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标准教程 全彩微课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系统安装、故障检测与维修、网络组建、系统管理与优化等知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标准教程 全彩微课版》共14章,内容依次为计算机总括、计算机内部组件介绍、计算机外部组件介绍、操作系统安装和备份、计算机软件故障和排除、计算机硬件故障检测和维修、计算机系统管理与优化等。书中除了详细介绍相关知识的概念及实操外,还穿插了 知识点拨 注意事项 动手练 等板块,对难点和重点做更详细的补充说明。书中所介绍的产品和技术紧跟前沿科技,紧贴实际需要。此外每章后还安排了 知识延伸 板块,让读者开阔视野,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本书结构严谨,详略得当,全程图解,重在实操,即学即用。不仅可作为计算机入门读者、计算机爱好者、运维人员的
本书共12章,介绍分析了改变世界的12个算法,总共介绍了二进制算法、快速排序、动态规划、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搜索、傅里叶变换、Dijkstra 最短路径算法、A* 搜索算法、RSA非对称加密算法、随机数生成算法、数据压缩算法、Page Rank算法、神经网络算法。以浅显准确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漫画,讲解这个算法的来龙去脉,从产生、发展、应用等角度详细解读了各个算法的逻辑,对于理解计算机、人工智能、编程等领域的基础原理,非常有意义。是一本面向大众的科普图书。
《神奇的数学:牛津教授给青少年的讲座》是作者在一系列针对青少年的数学普及讲座内容基础上汇集整理的一本数学科普书,介绍了一些数学中很有神秘色彩的知识,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活泼,很容易激发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了解数学的兴趣。《神奇的数学:牛津教授给青少年的讲座》适合所有对数学知识感兴趣的读者。
从基本的矿物、植物、动物以及人类到螺旋、旋涡、芽苞等具有复杂形状的事物,本书以500多张彩色图片展现了各种事物的几何学特性。作者通过对大自然最简单的观察以及最细腻复杂的测量等手段,意欲告诉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任何事物中找到几何学的身影;他还利用射影几何学证明了,大自然中所有奇奇怪怪的体态其实都是依据最基本的几何学原理“制造”而成的,而这些原理之间的重要差异则造就了我们宇宙中如此纷繁多样的形状。
本书由日本可重构领域专家团队撰写,是一本讲解FPGA原理的书。前5章从FPGA的相关概念入手,简明又严谨地阐述了FPGA硬件构成和CAD工具的内部原理等理论基础,有助于读者快速入门,也有助于读者了解如何优化自己的电路代码,获得更高的性能。第6章分析了FPGA的优势,系统地介绍适用于FPGA开发的“硬件算法”,有助于读者利用FPGA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第7章和第8章则讲解了FPGA的技术动态和应用案例。
《电脑医院》是《电脑硬道理》系列之一,主要面向用户讲解电脑故障诊断的基本常识、排除的方法和详细操作步骤,并结合用户在使用电脑时经常遇到的故障进行专家级的排解指导。全书共分两大部分:部分讲述了电脑维护的基础知识和故障基本处理方法,并针对电脑硬件、操作系统、各类软件、网络安全、病毒木马、流氓软件等系列问题给出了常用解决方案。第二部分精选上千个典型电脑故障实例,逐一进行详细的故障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法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PLC、触摸屏及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并以西门子S7-200系列PLC、TP170B触摸屏及MM440、MM430变频器作为实际案例来讲述PLC、触摸屏及变频器的具体应用。 本书可作为从事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及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以80C51单片机为主线,采用“跟我学”-“跟我练”-“跟我用”的结构体系,单片机初学者一步一步地登入单片机的应用殿堂。其中,“跟我学”部分简明介绍80C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跟我练”部分针对基础知识列举一些简便、易实现的练习实例;“跟我用”部分则完整地提供一些作者开发的综合应用系统实例。 本书面向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它既是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理想的单片机实训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短期培训教材,使那些未学过80C51单片机而渴望掌握该项技术的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学好单片机和用好单片机。
“计算机外设与接口技术”是有关“通信与接口、信号与设备”的课程,主要解决外部设备与接口电路的数据流通方式和途径问题。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键盘、硬盘、打印机、鼠标、显示器、DVD、扫描仪、数码相机和调制解调器,典型设备的各种接口适配器,以及网卡、显示卡、声卡、USB总线,PCI、AGP、PCI Express、ISA和Multibus总线技术,并介绍了红外线IrDA、I2C、蓝牙、触摸屏接口技术。本书从结构组成、性能特点到应用程序,较详细地介绍了输入、输出发生的原理,以期为编写接151程序打下基础,是一本较为新颖、系统、全面的外设接口技术书籍,适合用作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计算机外设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开发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本书重点阐述在Windows集成开发环境μVision 2下,使用C51高级语言开发和调试C语言程序,帮助读者达到熟练掌握二使用州μVision 2。书中所有的例子都经过认真审核,以确保无技术问题。 本书可作为从事嵌入式应用系统和单片机开发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高等学校工科电子类专业师生参考。
ARM处理器是一种16/32位的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RISC微处理器,由ARM公司设计,然后授权给各半导体厂商生产,它目前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嵌入式处理器。本书分14章对ARM处理器的体系结构、指令系统和开发工具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其中包括ARM体系介绍、ARM程序设计模型、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ARM C/C 语言程序设计、ARM连接器的使用、ARM集成开发环境CodeWarrior IDE的介绍及高性能的调试工具ADW的使用。并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一些典型的基于ARM体系的嵌入式应用系统设计时的基本技术。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使读者掌握开发基于ARM的应用系统的各方面的知识。本书既可作为学习ARM技术的培训材料,也可作为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的参考手册。
本书围绕SDK的开发展开,通过分析MCU内核与外设工作原理,结合API介绍各个外设的编程和应用。希望通过本书,使传统单片机工程师面向寄存器的开发思维得到一些转变,能够尝试运用成熟的软件框架来高效地完成应用开发。本书可供具有C语言知识和硬件基础的嵌入式系统工程师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工程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经典原版书库·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英文版·第4版)》具有以下特色: 涵盖从串行计算到并行计算的革命性变革,新增了关于并行化的一章,并且每章中还有一些强调并行硬件和软件主题的小节。 新增一个由NVIDIA的首席科学家和架构主管撰写的附录,介绍了现代GPU的出现和重要性,首次详细描述了这个针对可视计算进行了优化的高度并行化、多线程、多核的处理器。 描述一种度量多核性能的独特方法-Roofline模型,自带AMD Opteron X4、Intel Xeon 5000、SunUltraSPARC T2和IBM Cell的基准测试和分析。 涵盖一些关于闪存和虚拟机的新内容。 提供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练习题。 将AMD Opteron X4和IntelNehalem作为贯穿《经典原版书库·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英文版·第4版)》的实例。 用SPEC CPU2006组件更新了所有处理器性能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