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电子、电气类一级学科的EDA教学基础教材,全书从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HDL简介入手,重点阐述了硬件描述语言的基础语法、高级语法和与之匹配的硬件电路设计基础、高级电路设计案例等;除了对VerilogHDL语法基础详细阐述外,对逻辑电路、时序综合和状态机等复杂电路设计问题也进行了介绍。本书根据国家全日制电子信息类教学大纲要求匹配了对应的实验实习,并对复杂数字系统也进行了案例讲解。全书共11章,主要包含VerilogHDL语言基础、逻辑电路结构、状态机与时序综合、验证等高级主题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还可作为上述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基于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专业系列之一实训教材,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思路编写,从元器件认识,维修工具使用方法及规范,主板维修基础知识,把计算机主板各单元电路,分解为多个子项目,力求每个项目都容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旨在初唐学者掌握芯片级维修中应用到维修工具、维修思路、方法和常用技术。全本共12个项目,包括识读主板主要元器件,主板维修常用工具认识和使用方法,主板构架认识方法,主板电路认识方法,主板八大电路(主板开机电路、主板CPU供电电路、主板南北桥供电电路、主板显卡声卡供电电路、主板时钟电路、主板复位电路、主板COMS和BIOS电路、主板接口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结合原厂电路图)、检测方法、维修技术和维修实践经验等。
由老童编*的《深入剖析主板电源设计及环路稳定性能(工程师经验手记)》共8章,从主板架构到电源设计,从简单的Buck电路原理到多相电源设计,从电源电路的基本结构到微分结构,结合电路信号流程和波形以及动态阻抗的分析,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将读者引向系统电源稳定性能设计中。*后重点描述了 PCB布局设计,从理论到实践,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本非常全面的教科书。 本书可作为高校或者职高教材以及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充电的范本,也可供有工作经验的电源设计工程师参考。
《计算机组成原理》由唐为方主编,针对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而编写,以计算机认知方法论作指导,全面而有重点地介绍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之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问题。 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论、数据的表示与运算、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总线与接口、输入输出(I/O)系统和实验指导。 本书力求避免内容过多、理论知识过深,注重可读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书中备有大量的专门设计的图表以及精选的例子,并附加了近年来部分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以方便广大读者使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计算机原理与系统结构”课程或其他类似名称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供高等教育
面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内容不仅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应用,而且由浅入深地介绍了计算机硬件发展中的新知识、新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组成、工作原理、数制、计算等基础知识;8086/8088、80X86、Pentium(奔腾)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等;总线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总线标准等;存储器的分类、组织、管理和使用;输入输出技术;采用实例说明寻址方式、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例说明常用接口芯片(计数/定时芯片8254、串行接口芯片8250、数模转换芯片、模数转换芯片)的功能和用法。给出大量图例、程序实例,每章配备习题,并给出习题答案。
51系列单片机是应用得广泛、*初学者学习的单片机。本书结合工程实践系统地介绍了单片机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全书共9章,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1~6章为基础部分,介绍了单片机硬件结构、指令系统、内部功能、总线扩展、外围接口和调试方法。第7章为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实践部分,所提供的示例和思考方法都与基础原理紧密结合,通过动手实验验证以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实践能力。第8、9章对工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单片机技术的进阶学习和串行总线扩展技术的系统性学习,以提高对单片机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 本书融合了作者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以及工程经验,书中内容和技术资料丰富,提供的实例全部通过验证,并附有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程序源代码供对照参考,读者也可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来选择学习。 本书既可作为工科院校本科生单
本书以Pentium微型计算机为平台,全面介绍微型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微处理器、存储器、中断系统、输入/输出与接口技术、总线接口、常用外设和多媒体处理技术。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第2版)》以我国目前应用广和市场占有率的SIMATICS7-300系列PLC为样机,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从以下方面介绍PLC的工作原理和S7-300系列PLC的应用: (1)PLC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S7-300系列PLC的硬件系统、组态和指令系统,标准STEP7编程软件的使用; (3)S7-300系列PLC的数据结构及中断处理,采用结构化编程的工程实例; (4)S7-300系列PLC的PROFIBUS-DP通信及MPI通信; (5)SIEMENS公司的模拟软件SIMATICS7PLCSIM的功能及应用; (6)PLC的课程设计指导。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微型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与性能指标以及常见故障处理,如主板、 CPU、存储设备、显示设备、输入设备、多媒体设备、机箱电源等,并详细讲解了微型计算机的具体组装过程以及硬盘分区格式化、主板BIOS设置等,后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的安全和计算机的维护方法,以软、硬件的日常使用维护贯穿始终.在概括理论技术的同时,着重应用和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书在内容安排上,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列举了很多故障实例;语句通俗易懂,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适合用作本、专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各高校其他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材,同时还可作为计算机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以当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16/32/64位微处理器为背景,追踪主流系列高性能微机的技术发展方向,抓住关键技术发展的主线,全面、系统、深入地讨论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技术、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系统、浮点部件、输入输出与中断技术、常用可编程接口芯片、主板及其I/O接口、多媒体外部设备及接口卡,其中包括受到普遍关注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及多媒体技术基础等内容。 本书结构新颖,内容先进,实用性强,便于教学和自学。它可以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特别是非机电类专业的教材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培训教材、自学读本,也可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微型计算机体系中的硬件组成知识和技术应用,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汇编语言及程序设计、i/o接口总线技术、中断系统、dma控制器及应用、典型接口芯片(包括8255a、8251a和8253)、模数(a/d)和数模(d/a)转换器、嵌入式处理器与嵌入式操作系统等。为了增强读者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理解,本书第2版在内容取舍上沿用了第1版的编写风格,尽可能做到少而精,除保留了基本的8086/8088系统的理论外,又增加了微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模数转换等*软硬件技术的知识。在内容安排上由浅入深,并给出了大量的图例和程序实例。配套的实验指导教材还给出了创新实验的内容和仿真软件的实训操作过程。本套教材也提供了用于自主学习的习题和习题解答。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使读者获得计算机硬件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书基础部分讨论了一般性问题,其中包括计算机中的数、码和常用电路,微处理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I/0的重要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部分以MCS-51微控制器为主,介绍了它的结构特点,存储器组织,指令系统及集成的定时、中断和串行通信等功能。 围绕MCS-51的总线及其时序,介绍了存储器和外围芯片的扩展技术,并强调与时序配合。在存储器扩展部分介绍了各种译码方法。在I/O扩展方面,重点介绍了典型接口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本书对传统的外围接口芯片及其功能进行了仔细的取舍。 在以MCS-51为基础的汇编语言教学中,引入MCS-51宏汇编的规范,它支持多模块以及今后同C51高级语言的混合编程。为了帮助初学者理解和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示例都尽可能完整地列出。本书例题丰富、重点突出、循序渐进,力求通
本书是为了适应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和现代高等教育中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而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定理、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半导体器件及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直流稳压电源、逻辑代数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模/数和数/模转换、波形的产生等。因书中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作者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论述,前后知识连贯、衔接恰当。在内容的选择上力求做到难易适中,以方便学生自学和教师讲课。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专科生教材,也是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一本实用的参考书。
本从硬件、软件和升级三个维度全面解析各类开源3D打印机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的著作,不仅详细讲解了3D打印机的结构、固件、分层工具、应用软件、热熔丝的种类、使用技巧,而且还详细讲解了常见3D打印机的调试、使用、升级和维护,以及3D打印模型的设计。本书强调动手实践,包含多个实战案例,3D文字、多模型混搭、迷你相扑机器人等,不仅教读者如何打印各类物品,而且能启发读者DIY属于自己的3D打印机。 本书分为三部分。部分(~3章)介绍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常见类型、选购方法、3D打印机的机械和电子器件、常用分层和控制软件、校准打印机的设置和操作等。第二部分(第4~9章),此部分涵盖与3D模型矢量图绘制和操作、模型的合并和消除、文件导入/导出、网格处理、模型混搭等相关的多种工具及技术运用技巧
本教材是为电子信息类(非计算机专业)或其他工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而编写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的接口技术,使学生具有汇编语言编程和硬件接口电路开发的初步能力,达到学懂、学通、能实际应用。教材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是: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8086/8088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存储器接口技术、输入输出和中断技术、常用可编程数字接口电路、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接口技术、微机总线、高性能微处理器、微机接口技术应用等。 教材的特色是: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力求通俗易懂;例题丰富,形式多样;注重实用,使学生达到学懂、学通、能实际应用;专用一章介绍微机接口技术在自动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和自动测量中的应用。 本
本书是《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修订版)一书的姐妹篇。《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的内容以程序设计的经验和技巧为主,而本书内容则以程序设计的基本算法为主,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单片机程序设计者的软件素质。基本内容包括:单片机常用的线性数据结构和相关算法、排序和查找算法、树和图在单片机中的实现、常用的数据处理算法及常用编码方法等。从单片机系统的实际硬件环境出发,语言通俗易懂,使读者轻松地将单片机程序设计基本算法学到手。为加强学习效果和增加实用价值,本书配套了上机学习光盘,在光盘中还提供了*修订的子程序库和相关调试工具软件,以及众多单片机资料。 本书可作为电子技术人员自学单片机程序设计基本算法的教材,也可供高等院校电子技术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基于FPGA的SOPC的软硬件开发技术,以一个简单的设计实例为主线介绍软硬件的开发流程、开发工具的使用及开发的思想,使读者对SOPC技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将NiosⅡ体系结构、Avalon总线规范、NiosⅡ处理器常用外部设备的更多底层细节提供给读者,使读者获得进行高级开发的能力,如第8章介绍的定制指令、定制外设开发和C2H编译器的使用。另外还介绍了使用MATLAB和DSP Builder进行基于FPGA的DSP开发技术,并提供了一些典型的实验。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计算机选配与维护技术》由吴雪丽、赵进超、张杰、胡东华、李建春、刘书如编著,全书共9章,分为4部分。部分(第1章)介绍微型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和应用以及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第二部分(第2~4章)内容涉及构成微型计算机小系统的核心部件和常用外设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接口以及主流产品。第三部分(第5章和第6章)主要介绍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方法。第四部分(第7~9章)主要介绍微型计算机日常维护、故障处理、网络接入及常见网络故障排除的方法,并以实例的形式讲述了常见故障的具体处理步骤。 本书的特点是力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叙述准确、内容新颖。在文字叙述上力求简洁易懂,突出基本技能的阐述,力求实用。在内容的编排上,依据微型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的顺序,用典型的实例体现微型计算机具体的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程》主要介绍MCS-51及其兼容型单片机系统的设计、调试的相关知识。本着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单片机应用技术教程》在介绍传统单片机系统的经典内容的同时,也介绍了单片机领域*发展的一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应用。《单片机应用技术教程》内容包括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单片机指令系统与汇编程序设计、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单片机内部资源与外围接口技术、单片机的存储器与I/O并行以及串行扩展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教程》内容编排上以C51为主,兼顾汇编语言,淡化芯片内部组成,从单片机实际应用的角度介绍功能,强化其接口连线、应用及总线连接技术,让读者熟悉单片机仿真和编程的相关工具软件(Protues、KeilC)。《单片机应用技术教程》的大部分实例都给出了基于Proteus的仿真电路、汇编程序和C51程序。
本书从微机的硬件结构入手,详细讲解*微机的各个组成部件及常用外部设备(如Core i、Athlon Il、Pl腑nom Il,lmel 5、AMD 8系列芯片组及主板,DDR3内存,NVIDIA GeForce GTX、AMD-ATI Radeon HD系列显卡,高清视频解码技术,HDMl/DisplayPort接口,LCD,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电源,机箱,键盘,鼠标,笔记本电脑,办公设备等)的分类、结构、主要参数。硬件的选购和组装,BIOS参数设置,Windows 7的安装和设置,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和设置,微机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等内容。每章均安排有实训,以方便学生练习。本书内容翔实、条理清楚,对微机的各个部件、各部件的不同类型,都附有目前流行产品的实物照片,在图片中大量使用标注,以方便识别。 本书可作为大学,高职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微机硬件学刊班的培训资料及广大微机机用户的参考书
本书以Intel-86系列微处理器为背景,从微处理器的角度介绍了Intel-86系列微处理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内容;从微型机系统组成的角度介绍了存储器结构、中断系统和接口技术;从应用角度介绍了典型的微型机系统及工业PC机系统,并引入适量的可直接引用的编程实例。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全面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应用。 本书内容比较丰富,注重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结合,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及电类相关专业课程教材或技术人员培训教材,也适合广大从事微型机科研、生产、教学和应用开发的科技人员用于自学或参考。
《电脑制作》为创客教育系列丛书小学*册,内容包括 数字创作 创意编程 两部分,围绕创新思维的培养目标,设计了 我爱我家 好玩的小猫 项目范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引领同学们掌握电脑绘画、电子板报、3D 设计及图形化编程等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创作数字作品,增强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从而促进同学们创新素养的提升,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脑制作》为创客教育系列丛书小学*册,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阅读使用。
《电脑创作》为创客教育系列丛书的初中*册,内容包括数字创作、创意编程和人工智能三部分。在 数字创作 部分,以 制作班徽 为项目范例,引领同学们利用绘画、网页、动画、小视频等方式,来呈现创意,完成数字作品的创作;在 创意编程 部分,以 美丽的分形树 为项目范例,通过完成画 半圆桥 、画 方块田 、绘制二维码等任务,来认识Python平台、理解Python语言的三种基本结构、turtle库的使用以及递归思想,学会使用Python与EV3机器人融合创作作品;在 人工智能 部分,以 智能垃圾分类装置 为项目范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了解机器感知、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并通过简单编程活动,体验简单的人工智能应用。 《电脑创作》适合初中一年级学生阅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