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当他们初步掌握了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时,很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怎样提高呢?尹斌庸编著刘峰、刘耕涛编绘的《成语101/博古通今学汉语丛书》精选汉语中有价值的、常用的、表现力强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和典故各10l则。每则均附英文释义,每则配一幅精美插图,另有一些难解词语中英文注释。
《李清照诗词英译全集》共收录李清照诗词96首。为了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李清照在诗词造诣上的成就,探寻其不同侧面的人生轨迹,作者搜集了李清照分散在古典名著中被引用的零星诗句或残句,译介了与李清照诗词相关的史料。此外,对李清照的一些已经无法补齐的残稿或有争议的诗词,译者也一并收入并注明存疑。中英文译注是本书中解读李清照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学生通过本书学习英文或外国学生学习中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的译文通俗易懂,延续了《中国历代诗词英译集锦》的风格。阅读这本译作,不仅可以全面欣赏李煜的诗词,还有助于从不同角度了解李煜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本书的中英文译注,是解读李煜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学生通过本书学英文或外国学生学中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爱国先辈的故事》选取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 儿女英勇反抗外敌入侵、奋起保卫祖国和家园的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一代代爱国先辈和仁人志士追求理想、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则则动人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爱国先辈的故事》选取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 儿女英勇反抗外敌入侵、奋起保卫祖国和家园的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一代代爱国先辈和仁人志士追求理想、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则则动人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周一到周五以《牡丹亭》剧情为主,由介绍剧情的简单文字、原著中俏皮有趣的宾白和婉转典丽的唱词构成,并配以青春版《牡丹亭》演出剧照,在深深感受汤显祖传达给我们的“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爱情故事至情至性之美的同时,享受精美剧照带来的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其中又穿插点缀了导演、演员和摄影师的手记,从不同主创人员的角度来阐述昆曲之美、《牡丹亭》之美和他们的创作感悟。周六、周日两天编排跟《牡丹亭》有关的昆曲知识,内容涉及昆曲的发展史、行当、服装、化妆、乐器、道具等几个类别,通过了解相关常识,进一步领略昆曲的美感与韵味。
《年轻人的国文课》源自深受北大年轻学子欢迎的大学国文课,围绕“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一核心,从夫妇、父子、情商、文艺和识见五大主题切入,以诙谐的方式、简单的举例、有趣的故事,解读不同时代、不同文体的经典,带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古人处世的智慧,启发我们在当下的世界里更好地生活,珍视个体的价值,学会爱人、做事和思考。 “夫妇”篇,选取经典爱情诗词如《关雎》《蒹葭》《锦瑟》等,阐明何为好的爱情和婚姻; “父子”篇,释读《论语》《离骚》,谈中国传统士族文化里的忠与孝; “情商”篇,剖析《红楼梦》《世说新语》等经典篇目,解读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讲解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原则和智慧 ; “文艺”篇,结合曹植、陶渊明、谢灵运等六朝诗人的名篇,深入中国传统贵族的精神和信仰,认识真正的文艺青年; “
本书详细阐述了作者在中国的名字识别成功系统——NISS,介绍了八字五行起名法、生肖起名法、八卦起名法、辈谱起名法、提萃起名法等各种方法,重点讲解了作者的五维全息起名法,提供了人物起名、改名实例,展示了姓名文化研究成果,解析了中国名人起名、改名缘由,论述了姓名对人生的重大影响。本书具有全面性、通俗性、实用性等特点,适合家长、姓名文化研究者、起名工作者等阅读参考。
叶嘉莹先生担纲主编,携弟子精心编制了《中华诗词日历》(2018)。本日历涵盖自《诗经》以来的古典诗歌传统(包括唐五代以来的历代词作),跟随四季变化精选近190首诗词佳作,并选配意境切合的传世名画170余幅。诗词画相互生发,读者每一天都可以在诗情画意中度过。 二十四节气和一些重要节日也选配了相关的诗词与画作,如除夕、春节选配宋代词人韩疁的《高阳台·除夜》与明代的《丰年家庆图》,端午节选配南宋词人刘克庄的《贺新郎·端午》与清院本《十二月令图册·龙舟竞渡》,六一儿童节选配北宋王安石的《赠外孙》与宋代《小庭婴戏图》……我们还特别选取了一些“历史上的今天”之作,如韦庄的《女冠子》(四月十七)放在农历四月十七,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放在农历六月二十,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思接千载”的美好体验。
勤劳善良的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老牛指点他找到了下凡的织女,两个人互相爱慕,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织女的私自下凡触怒了王母娘娘,她带走了织女,划下一道天河分开了牛郎一家人。只有每年的七夕,他们才能在鹊桥上相会。四色印刷,图画优美,文字简明流畅,适合7-10岁的中外少年儿童阅读。
女娲因为感觉自己活在世界上太寂寞了,于是用泥巴捏了一个小人陪伴自己。她越捏越多,看到人们三五成群地生活在一起,女娲非常开心。为了不让人们逐渐死去而灭绝,女娲还让他们掌握了繁衍生息的能力,从此可以代代生存下去。四色印刷,图画优美,文字简明流畅,适合7-10岁的中外少年儿童阅读。
本书为我社全英文版"中国经典文化走向文化丛书"诗歌卷之一,选入了100首左右的经典元曲(包括散曲、剧曲)进行英译,甚至还有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两个著名选段。译者能较好地用英文还原元曲中的意境并处理元曲中的多种文化意象。除了一些生平不详的作者外,大部分元曲原作者均附有英语简介,方便英语读者了解文化背景。希望本书能为"中国经典文化走向文化丛书"增添丰富多彩的文体和内容,为推广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漫话中国人》精选易中天、方方、孔庆东等作家、学者关于中国各地人情风貌的美文22篇,并搭配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原创摄影作品。这些文章风格多样、视角独特、文采斐然,以非常感性的方式,独特地展现了中国各地多姿多彩的风俗民情。较之以往知识介绍性的作品,本书更多了一些文学性和可读性。作品有少量新中国成立前的作品,更多的是当代作家、记者的作品,读之,不仅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流韵,时代的脉动,更能感受到中国人文精神的内涵。 每篇文章均搭配一张人物图片(已有的绘画作品或手绘漫画图),以达到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
本书为我社全英文版"中国经典文化走向文化丛书"诗歌卷之一,即《英译乐府诗精华》的英文部分。本书包含100多首汉魏乐府诗,题材多样,如经典的《有所思》《上邪》《十五从军征》,还有长诗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代表了汉魏乐府诗的风采。译者汪榕培先生在翻译中力求传神达意,以流畅的当代英语艺术再现乐府诗的神韵,给出了兼顾格律、音步和韵脚的优秀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