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是OpenAI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于2022年11月推出。它能够自动生成一些表面上看起来像人类写的文字,这是一件很厉害且出乎大家意料的事。那么,它是如何做到的呢?又为何能做到呢?本书会大致介绍ChatGPT的内部机制,然后探讨一下为什么它能很好地生成我们认为有意义的文本。
本书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实践系列教材之一,从理论基础、平台框架、网络模型和模型优化4个方面重点阐述深度学习技术的基础与实践。本书分为4篇8章内容,包括深度学习概述、深度学习原理、深度学习框架、MindSpore实践、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优化与强化学习实战。 本书可作为人工智能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学习深度学习技术的教材,同时也适用于经济、管理等商科专业需要数据计算的学生,以及希望通过自学认证的深度学习工程师的人员。
全书设计为高等数学教材的辅助实验教材, 涵盖MATLAB基础及高等数学的各章内容的MATLAB实现内容。具体每章内容包括:1.实验目的 :总结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主要强调实验部分要练习哪些知识点; 2.MATLAB相关命令:总结可能用到的主要MATLAB命令, 介绍这些命令的用法,要点,注意事项等;3.MATLAB实验实例:每章这个部分是主题内容, 以一些实例将知识点与命令融合在一起, 介绍典型数学习题的MATLAB求解过程, 包括详细的代码,结果等内容。4.拓展应用:该部分是介绍相关的工程应用案例, 比如相关数学建模问题
本书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领域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技术。全书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论、数据通信基础、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网络互联和广域网、网络互联协议TCP/IP、Inter及应用、网络管理与安全。本书编写遵循 宽、新、浅、用 的原则,通俗易懂地阐述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内容条理清晰,图文并茂,容易理解。书中还提供了若干个实验项目,各章配有题型多样的习题,读者可通过完成实验和习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材,也适用于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教学,同时也可作为计算机网络培训和自学参考书。
米勒在这本书中想要解答的,是如今人工智能领域最令人兴奋的那些问题。作者用大量例证阐述了机器创造艺术作品的可能性,并带我们进入了一个相信计算机拥有创造力的世界。本书内容偏重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方面创造的成果,包括绘画、音乐、文学、戏剧等,例证丰富具体,又涵盖作者对创造力的理解,以及对众多AI艺术大师创作过程的分析。本书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人工智能在创造性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还为人们提供了进行创造性工作的方法论。
本书是中国科协新一代信息技术系列丛书之一。本书内容包括知识表示、知识获取、知识应用三部分。其中,知识表示主要介绍概念表示、知识表示、知识图谱;知识获取主要介绍搜索技术、群智能算法、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知识应用涉及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处理、专家系统、规划、多智能体系统与智能机器人六部分。力求将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技术理论、产业成果以翔实的形态展现于人前。除了必要的知识点与宽泛的知识图谱,本书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有关智能搜索技术、机器学习、神经网络、计算机视觉、语言智能、机器人等在内的不同领域的应用实践成果。本书主要面向大学非计算机类的工科专业的高年级学生与研究生,帮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与基本知识,熟悉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培养人工智能
本书收录了作者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技术与艺术、文学之关系的哲学性随笔二十余篇。基于其在艺术领域多年的审美积淀, 以哲学的思辨方式, 提出了“与AI和解”的概念, 即承认技术的影响和干预, 并不意味着对人与自然、人为与人性的否定, 而是以接纳的心态和进步的思想理念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同时, 当人感知到对技术过度依赖时, 也无须回避由此可能产生的自我生存危机的觉醒, 要用建设性的眼光, 不断构建、完善在新技术时代与之相匹配的原则和规则。
本书从工程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注重基础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较深入地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及分析和设计方法。作者在多年教学与科研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删除了内容高深而实际应用不多的控制技术,增加了大量的MATLAB仿真实例,并充实了计算机控制领域*的技术理论和方法及作者的部分科研成果。全书共分10章,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概述,工业控制计算机,过程输入/输出通道,数字程序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数字控制器的连续化设计,数字控制器的离散化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软件,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计算机控制网络技术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化、电子与电气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或培训教材。
《计算方法及程序实现》重点介绍现代工程技术中计算机上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数值方法及程序实现,包括绪论、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线性代数计算方法、插值与拟合、数值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以及算法的程序实现共7章。全书内容精炼、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前6章均配有适量的例题和习题,对于每个重要的数值计算方法都给出了便于编程的算法。第7章给出了各经典算法的C语言、VB语言和MATLAB的程序实现。 《计算方法及程序实现》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计算方法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的教材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本教材是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设计思路编写的,全书从实践工程应用入手,以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为主导,共11个项目,21个任务。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51内核单片机的硬件系统、单片机的开发软件和下载软件、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等基本内容。并通过具体的实验,讲述了单片机与外围设备的设计实现,包括单片机与键盘接口的设计、单片机与LED数码管、LED点阵和LCD液晶显示器的设计、单片机与串行通信接口、单片机与A/D和D/A转换接口的设计等内容。后通过3个具体的实战项目,介绍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综合设计与开发,使读者可以更进一步掌握和吸收所学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本书本着快速入门、通俗易懂、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寓学于工为主线,使初学者轻松地掌握MCS-51系列单片机的基础知识、产品设计
《计算机基础教程》是根据《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中对一级MSOffice的相关要求编写的计算机基础教程,目的是使计算机初学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适应社会的需求。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的使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3的使用、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3的使用及计算机网络。本书内容丰富,几乎覆盖全部考试内容;讲解清晰,前后呼应;操作直观,由浅入深;实例背景交代清楚,注重教育和学习规律;附有大量的实例、图片、同步练习,便于复习与巩固;版面美观,针对性强。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基础教程,也可作为其他学校或计算机培训班的教材。
钱晓捷主编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基于IA- 32处理器和32位汇编语言(第5版)》以32位处理器、32位汇编语言和32位个人微机系统为起点,从应用角度,采用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突出实践的方法,展开论述了IA-32处理器的发展和微机组成、处理器编程结构、常用指令及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位Windows控制台环境和16位DOS环境)、存储系统、微机总线、输入输出接口及其应用技术,还特别介绍了高速缓冲存储器、指令流水线、多媒体指令、超标量、动态执行、多核等先进技术。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或“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适合计算机及电子、通信和自控等电类专业的本科学生、专科学生、高职学生及成教学生阅读,同时也适合作为计算机应用开发人员和希望深入
王光学编著的《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设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删编程模型、ARM指令集、ARM程序设计基础、嵌入式系统硬件与软件结构、嵌入式系统硬件与底层驱动程序设计及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设计。本书通过一典型设计实例阐述嵌入式系统组成原理与设计方法。采取“自顶向下+模块化”方式讲授设计实例,首先给出实例架构,然后划分为模块,再设计硬件与底层驱动程序,最后设计应用程序。本书集作者多年教学探索所成,重点突出、语言简练,内容全面。本书配有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源。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设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适合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与自动化等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及其兼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中断系统及其应用、定时器及其应用、串行口及其应用、系统扩展、人机交互接口、模拟量接口、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方法及常用实验程序等。
编者通过总结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结合目前高等学校单片机课程的实际教学安排,在本书第1、2版的基础上,对全书内容作了合理整合,更能体现单片机课程的基本教学需求和实际应用情况。全书共分11章。以典型的MCS-51单片机为例,系统地介绍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定时/计数器、串行接口、中断系统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针对单片机内部资源的C51语言编程方法及其与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通过并行接口扩展外部总线、外部存储器、并行接口、键盘、LED和LCD显示器、A/D和D/A转换器的方法,采用I2C、SPI、1-Wire等目前广为应用的串行扩展技术扩展EEPROM和Flash存储器、键盘和LED显示器、A/D和D/A转换器的方法,以及单片机系统电源设计、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技术等,各部分内容都举例讲解。还介绍了目前普遍应用的高性能单片机的结构和性能,结合C8051F02
《信息学进阶》为创客教育系列丛书的高中第三册,共分为7 章,涵盖了高中信息学竞赛的所有知识点。内容描述力求化繁为简,深入浅出,针对每个重要的知识点配以经典实例进行精心剖析,结合清晰的代码及生动的文字、画龙点睛的注解,力求通俗易懂。 《信息学进阶》由全国著名信息学国际金牌教练、NOI 钻石教师宋新波老师主笔,NOI 金牌教师熊超等老师参与编写,与创客教育教材初中第三册《信息学初步》一脉相承,是初中版基础上的深化与拓展,属于发展性课程及研究性课程范畴,因而本书不再重复信息学基本知识,主要侧重于算法、数据结构专题,假如你是一名初学者,强烈建议先阅读《信息学初步》。 《信息学进阶》为创客教育系列丛书高中第三册,适合高中三年级学生阅读使用。
这是一本介绍使用Camtasia Studio进行微课视频制作的教材,全方位介绍Camtasia Studio微课视频制作的流程,包括微课程的有关知识,微课视频制作的一般技巧,使用Camtasia Studio录像机进行视频和音频录制的方法以及使用Camtasia Studio编辑器对微课视频进行常规编辑处理、为微课视频添加各种元素、在微课视频中使用各种特效和制作交互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内容由浅入深,全面介绍微课视频的制作原理以及使用Camtasia Studio进行微课视频制作的各种技术要点。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这是学习微课视频制作的一本极有价值的参考书。本书适合大学、中学和小学以及各类职业学校教师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各级师范院校的相关教材。
本书以80C51系列单片机为典型机介绍微机基本理论与原理,实现将微机原理的学习和具体的单片机应用实践密切结合。本书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入手,全面介绍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原理,重点讲述80C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以及常用的接口技术,对8086系统和C51语言分设两章介绍,一些**实用的接口技术和接口芯片的使用穿插在相关的章节中介绍。 本书(含习题)以汇编语言为主、C51为辅来讲述程序的设计方法与技巧,对Proteus8、μVision4软件、C51语言作基本介绍,其应用与汇编有机穿插在各章教学案例及习题中,C51与汇编编程在教学案例中交叉出现,对典型或重要知识点案例通常给出汇编语言与C51对应的源程序及软件仿真过程。本书选材规范,通俗易懂,每章都配有小结、思考题及习题。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MCS-51单片机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及串行接口等内容,并在键盘及显示接口、模数与数模转换接口及常用传感器接口方面也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本书后简要地介绍了单片机系统可靠性方面的知识和常用的处理手段。本书在较为重要的知识点上都配有应用系统实例,且每章都配有一定量的习题与思考题,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讲授的内容。
本书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的教学成果,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绪论(含冯诺依曼计算机模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计算机系统的分类和性能评价等),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与运算(含算术逻辑单元ALU),处理器,控制器,总线技术,存储系统(含Cache和虚拟存储器),8086/8088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外部设备,输入/输出接口(含中断系统)。图灵机模型、数制及其转换、相联存储器等内容以附录形式给出,涵盖了计算机组成与汇编程序设计的主要内容。本书的内容深度适宜,与技术发展保持同步;行文流畅,深入浅出,文理兼容。例题涵盖了从2009年到2013年五年的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考试全部试题的详尽解答,实用性强。并为任课老师免费提供教学课件等资源。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由徐秀花、李业丽、解凯编著,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根据 本课程的特点,《大学信息技术基础(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的内容分为两部分:部分为信息技术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与 社会、计算机系统的组成、WindowsXP基本操作、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 络基础和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 2003及应用;第二部分为实验指导,共4章,主要内容包括Windows XP、Word 2003、Excel 2003和PowerPoint 2003实验。 本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理论部分内容完整,实验部分案例丰富,书后配有习题。读者使用《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高校 系列:大学信息技术基础》不仅能够系统地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理论,还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
支持向量机的研究是近十余年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数据挖掘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受到了计算数学、统计、计算机、自动化和电信等有关学科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并被广泛地应用于文本分类、图像处理、语音识别、时间序列预测和函数估计等领域。《支持向量机的算法设计与分析》首先介绍了核函数的概念;然后从几何直观的角度介绍了建立二分类模型和回归模型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最后对于分解算法、二乘支持向量机、多分类、模糊支持向量机、在线学习和大规模分类相关的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从数学上对相关算法的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支持向量机的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内容既包括支持向量机的进展,也包括作者的多年研究成果。作者希望《支持向量机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够有助于对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数据挖掘感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