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李政道物理科普代表作 对称展示宇宙之美,不对称生成宇宙之实。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中,对称与不对称交相辉映,构成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成为指引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灯塔。 在这精短的18篇文章中,李政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生动的比喻、形象传神的图片、引人入胜的奥秘、深入浅出的道理,轻松阐释了这一改变世界、影响物理学发展的颠覆性思想,改变我们看世界的思维方式。 书中更是具有独创性地阐释了科学与艺术、中国古典智慧与现代物理结合的魅力: 公元前的爱国诗人屈原用诗论证了地球是个椭圆球体;杜甫的诗*先提出物理的概念;中国古典格子窗体现几何对称的复杂结论;著名画家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常沙娜的作品再现对称的科学内涵;老子的道德经更是科学哲学的高度囊括
百万家长信赖的北大学霸、十余年教育研究者刘威老师领衔编写,让孩子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物理入门指南,激发学习热情的学科启蒙之作! 翻开这本书,你就知道,物理不是枯燥的公式和理论,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索。全书紧贴物理新课标,设置物质、运动、声光电磁、能量、实验探究、宇宙探索6大模块,涵盖超100个趣味问题,配有51幅趣味创意漫画,覆盖课内外刚需知识点。 生活案例巧妙引入 趣味设问引发思考 创意漫画丰富体验 科普讲解环环相扣,让孩子由浅入深掌握基础知识,锻炼学科思维。 翻开《物理超简单》,你会发现,原来物理现象无处不在,原来物理这么简单有趣!就像牛顿从苹果落地探索万有引力,你也可以跟随这本书,从生活中的现象开始走进物理、爱上物理。
《寻找薛定谔的猫》是一本跨越量子力学、物理学及哲学等多学科的科普图书。作者并未涉及太多具体而繁杂的公式方程,而是从量子力学的发展史入手,着重探讨了量子力学给现实世界所带来的冲击与改变,以及量子力学中所蕴含的宇宙观、世界观等内涵。它就像一个科学向导,带着读者领略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它又仿佛是一本思想史,把物理学家们的思维过程非常清晰地展现出来,让读者看到科学家成功前的一次次失败。通过作者严谨而生动的描述,读者可以轻松地理解量子物理瞬间的真实性,从而进入量子物理的奇异世界。
在《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里,你将会发现: 1.有了科学记数法,才能让你想写多大的数就写多大。 2.在无穷大的世界里,部分可能等于整体!所有数字(包括奇数和偶数)的数量,竟然和偶数的数量一样多。 3.引力不是一种独立的力,而是一个有质量的物体弯曲了周围的时空。 4.成年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是最初那个受精卵的大约第50代子孙。 5.光是形成行星的雏形,就需要花去一亿年的时间。 6.我们所处的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绝不可能被引力重新凝聚到一起。 这本书将会回答你如下问题: 1.无穷大究竟有多大? 2.空间有里外之分吗? 3.为什么三维世界里的人无法想象四维空间? 4.相对论是怎么“相对”的? 5.我们怎么才能看到原子的尺寸? 6.核反应时究竟在发生什么? 7.生物与非生物的界限在哪里? 一,二,三……快进入无穷大的科学世界吧!
这套书从八年级至高三年级,每个年级一册,每册图书中每个章节设有以下几个栏目:知识要点和基本方法,例题精讲,练习题。本次修订主要是重新调整及分配5册图书的内容设置,使之尽量与现行教材同步。同时,补充物理竞赛新增考点, 新知识要点和基本方法的编写,替换陈旧例题与试题。
这套书从八年级至高三年级,每个年级一册,每册图书中每个章节设有以下几个栏目:知识要点和基本方法,例题精讲,练习题。本次修订主要是重新调整及分配5册图书的内容设置,使之尽量与现行教材同步。同时,补充物理竞赛新增考点, 新知识要点和基本方法的编写,替换陈旧例题与试题。
一直以来,你会有这样的疑问: 永恒流淌的时间,是真的摸不着看不见,还是有形状和终点? 我们所处的空间,是三维四维还是五维? 我们能不能踏上时光机,任意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和未来? 这些,都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跟随作者,你可以进入爱因斯坦的梦境,坐在牛顿老师的课堂,来到星光实验的现场……近距离接触科学的真相。你将轻松了解一个你以为深奥得无法捉摸的理论,你将进入一个你以为奇妙得永远理解不了的世界。 本书上部和大家一起回顾物理学走过的坎坷历史,这段历史的精彩程度不亚于任何一段战争史。在伽利略、牛顿等纷纷谢幕之后,超级爱因斯坦闪亮登场。他就像一位横空出世的大侠,无门无派,但出手即震惊天下,他的绝招就是“相对论”。 书的下部比上部还要精彩,结构宏大,故事神奇,真相惊人。在下部,作者细致地剖析时空
在我们身边,生命无处不在,精彩非凡。但是,生命 活着 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在本书中,诺贝尔奖得主保罗 纳斯爵士尝试用每个读者都能理解的方式定义生命。他带着动人的谦逊,清晰阐明了五个堪称生物学支点的重要概念:细胞、基因、自然选择的进化、生命的化学、生命的信息,带我们理解生命的复杂与奇妙,了解生物学的发展与演进,体会人类与所有生命的息息相关。
这既是一本轻松愉快的物理之书,又是一本观点独特的人生指南。 世界的存在和运转是依循物理定律的,我们自身也应该遵循它们的道理。 人生不会虚度(能量守恒定律),人生不会沉没(浮力),人生难免混乱(热力学第二定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原子的吸引与键结),从相对论里学会尊重其他观点,在四种基本作用力里享受人生旅程……除了物理定律外,没有 好的人生道理了。 尽管世界是个庞然大物,拥有压倒一切的力量,但如果你了解了它的基本定律,就有办法应对一切困难。
自人类 次用步伐丈量大地,探索空间的脚步就从未停止。空间是什么,空间里有什么,空间的边界在哪里?从古至今,人类对空间的理解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文明与科技也在此过程中发展向前。 史前时期,人类对天空和地面空间形成了 初的认知。在早期文明中,先人用神话确立“我们在哪里”的 初答案。时光轮转,古人逐渐勾勒出复杂美丽的地图,并且能够利用星座找到方向。在中世纪,计算和导航工具 加完善,新大陆的发现 改变了我们对地球空间的认知,随之而来的探索迅速填满了古老羊皮纸地图上的空白。在当今时代,望远镜拉近了我们与天空的距离,新的天体被不断发现。星云变成了星系,星系汇成茫茫星河,融入无涯宇宙,但仍不断有新的理论重塑着宇宙的轮廓。 过往的理论或被证实、或被推翻,而广袤的空间却始终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这是一本特别的科普书。物理学家李淼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为起点,介绍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物理学和现代宇宙学知识。 宇宙的生死,世界的实在性和不确定性,乃至人的自由意志,在李淼的笔下妙趣横生;智子、水滴、二向箔、思想钢印等《三体》中的 神器,他也一一分析了它们能否真正在现实中出现。 《三体》涉及的种种科学问题,你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 的答案,从而深入地领略《三体》的意趣;如果你还没有读过《三体》,这本书也会带你进入一个奇异的新世界,让你充分感受科学的魅力,惊叹物理学为人类提供的可能性。
《神秘的宇宙》是英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詹姆斯 金斯的经典代表作,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科普著作。书里介绍了20世纪初物理学观念上的重大革命,包括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作者在书中通过探讨生命的意义、事物的本质等一系列发人深思的问题,逐步向读者揭示这些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对人们宇宙观和哲学观所产生的改变和影响。 《神秘的宇宙》虽是一本小书,却包括了作者的全部思想,影响了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并在互联网上被评为 改变整个世界的25本科普书 。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物理学家史蒂文 温伯格将本书作为他向大众推荐的13种经典科学读物之一。
声音是我们体验这个世界的重要途径。 我们日常沟通、享受音乐以及鸟鸣或者涛声这些自然之声都离不开声音。但因为人类极度发达的大脑,我们可以用呼吸的声音传达信息,公开演讲和传道受业,但其实开始的声音出现在宇宙诞生后,也就是137亿年前。 在这本小书中,迈克 戈德史密斯着眼于声音科学和音响文化,探讨声音是如何产生又是怎样被耳朵感觉到,音调与和声的物理基础以及乐器如何产生独特的声音。他还讲解了音乐这门艺术的演变和音乐令人心生愉悦的原因。通过了解不同来源的:听得见的与听不见的、地下的与水下的、技术性的以及有害的声音,你将了解到声音背后的科学原理,掌握声动人心背后的科学真相。
“物理君”深夜做完实验,路过M楼时,突然听到井盖处有小猫的叫声,循声过去却被一股神秘力量拉进了井中……醒来后,物理君发现自己穿越到一座悬浮在太空的岛上,他必须经过岛上的8个地点、8道关卡,到达悟理学院
黑色的夜空,几百年来让天体物理学家们魂牵梦萦;黑体辐射的研究孕育了随后的量子革命;黑洞一直是宇宙中 富魅力的独特存在;暗物质与暗能量则是当代宇宙学里 神秘的假说…… 黑体、黑洞、暗物质、暗能量——为什么物理学家喜欢用“黑暗”一词来形容这些晦涩的科学发现呢?这个问题引导我们回顾物理学历史,思考其中的一些关键点。 罗兰·勒乌克和文森特·博滕斯著的《给好奇者的暗黑物理学(精)》通过追溯这些物理概念的发展演变史,深入探究“黑/暗”在不同的领域分别代表了什么,试图在物理的复杂性中驱散黑暗,让人能够从物理学的“黑概念”里得到收获与启发。
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 ,量子依然是新闻热点。 《从零开始读懂量子力学》将为广大科技爱好者系统、严谨地介绍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读者需要熟悉高中物理和数学的相关内容,愿意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虽然量子力学是一门有着神秘面纱、打破 生活常识、颠覆人类认知的现代科学,但是读者只要愿意随着本书一起思考,就一定能够清楚地了解量子力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终全面认识它在科学体系中的作用和对现代技术的贡献。 本书的叙述方式是一边讲解科学理论,一边介绍重要的实验现象和科学原理的应用。本书在一篇中依次讲解了状态叠加、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原理等基本概念;在第二篇中介绍了量子力学在凝聚态物理和基本粒子物理领域中的应用。同时,对由量子力学催生的现代电子技术,也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