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海》是我国目前的一部以字带词,集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辞书。1915年开始编纂,1979年后确定十年修订一次的制度。后推出《辞海》第四版、第五版和第六版。2020年8月出版的《辞海》为第七版彩图本。为适合不同读者需求,2022年1月推出《辞海》第七版缩印本。缩印本在内容上与彩图本保持一致。总条目近13万条,总字数约2300万字。全书词目力求精当,释文力求精确,坚持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稳定性和简明性,严把政治关、科学关和文字关,继承历版《辞海》收词全面、释义准确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汉字是象形性的表意文字,掌握它的关键在于字形,正如掌握拼音文字的关键是读音一样。《汉字图解字典》通过剖析字形阐述字义,将看似枯燥的字形活化成生动的示意画面,再现出巧妙的构字用意,有助于化解汉字难认、难写、难读、难记等学习障碍。 《汉字图解字典》是部综合性的字典,将字典、词典、类书、文字学、图画、书法等融为一体,发挥了创意,丰富了内涵,强化了功能,增添了情趣,具备了以往字典所不具备的一些功能和优点。 汉字图解字典》共收5092个单字,分为39类,按类依序排列,每页四字,构成字义上有关联的小单元。将属于同类的字罗列在一起,提供了比较和选择的方便,有助于精准地用字、构词,并起到加深理解,触类旁通的作用。字典按义编排的好处还在于,即使忘了某字的写法和读音,仍能在字典中找到它。这些都是按
《辞海》是一部以字带词,集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的主要功能于一体,以百科知识为主的大型综合性词典。1936 1937年出版,1958年开始修订,历经六次修订,此为第七版。《辞海》(第七版)彩图本总字数约2400万字,总条目近13万条,图片约18000幅。在第六版基础上,对学科设置适当调整,对条目增删反复论证,在内容方面进行大量与时俱进的修改和增补,学科架构更趋完善,知识体系更趋系统,定位是 守正出新 。其语词条目约占全书三分之一弱,百科条目约占全书三分之二强。字头、词目力求精当,释文内容力求精确,坚持辞书内容的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稳定性和简明性,严把政治关、科学关和文字关,不仅继承历版《辞海》收词全面、释义准确的特点,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产品形态上也不断创新,同步推出《辞海》网络版,更好地服务读者、
《汉语大字典》是当今世界上规模、形音义完备的大型汉语字典,国家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由川、鄂两省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历经十年编纂完成,首版于1990年出齐,广受到社会各界和海内外读者好评,被誉为 共和国的《康熙字典》 。《汉语大字典?袖珍本》是《汉语大字典》衍生品种之一,将1500余万字的原版浓缩为一册,便于使用。全书456万字,全部收录原版字头60000多个。第二版根据近年来*研究成果进行了修订,除参照《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对字头的归部、字音、笔顺、笔画等进行调整外,还吸纳了*的科技术语,并对人名、地名、释义、例证等,进行了更新,同时严格对照《通用规范汉字表》,对异体字、繁简字作了必要的调整,是一部实用的中型汉语工具书。
收字约30000个,涵盖古今常用字和疑难字。 选字严谨实用,包含《十三经》等经典文献用字。 释义简明准确,突出显示字义发展脉络。 例证精当丰富,兼顾时代性与历史性。 列有拼音、部首、笔画等检索方式,查检方便。 大中学生、语文教师、文字工作者案头字典。
本词典收录常见的谚语,也兼收一些结构与谚语相似的、常用的、有代表性的描述语等,收条约10000条。条目按音序、笔画排列,分主条和副条。条目下设释义、注音、例句、副条、提示等栏目。释义通俗易懂,一般先释基本义,再释比喻义、引申义等。例句多出自史书及古今文学作品,生动典型,便于理解。本词典是适合大中学生和一般读者使用的工具书,有助于读者掌握谚语,对促进谚语发展、弘扬传统文化有一定意义。
本字典设有古字形、汉字属性、字源、释义、组词、字里字外、插图等栏目,功能齐备,涉及面广,方便读者学习、理解与运用汉字。其中古字形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等。汉字属性栏目列出字级、笔画数、结构、部首等内容。字源阐释该字演变源流及字形结构发展情况等。释义除详列现代常见常用义和新出现的义项外,还酌情列了较为常见常用的文言义项。另据字头在古汉语中的语法性质和在现代汉语构词中的作用,为其加上类别标志以方便读者学习、使用。在释义之后配有丰富的例词、例句。字里字外栏目包括与该字头相关的科技、文化、历史、典故等词的解释。部分字头下还配有插图以解形释义。
1997年,《夏汉字典》出版后,我即计划修订出版《简明夏汉字典》,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2008年增订本出版后,我决心要出版《简明夏汉字典》,几经周折,于2010年在区党委、人民政府及我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给我配了助手,使我有信心来实现13年前的心愿。 本字典是在增订本的基础上去繁从简。所谓 繁 ,只是删去重复的例句。例如有的词条相同内容的,原选3条,今只选1条,减少篇幅,降低成本。版本由豪华精装变为普通精装,由大16开本变为普通16开本,而词条内容不减少,还增加3个新宇词条。
成语是汉语言宝库中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恰到好处地运用它,能产生妙语连珠、妙笔生花的效果。 本书突出简明、实用的特色,具有以下特点: 1.收词丰富 全书收录成语17000条,注重收录现在还在使用的活成语,能满足学生及广大文字工作者的需要。 2.例句古今并重 在简明的古例外适当增加了现代汉语例证,改变了厚古薄今、反复援引古例的模式,便于读者理解、使用成语。 3.功能完备 除功能外,还有出处、近义、反义、提示、用法等功能。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为现代汉语用字教学而编写的具有解析特色的新型字典,是2013 2025年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规划项目。字典共收录了11700多个单字,其中正体字8100多个,繁体字、异体字3600多个,完全涵括了《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全部字形,既满足了现代汉语常用字的教学需求,也满足了古籍与专业领域用字的查检需求,在教学上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字典的特色体现在它除了解释每个字的读音、主要意义,提供必要的例词之外,还为每个字头设置了 解析 专栏,全面精要讲解汉字形音义的源流发展。分析字形一般追溯到小篆,有的还溯及甲骨文、金文、籀文等。从字形分析入手,说明形义之间的联系,有些字也兼及形音之间的联系;从本义出发,说明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联系,以大量的古代文献和现代经典文学作品作例证,说明古今意义的传承脉络和用法的重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部现代汉语字典,首次出版于 1953年,原由新华辞书社编写。作为世界发行量*的工具书,它曾经陪伴几代人学习语文、提高文化水平。《新华字典》第11版,体现了在辞书编纂民族化、科学化、现代化上的与时俱进。第11版修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主持,主要有如下特点: (1)释义准确,例证精当,内容丰富,简明实用。 (2)根据国家语文规范和标准修订,收单字13000多个。 (3)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和语言的变化,收录了一些新的义项、词汇、例证等,删去了一些难懂、过时的例证;根据中小学教学的需求,适当增加了一些例证。 (4)以字统词,收带注解的词语3300多个,更便于读者使用。 (5)新增正体字800多个,以姓氏、人名、地名用字和科技术语用字为主。 (6)根据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意见,对某些繁体字、异体字做了相
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国哲学研究和翻译领域的诸多专家的成果以及国外的相关成果,由正编和副编组成。正编为哲学术语正文,以西方哲学为主,同时兼顾东方哲学;既收录了古典哲学的重要术语,也收录了近现代外国哲学和流派的常用词汇,内容涉及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以及与哲学密切相关的领域。副编包括世界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名录、国外哲学及人文科学杂志目录、国外哲学机构和网站目录三个部分。正编收录的词条有39500余条,副编收录的词条有3700余条,全书收录的词条总量超过了43200条。
本书是学习汉字的中英双语字典,揭示汉字奥秘、图说汉字演变的趣味读物,具有减少学习投入、扩大学习回报的效果。对3500个常用汉字及次常用汉字做了深入浅出、科学趣味的剖析,解析字形、字义。独创的文字图,一个个字形宛如一扇扇窗,助人观取字义、窥知中华文化。掌握汉字的关键在于字形而非字音。本字典着重分析字形,严谨对应字形的文字图,生动呈现出部分或全部的字义,使人巧学活记,过目难忘。本书的英译顾问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康奈尔大学中文课程负责人、著名语言学家魏久安博士。
收录字、词、成语及其他熟语约60000条,含新词新语及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约5000条,贴近语言使用实际;设置注音、释义、例词等栏目,功能齐备,实用性强。
《汉语大词典》(全23册)是目前规模zui大的汉语语文工具书,共收四十万五千余条目,约五千三百三十万字,插图二千二百五十余幅。 《汉语大词典》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荣获第?届国家图书奖。本书前十三卷(包括《附录 索引》一卷)编纂历时十八年,先后有一千余位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此项工作。从1986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卷,至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出版《附录 索引》卷,本书前十三卷面世二十多年来,国内外汉语和各专门学科的研究者、使用者在对其成绩充分肯定的前提下,也指出书中存在的若干不足。自2005年以来,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组织人员对《汉语大词典》前十三卷全书进行通读、整理并归纳学术界研究成果和读者意见,历经五年,编写了《汉语大词典订补》,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我们现将《汉语大词典》
《甲金篆隶大字典》收入字头12500余个。以繁体楷书单字为领头字,在其下括号内附列相应的简化字以《简化字总表》所列为限。极个别形同而音义不同的字分列字头,用序号区别。每一面的字头和简化字均依次在边框出现。本字典收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形34900余个,在相应的字头下亦按此顺序排列。每个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形下标明出处。出处名太长的用简称,与简称相应的全称见书后所附《主要引用参考书目》。出自许慎《说文解字》的字,引用《说文解字》原文后,酌情作字形解说。个别非《说文解字》的字也稍作字形解说。
《汉语大字典》是当今世界上规模较大、音义完备的一部大型汉语字典,是新中国文化建设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性工程。该书第二版的修订工作于1999年底正式启动,先后被列入 十五 、 十一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被确定为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第二版保留了首版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 的特色,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力求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字头下列字形、注音、释义、例句。在字形方面,于楷书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且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等形体,简要说明其结构演变;在字音方面,对所收列楷书单字尽可能地注出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反切,标注了上古韵部;在字义方面,不仅注重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适当收
这是一部供广大爱好学习和写作的同志便于查寻古代名言警句的词典,依中国文学史的顺序,从浩瀚的古代文学宝库中爬梳剔抉,筛选名句,选目制卡,分类编排,从写作角度分为写景、记人、抒情、论事、说理5编、36类、157项,下分细目,共搜集名句6050条,然后按词条详注出处,诠释赏析,提示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