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的教材,将C51语言的知识、编程技巧和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融入键控花样灯、音乐门铃、DS18B20测温、PWM调光灯、打地鼠等42个任务中。以工程教育为理念,采用五步软件开发流程(谋、写、仿、测、判)来组织内容。涵盖C51的基本语法,单片机的中断、定时及动态扫描、LCD及点阵、键盘、A/D、D/A等接口技术,代码调试、串口助手数据监测等内容。本书例程均经仿真调试与实验板运行验证。多个程序模块可直接移植到其他项目开发中。 为配合本书的教学,作者在"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 "学银在线 提供了配套的在线开放课程,还提供PPT、微课讲解、源代码、在线测试实验、作业、试卷库等配套资源,形成立体化移动式教学资源,供读者免费使用。另外,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可以观看配套视频。
\\\\\\\"本书主要围绕人工智能平台ModelArts和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流程,介绍基本概念、关键模块以及典型的场景化应用开发案例。全书共分为三篇: 篇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概述(第1章和第2章),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平台,以及人工智能应用快速开发流程; 第二篇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方法(第3章~第9章),介绍了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全流程及其子流程,包括数据准备、算法选择和开发、模型训练、模型评估和调优、应用生成、应用评估和发布、应用维护; 第三篇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场景化实践( 0章~ 2章),介绍了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面向复杂行业的自动化人工智能系统、基于端 边 云协同的人工智能平台及应用开发。 本书旨在通过一整套工具链和方法传递,使得每个开发者都可以借助ModelArts平台在具体业务场景下 快、 高效、 低成本地开发出人工智能应用,从而 好
本书以8086/8088 CPU为背景机,兼顾高性能的微处理器,主要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存储器系统以及有关中断、并行接口、串行接口、A/D、D/A等I/O接口技术。本书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融入了作者多年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经验与体会,注意阐明基本概念、方法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在讲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用典型实例说明其原理与应用。每章后附有适量的习题。 本书可用作高等院校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材,也可用作从事微机生产、科研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这是一本介绍如何通过组件STM32CubeMX学习STM32系列微控制器的图书,主要利用在ST公司官网下载的STM32F10系列参考手册、数据手册以及内核资料M3 指南进行深入、详细的讲解。 本书从市场上畅销的STM32F1系列微控制器入手,利用STM32CubeMX快速生成F1系列的开发环境,并在MDK上对代码进行进一步的修改补充,直至生成 终的开发项目。 本书将使用STM32CubeMX自带的HAL固件库进行开发。本书共分3部分, 部分为1~6章,主要是对STM32F1系列微控制器的基础部分的开发;第2部分为7~11章,主要是对STM32F1系列微控制器的提高部分的开发;第3部分为12、13章,主要是项目实战部分,通过前面 部分和第2部分的学习,达到整合实战的目的。 本书可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STM32应用设计与开发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控制类等专
本书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全书分8个单元,内容组织采用“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知识链接”的编排方式,共设置了6个学习案例、54项训练任务,重点介绍认识与使用计算机、Windows 10的使用、Word 2019的应用、Excel 2019的应用、PowerPoint 2019的应用、新媒体、信息检索与信息素养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本书紧跟信息技术、信息社会发展动态,内容丰富、实用,通俗易懂,结构清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本书在内容设计上兼顾思政要素融入,方便有效实施课程思政。 本书为新形态一体化教材,配套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课程标准、微课视频、任务演示视频、授课用PPT、习题答案等。与本书配套的在线开放课程在“学银在线”上线,读者可以登录网站线上学习,授课教师可调用本课程构建符合自身教学需求的SP
本书全面讲述统信桌面操作系统(统信UOS)的使用方法。全书分为3 篇,共16章。基础篇介绍统信UOS的特点,以及安装与激活统信UOS的方法;进阶篇介绍在日常办公场景下统信UOS常见功能的详细使用方法,包括桌面环境、控制中心、文件和目录管理、软件管理、文档处理等;高阶篇介绍了系统管理的知识,在统信UOS上安装Windows软件的方法,以及统信UOS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使用建议。 本书面向统信UOS的用户,以实用操作讲解为主,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上手统信UOS。
本书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强调LabVIEW软件的实际操作和机械工程测试领域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教会读者如何基于LabVIEW软件的范例进行修改,从而寻求问题的 解决方案。全书分为3篇:第1篇为LabVIEW编程入门实例(第1章和第2章),介绍LabVIEW的基本工具和核心概念;第2篇为机械工程领域常见物理量测量模块的程序编制实例(第3~6章),以滚珠丝杠副为对象,给出了温度测量模块、输入扭矩测量模块、振动测量模块及定位精度测量与分析模块程序的详细编制过程;第3篇基于滚珠丝杠副综合性能实验平台,给出第2篇编制的测量模块具体应用方法(第7章和第8章)。 本书既可作为LabVIEW数据采集初学者的入门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测试技术、虚拟仪器技术、自动控制等相关课程的实训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还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手册。
。。。
......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其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具有强支撑作用,是强化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作者本着理论实践一体化、实验目标系统化、实验测试自动化、课程实验在线化、实验过程游戏化的原则,历经八年持续的实践教学改革,开发了一系列原创的硬件在线虚拟仿真实验,建立了逐层递进、立足计算机系统、设计型实验为 的实践教学体系。本书站在硬件工程师的视角,从逻辑门电路开始逐步设计运算部件、存储器、数据通路和控制器、冲突冒险与中断异常处理机制直至完整的MIPS流水CPU,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同时,将《计算机组成原理(微课版)》一书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解析,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相关
本书旨在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内容包括语言和文法、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中间代码生成、存储管理、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设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书在编译技术原理与及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并着重实践训练内容,有利于提高软件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本书系统性强,概念清晰,内容简明扼要,前9章配有习题, 0章给出了编译程序实例分析。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成人教育本科、专升本学生和计算机从业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