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的形式基础(精)》译自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于1963年在剑桥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是一本集建筑理论和设计方法为一体的批判性著作。埃森曼是当代很重要的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及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对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建筑学发展格局产生了不可比拟的影响。他对形式分析、解构主义、图解等概念在建筑学中之运·的认识,早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建筑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一切思想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他1963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也就是这本《现代建筑的形式基础》。此论文中基于形式分析的思想脉络可以追溯到埃森曼的导师柯林·罗(Colin Rowe)以及柯林·罗的导师鲁道夫·维特科尔(Rudolf Wittkower)。他们的思想共同指向建筑学的“自主性”问题,即建筑作为一门学科的自身的独特规律及批判方法。与此同时,埃森曼在诸多层面上又与
【新华书店总店自营】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含习题集)(第四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 许社教 著 原价 ¥99.00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09-01
书稿收录了目前绵阳市域范围内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6处木结构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寺庙、宫观、会馆、民居等。以实测来表现这些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和特点,配有能反映其特点的照片、测绘图和文字描述。图文并茂,勘测详实,融观赏性和学术性为一体。书稿对这批古建筑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地记录和研究,为其保护和维修提供了依据,更有助于完善这批文保单位的“四有”档案,具有较高的学术性、资料性和科普性。
本书系统介绍了低热硅酸盐水泥(以下简称“低热水泥”)混凝土试验研究成果,并与中热水泥混凝土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低热水泥的生产与质量控制要求,概括了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方法与混凝土施工性能改进措施,详述了低热水泥在白鹤滩水电站全工程的应用及效果,总结了低热水泥及混凝土的性能与发展规律,形成了水电工程不同部位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的应用建议。本书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技术成果与实践经验可供相关工程参考借鉴。 本书内容全面、案例丰富、实践性强,可供水利水电行业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高校师生等参阅。
徐毅松,于秀芬,杭迎伟主编的《连接(共享未来的公共空间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览)(精)》是2017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览的画册出版物,主要介绍到主展览的主题,展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再激活等,分为五大类的各参展项目,附录中展览主办架构的介绍等。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览以“连接this CONNECTION:共享未来的公共空间”为主题,讨论在当代城市进程中的公共空间的未来,如何将各种原因形成的断裂转化为连续开放、可达舒适的人性化高品质公共空间。
本书以现代建筑门窗幕墙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为主线,围绕其产业链上的型材、玻璃、金属板、石材、人造板材、建筑密封胶、五金配件、保温材料和生产加工设备等展开文章的编撰工作,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行业前沿资讯,引导传统产业领域提升创新主体活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同时,本书还针对行业的技术热点,汇集了超低能耗相关技术、BIM及数字化技术、建筑模块化及装配式技术等相关工程案例和应用成果。 本书可作为房地产开发商、设计院、咨询顾问、装饰公司以及广大建筑门窗幕墙上下游企业管理、市场、技术等人员的参考工具书,也可作为门窗幕墙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