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川主编的《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是根据 **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 的教学基本要求,参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全国计算 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中有关计算机原理部分的职业技 能鉴定考核标准,结合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其 应用专业教学实际编写的。 本书主要讲解了微型计算机组成结构和各部件的 工作原理,常见外围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还介绍 了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和网络基础知识,常用 的系统测试工具等。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术专业的教材 ,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根据*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2009年版)的要求而编写。编者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本着“案例驱动、重在实践、方便自学”的原则编写了这本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本教材共7部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应用因特网(Internet)、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Word 2003)、制作电子表格(Excel 2003)、多媒体软件应用和制作演示文稿(PowerPoint 2003)。 本书配套的教学资源光盘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方案、多媒体演示课件、PPT课件和案例素材等教学资源,搭建了一个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指导的平台。本书还配有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包,详见前言。 本书可作为国家规划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
阿桑奇(Julian Assange)与维基解密(WikiLeaks),斯诺登(Edward Snowden)与棱镜计划,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以及互联网中的金融欺诈、黑钱运作、武器交易、毒品与……这本书会带你进入互联网中一个不为人知的最黑暗的隐秘世界,而这个隐秘世界如何运作,如何生存,又是被谁操纵……此书第 一次全面解读互联网的黑暗江湖。没有人真正全面了解深网的秘密。它是一个平行的数字世界,由无止境的数字信息构成,深网足有可见互联网的40-450 倍。深网内布满匿名网站,它们几乎不受法律的制约。在这里,人们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因此一切活动或路径都难以追踪。深网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未知领域。匿名者编著的《深网》一书解释了深网如何运作、人们如何进入深网、谁在深网中进行操作,并揭开这其中的秘密,是什么帮助斯诺登、阿桑奇与其他人实现了秘密的数据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指导(windows 7 office 2010)》是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7 office 2010)章序保持一致的配套学习指导书,书稿精心安排和组织了以案例驱动的实验内容。内容涵盖了相应各章的知识与技能,对疑难点进行了重点的讲解与充实,并对解题思路的进行评点。
本书系统论述了基本达芬奇架构的昇腾(Ascd)AI处理器的原理、架构与开发技术。全书共分6章,内容涵盖了神经网络理论基础、计算芯片与开源框架、昇腾AI处理器软硬件架构、编程理论与方法,以及典型案例等。为便于读者学习,书中还给出了基本昇腾AI处理器的丰富的技术文档、开发实例等线上资源。 本书可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适合作为从事人工智能系统设计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配套的实践教程。内容组织与教材一致,分为10章,包括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以及C语言程序设计等的练习题和实验题,通过练习题可以更好地掌握教材的内容,通过实验题可以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本书从读者的角度和实际应用出发,力求叙述简洁、通俗易懂和技术实用。本书既可与主教材配套使用,也可以作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B、二级C的参考用书。 大学计算机基础(21世纪普通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规划教材)
人类与信息遭遇的历史由来已久。詹姆斯格笔下的这段历史出人意料地从非洲的鼓语讲起(章)。非洲土著部落曾用只有高低两个音的鼓声来传递复杂的讯息,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后续章节进而讲述了这段历史上几个影响深远的关键事件,包括文字的发明(第2章)、罗伯特考德里的本英语词典(第3章)、查尔斯巴贝奇的差分机与爱达拜伦的程序(第4章)、沙普兄弟的信号塔与摩尔斯电码(第5章)。 但人类开始自觉地理解和利用信息始于克劳德香农于1948年创立的信息论(第6、7章)。香农的信息论不仅大大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引发了其他许多学科的信息转向(第8章),改变了人们对于诸如麦克斯韦妖(第9章)、生命的编码(0章)、模因(1章)、性(2章)、量子信息论(3章)等的理解。部分科学家甚至认为,构成世界的基础不是物质,不是能量,
本书是配合主教材《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编写的学习与上机实验指导。内容是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Windows 98,Word 97,Excel 97,PowerPoint 97、Inter和IE5.0,以及FrontPage 2000软件的教学要求设计编写的。本书还给出了Word 2000,Excel 2000,PowerPiont 2000 的新增功能及教学要求,以便参考阅读。 学习指导部分对各章的教学要求、学习要点和学习方法做了说明,并提供了部分练习题供学习者参考。实验指导部分提供了24个配套的上机实验指导,每个实验给出了实验目的、预备知识、实验操作。 本书适合大专院校,广播电视大学,以及成人培训或自学人员作为学习辅助教材。
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广泛,是学习单片机技术较好的系统平台,同时也是单片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系列。本书以实用为宗旨,通过丰富的实例讲MCS-51单片机原理和软硬件开发技术,并采用对比方法,同一功能分别以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和单片机C语言程序实现,且附有Proteus仿真,免费提供所有源代码和电路图的资源下载。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3版)》为原书第3版,共11章。本书适合各类大专院校及培训机构作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或“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类课程的教材,特别适合打算学习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读者,也可供各类电子工程、自动化技术人员和计算机爱好者参考。
本书介绍了43位ACM图灵奖获得者的工作和事迹。通过对20世纪下半叶及21世纪初有代表性计算机科学家的介绍,多方位、多视角地反映计算机科学技术半个世纪来的发展历程。本书在程度上反映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程序设计语言、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和编译程序、数据库设计、计算复杂性理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计算机科学技术主要分支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概况。通过追寻成功者的足迹,给人以必要的启迪,读者可以从阅读本书中吸取成长和成功所必需的养分。
本书以指纹识别技术为主,系统地介绍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理论和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指纹图像的增强、指纹的特征提取、指纹图像的分类与检索及压缩技术、指纹图像匹配算法、指纹的独特模型、指纹识别算法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实现与应用、人脸检测算法及其评估方法、人脸识别方法、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设计与评测方法、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典型应用实例等。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新颖,理论与典型应用实例相结合。本书的既定读者对象为从事生物特征识别、图像处理、计算机应用、模式识别等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员和应用开发人员,也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教材。
本书共分5个章节,主要对宽带CDMA网络越区切换算法关键技术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网络QoS调度策略的分析与研究、动态小区资源预留切换控制算法、3G移动通信网络的仿真技术研究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书系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之一,根据**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针对微型计算机及其软件的*发展,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电子文稿软件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及多媒体基本常识以及计算机安全的基本常识。本书共分8章,每章附有适量习题。在本教材的配套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教程》里,对本教材的相关章节配备了相应的实训内容,并对本教材的习题给出了相应的参考答案。 本书是计算机学习的入门教材,内容编排深浅结合,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作为高职高专、中专各专业学生“计算机公共课系列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其他各层次读者学习计算机的入门教材。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Internet的典型应用、电子商务、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利用互联网辅助学习、网络推广与评估以及Internet*发展等内容。 全书共15章,分为六部分:前三部分主要介绍Internet的重要功能、基本浏览应用以及典型网络应用(如电子邮件、信息搜索等),重点介绍在网络世界中的高级信息处理技术,帮助读者深入应用Internet;第四部分介绍Internet上电子商务的特点;第五部分介绍网站建设与安全技术;后展望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高速网络和无线网络。 本书适合作为大学生的Internet应用和信息检索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个人提高网络应用水平自学使用。
《大学计算机数据库与程序设计基础题解及课程设计指导》属于*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项目,是与冯俊主编的《大学计算机数据库与程序设计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配套使用的辅助教材。内容包括覆盖主教材各章知识点的内容提要、习题解答、课程设计指导与综合测试。习题中的选择题、填空题、思考题以及综合测试中的基础知识部分可以使读者对主教材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习题中的操作题、设计题可以提高读者应用软件和编写程序的基本能力;课程设计与综合测试中的程序设计题、操作题可以锻炼读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计算机数据库与程序设计基础题解及课程设计指导》体系清晰、层次分明、题型丰富、内容翔实,通过这些习题、课程设计与综合测试可加深读者对主教材的理解并提高实际应用能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的配套学习与实验指导教程,用于辅助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全书共分三部分。部分为学习指导篇,简要介绍了各章的内容、学习重点与难点,并通过综合练习来巩固本章所学知识。第二部分为实验指导篇,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了9个基础实验、5个拓展实验和3个综合应用示例。基础实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自练的方式达到学习目标,教师也可适当加以指导或举办专题讲座;拓展实验可以根据教学对象进行选择,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指导方式使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每个实验都配有应用示例,通过示例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各章的要点及操作技巧。第三部分为测试篇,综合各章的知识点选编了一套测试题,供学生课程结束后进行自我测试,以巩固所学知识。 本书适用于一般院校大学
本书是《计算机组成原理教程(第6版)》主教材的配套用书,并按照主教材的章结构组织。每一章的内容都由如下4部分组成:主教材对应章中包含的知识要点、全部习题的解析、自测练习题目和自测练习参考答案。本书题目丰富、解析详尽,既有知识要点,又有供自测的习题,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供准备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复习参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辅导与习题集》是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基于工作过程》配套的实训教程,也可作为上机自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指导用书。本书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列出了7个项目22个实际工作任务。这些工作任务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组装与维护,windowsxp的实际应用及管理操作,word 2003、excel 2003、powerpoint 2003、frontpage2003实际应用操作,以及互联网实际应用操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辅导与习题集》适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材,也可作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高新技术考试的辅助用书,书中的习题大多数是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试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校开设的为普遍、受益面广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本教材按照*提出的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育大纲编写。全书共分为6章,内容包括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2章操作系统Windows xP;第3章word 2000的使用;第4章Excel 2000中文电子表格;第5章P0werpoint 2000制作演示文稿;第6章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应用。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机应用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或培训教材。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配套参考书和吉林大学立项项目成果。本书内容遵循*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简称“白皮书”),由长期从事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和教材建设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一线教师编写而成。 本书是“白皮书”中1+x课程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掌握微型计算机中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过程,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本书以“任务教学法”较详细地讲解微型计算机各部件的作用和连接方法、windows xp、office2003系列组件、网络与安全技术应用、access数据库应用和多媒体制作工具等常用软件的操作过程和使用方法。全
本书根据《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程》的要求和*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编写,通过对概念性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的阐述,培养读者的实际应用技能。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简称白皮书)中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和全国高等学校(重庆考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大纲编写。 全书共分9章,包括应试指南、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7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数据库与软件工程基础、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基本知识、全真模拟试卷。 本书适合作为大学本、专科(高职高专)类各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的必修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培训教材和参加全国高等学校(重庆考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