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 语言 叙事 文化 三个维度分享国际传播实践的心得体会,思考对外表达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跨越差异走好国际传播的 最后一公里 。第一章以媒体视角,从句法、用词、节奏、细节、修辞、标题等六个方面介绍国际主流英文媒体的话语风格;第二章概括中国时政话语的重要特点,从 外媒视角 汉学家视角 观察中国时政话语英译的难点;第三章聚焦中西 政府观 差异视域下的国际传播身份困境与突破之道;第四章浅谈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翻译、新闻写作、社交媒体运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书延续作者一贯的视角与风格,细读外媒,详说翻译,希望能启迪更多的年轻读者投身翻译与国际传播事业。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职英语学业水平测试》适用于全国中职院校学生参加英语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使用。本书根据中职英语新课标要求,结合最新的全国学业测试命题思路编写,以课程标准的学业质量要求为命题依据、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测试目标、以突出职业教育特点为创新特色,以先进理念指导测试流程开发为编写理念特色。《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职英语学业水平测试》包括四大部分:一是专项训练。按照学科能力开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职业任务。根据任务对语言能力的要求,有侧重的训练学生在职业情境中运用听力技能、语言知识运用技能、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二是综合训练。将听力、语言知识运用、阅读与写作四个维度开发的职场任务进行组合形成全面训练和考查学生学
本书基于六则课例探讨一组关键词。六则课例是"2017年浙江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前六名的课例,其中两节是基于一则叙事文本的高一年级的课例,另有四节是基于一篇议论文的高二年级的课例。
《结尾的意义:虚构理论研究》以英文原文加中文导读的形式出版。本书起初是一部讲稿,篇幅不长,但思想深邃,其核心议题是通过辨析虚构作品中 首尾呼应 的结构样式,揭示种种虚构的结尾 如何满足人们的需要 。作为一种学科界面研究,作者将一般虚构和文学虚构进行并置,探究二者之间的互证互释关系,表达和解释在现实生活中的危机感,既回应了对现代西方文化的焦虑,又体现了对浪漫主义想象力的重视。
《外语教学方法与流派》在简要介绍每一种方法流派及其相关理论的同时,通过案例解析和对话交流等手段,引导教师多维度深层次地思考与每一种外语教学流派和方法相关的问题。每章着重介绍一种方法或流派,其编写结构基本上作如下安排:方法概述;典型课堂;案例解析;理论链接;对话交流。
通过九个常见外语教学统计分析案例演示,介绍如何利用SPSS软件解决教学统计问题,助力教师科研素养提升。
《外研社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丛书教师发展系列:英语语法教学(2013)》依据应用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理论,对中学英语语法教学进行了探究。首先对若干个相当比较困难的语法项目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讨论;其次从语言学角度、学习角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课堂语法教学实例进行直观地分析和讨论,力图对语法的教和学有新的认识;*后对语法测试和评价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对于促进一线教师思考如何进行语法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教材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所需的基本理论和技巧,让学习者对英 语学术论文写作从选题到提纲编写到资料收集及相关资料的有效使用以及论文写作规 范有个全面了解,培养学习者形成初步的科研能力,提高其学术论文写作质量和学术 素养。教材由三章构成,简要介绍学术(研究)论文的基本特征、研究类型及 学术论文的类型;第二章详尽介绍学术论文写作过程和论文的主要要素,有效融人包 括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等在内的多个英语类研究方向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及研究话题,提供一些学术论文题目供学习者参阅;第三章介绍三种通用的论文格式 在文献著录方面的规范。
《第二语言研究中的结构方程模型案例分析》共8章。*章对结构方程模型做了概述。第二章对AMOS软件做了概述。第三章到第八章由简到繁系统介绍了测量模型、结构模型、测量模型多组分析和结构模型多组分析四大类SEM常用统计方法。此外,书后还配有四个附录,均为笔者设计和使用过的调查问卷,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各章节案例,同时也可作为参考资料。
《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第4版)》以英文原文加中文导读的形式出版。本书是一部具有教科书性质,面向人文学科的大学生、研究生的叙述学理论著作,力图将这一理论的基本要素逐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并结合大量叙事文本进行实践分析,以使读者得以在理论与文本实践相结合的意义上,系统地把握叙述学的基础理论。作者独辟蹊径地以 文本 故事 素材 为总体构架,不仅使读者更加深入文本,也扩大了研究的范围,增加了对 宽泛的真实层面 的关注。
本书的部分介绍了文体学的基础理论以及文体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二部分对各类功能文体的范文进行文体分析,学以致用。 理论阐述翔实。介绍了文体和文体学的定义、文体学的流派及发展、文体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各语言单位的基本功能等。 涵盖面广。涉及的主要功能文体有日常谈话、公众演讲、新闻报道、广告、文学(含小说、诗歌)、科技、法律等。 选材精当。所选范文和实例大多选自近年的作品,新闻报道部分为近两年的新内容。 提供数篇学生文体分析习作及相应的教师点评,充分阐明文体分析的基本路径和方式。
《英语教学中的学习策略培训:阅读与写作》作者精心设计了策略培训模式和素材,教师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方式,可切实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并鼓励学生将其广泛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渐形成有策略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包括阅读策略与写作策略两部分。每部分包括九个策略培训模块,每个模块一小时,各侧重于一个具体策略的培训,以教案的方式呈现培训材料与步骤,清晰明确。本书适用于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本、专科外语教师和外语学习者。
《 中 与 中庸 :不同凡响的生存智慧》是北京师范大学李春青教授写的 小书 ,主要围绕 中 和 中庸 两个概念展开。在中国古代,从西汉(前206 25)武帝时代(前140 前87)直至清代(1644 1911)的两千多年之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系统是儒家学说;在儒家的思想系统中, 中 和 中庸 属于核心范畴,与 仁 义 礼 智 信 心 性 诚 敬 等为数不多的概念属于同一层级,而且与这些核心概念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通过对 中 与 中庸 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及其历史演变的分析考察,我们就可以从一个侧面切入儒家思想体系的内核之中,从而对其丰富意涵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和阐发。 在这本小书中,我们将按照时代的历史顺序展开对这两个概念含义生成与演变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它们所体现出的诸种文化意义以及它们在儒学概念网络中的核心位置。
神经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探讨语言和大脑功能之间的关系,以揭示语言产生、理解、习得、磨蚀等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 《神经语言学导论》抽丝剥茧,从神经语言学的概念界定、模型与框架,到涉及的不同层面,如神经语言学中的音系学、形态与句法、语义学、语用学等,再到一些热门话题,如神经语言学视角下的阅读与写作、双语问题、多模态等,为读者了解前沿神经语言学提供了入门指南。
进入21世纪,关于话语和语篇的多模态研究逐步增多,《多模态与认知语言学》选取了13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汇集了世界各地20位专家学者的学术思想和研究理念,从认知语言学与多模态隐喻、社会符号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以及多模态互动分析这三个途径出发,通过对电影、卡通、绘本甚至挂毯等的多模态研究,阐述各自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推动了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式上的社会转向和研究方法上的实证趋势。
《如何以言行事(第二版)》提出的“述谓句”与“施事句”区分学说和言语行为理论极具建设性,是奥斯汀对哲学和语言学的原创性和永久性贡献。前者对法哲学和语言伦理学的研究有重要影响;后者经过一些语言学家的发扬光大,成为语言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在文学研究、社会语言学、语言交际理论等领域有着经久不衰的影响。
以电影和电视节目为主的影像材料一直是英语教学的宠儿。但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这些语言地道的影像材料,而不仅仅是将其用作课堂上的附加视听内容,却是使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本书提供了以各种影像材料为蓝本的数十种课堂活动,涵盖了英语教学中听力、语法、对话、写作、交际等各个方面。每个活动均针对具体的影像材料进行设计,给出活动的目的、适用的英语水平、活动材料和具体的活动程序,可操作性极强。
本书是“高等学校教材”之一,全书共分15个章节,主要对英语文体学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文体与选词的关系、句子的长度、照应手段与文体、日常谈话、词汇与句法上的重复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教学行动研究是教师基于所处的特定的教学情境,自主开展教学探索和教学改进的重要方法之一。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它是面向教学改进的系统的方法论。 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概述行动研究的本质特征、外在特征、基本内涵和理念。第二章介绍行动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第三章通过一项行动研究的叙事案例,分析行动研究的核心原则、基本流程和重要价值。第四章展现三位一线高校英语教师的行动研究案例,分别聚焦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写作水平三方面的问题。第五章详细介绍行动研究报告的写作。 本书科学性、可读性较强,讲解清晰、简明,案例充实、易懂,结构清晰、连贯,既适合作为外语教学实验研究方法的教材,也适合对外语教学行动研究感兴趣的教师和学生参考。
本书为 Learning in Doing 剑桥英语课堂教学指南 系列丛书之一。本书生动介绍了一百余种泛读课课堂活动。这些活动由一线英语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组织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活动内容涵盖听、说、读、写、单词记忆、角色扮演等,适合各年龄段、各水平的学生。每个活动均详细解说,并配有作者的温馨提示。作为一本实用性强的课堂教学手册,本书面向一线英语教师,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同样可从中获益。师资培训者亦可将本书作为培训内容的一部分。
《柬埔寨职业教育研究》为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国别研究丛书 之一,主要探讨柬埔寨职业教育的体系、管理、政策、改革等问题。全书由六章构成。第一章从历史、政治、社会、经济、人口等方面概要介绍柬埔寨国家状况;第二章基于教育历史发展、教育体系和教育行政三个方面勾勒柬埔寨教育全貌;第三章从劳动参与率、就业和劳动力质量三个方面解析柬埔寨劳动力市场的特点;第四章聚焦柬埔寨职业教育体系,详细介绍柬埔寨正规职业教育、非正规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情况;第五章对柬埔寨近期主要职业教育政策文件进行解读,从管理机构和国家资格框架等方面介绍柬埔寨职业教育管理状况;第六章探究柬埔寨职业教育交流与改革,从鲁班工坊等方面介绍柬埔寨同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和组织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情况,并指出柬埔寨职业教育改革的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