能给读者在灵活准
《外研社·现代德汉汉德词典》共收录5万余个词条,特别收录词汇和新释义。例句丰富,释义准确规范,采用新的德语正字法,特别收录8个附表、方便学习,名师编著、可靠! 本词典选词精练,体例一目了然,便于查找。释义贴切、简明易懂。例证有的放矢,实用性强。同时,本词典收录了很多新词语和用法。在同类词典中,本词典具有收词多、义项例、例证丰富等主要特点。另外,本词典还有若干附录,旨在满足广大德语工作者、学习者日常查阅的需要。
本词典列举了德语中难以掌握故而经常出现的错误,并借用生动的、可转载的例句对错误进行详细分析,给出语法规则提示,并对德语词汇与语法的多样性作出提示。 阅读本词典会使您对德语常见错误具有免疫力。
近年来,随着中德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读者对德语的学习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无论是商贸往来,还是出国留学,说一口地道的德语都是与说德语的人进行沟通交流的关键。 本书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而编写。全书共有60课,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最普通的打招呼、介绍,到校园生活、参加派对等,由浅及深,让读者循序渐进,掌握不同情景的基本德语句型。每一课分为4部分:在每一课的开头都会有15个日常基本句型,所有基本句型均与主题紧密相关且地道实用;第二部分设置了一到两个生动活泼的情景对话,都是从德国人的现代生活情景中取材,读者在真实的情景中可以学习更地道的德语,同时了解德国人的生活;第三部分是10个配套的句型替换练习,读者在基本句型的基础上只要稍加变通,便可掌握更多的实用句子,还可以在此基础上
本词典于1972年开始由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三个单位合作编写,1975年列入国家语文词典出版计划,并明确由上海外国语学院统一领导。1977年至1979年四川外国语学院也派员参加了编写工作。本词是一部中型的综合性语文工具忆,释义与用法并重,收词85000多个。鉴于德语在科学技术领域内应用较广,本词典选收的科技词较多,约计18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