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上篇《电子战基础》(EW101)和下篇(电子战进阶》(EW102)两部分组成,其中上篇内容包括:基本的数学公式、天线类型与定义、接收机、电子战处理、辐射源定位、干扰与雷达诱饵等;下篇内容包括:威胁、雷达特性、红外与光电、对通信信号的电子战、辐射源定位精度、通信卫星链路等。书后附录为《电子战基础》和《电子战进阶》的问题与解答。 戴维?L.阿达米编著的《电子战原理与应用》从很基础的数学公式开始,由浅入深,图文并茂,全面讲述了电子战所涉及的各种基础技术,是电子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校师生的实用参考资料。
中医治病重视辨证论治,辨证的关键在于捕捉病机,论治的关键在于确定治法,所以,病机与治法是辨证论治的核心。本书根据五脏生理功能发生的病理改变探索病机和治法,突出理法方药这一链条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学者若能深刻理解病机和治法原理,在临证时有理可循,有法可遵,对于提高医疗效果将是有帮助的。本书分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两部分。总论阐述各种病机体系与脏腑的关系,意在说明只有脏腑才是各种病机体系的基础,各种病机体系可以统一于脏腑病机之中。同时探讨了病机与治法的共性;阐述了病机与治法的关系,了解总论以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各论的具体内容。各论以五脏为核心分成五大系统,每一系统成为一章,加上两脏同病,共计六章。每章均按生理功能分节探讨发生病变时的致病机理;再据病机探讨治法,并举成方作例,使治法成为有
本书系统地讨论了Polar 码的基本原理、研究内容、标准化实践和未来研究方向。全 书共4 章: 章从信息论角度简要介绍Polar 码的原理;第2 章从子信道可靠度评估、构造、速率匹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代数特性以及译码算法和硬件实现等方面对Polar码的研究内容进行逐一叙述;第3 章对3GPP NR 5G 标准中Polar 码的使用进行了解读;第4 章列举了一些Polar 码研究的未来方向。
本书详细阐述5G新的无线接入技术—5G NR物理层技术的基本设计原理、模型和组件,其中物理层模型包括针对5G NR(max到100 GHz)全频段范围的无线电波传播和硬件损伤。物理层技术包括灵活的多载波波形、先进的多天线解决方案,以及针对5G及以后技术的各种服务、部署和频率的信道编码机制。包括一个基于MATLAB的链路级仿真器以探索各种设计选项。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NR物理层帧结构 传播和信道建模 硬件损伤的数学建模 NR波形设计的关键性能指标 NR参数集设计 NR多天线传输技术和波束赋形功能 NR信道编码 NR开源仿真器结构
本书译自国际信号处理大师、IEEE信号处理协会技术成就奖获得者Petre Stoica教授2005年编写的教材《Spectral Analysis of Signals》。该书介绍了经典谱分析和现代谱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谱估计的基本概念(自相关,能量谱和功率谱),非参数化谱分析(周期图和相关图,加窗技术),有理谱分析(自回归,滑动平均以及自回归滑动平均方法),线谱分析(二乘估计,Yule-Walker和子空间方法),滤波器组方法(改进的滤波器组方法,Capon方法,APES方法),阵列信号处理(波束形成,Capon方法,参数化波达方向估计),有关矩阵分析、Cramer-Rao理论和模型阶数选取的主要结论。书中每章包含了大量反映谱分析研究成果和当前研究热点的补充内容,提供了大量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各种谱分析方法性能与实现、反映当前研究热点的分析习题和上机习题。该书内容丰富
移动电话是身份的象征,是时尚的小玩意儿,还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或者三者兼具?根据从世界各地收集的数据,作者曼纽尔·卡斯特尔、米里亚·费尔南德斯-阿德沃尔、邱林川、阿拉巴·赛研究了无线通信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并认为以对等网络为基础的移动青年文化的兴起,已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交往语言风格和价值。 《移动通信与社会变迁:全球视角下的传播变革》这本具有全球性视野的著作,轻松地将分析的视角从美国转移到中国,又从欧洲转移到拉丁美洲和非洲,回答了我们向移动网络社会变迁过程中所遇到的重要问题。内容涉及:移动一族的现象和可能存在的政治含义;移动通信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直接从传统的通信方式跨越到无线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阶段的可能性。
《雷电防护标准汇编(通信卷)》是对GB4943进行的第二次修订,GB4943-1990是等效于IEC950-1986版,GB4943-1995是等同于IEC950-1991第二版,本标准是等同于IEC60950第三版,第二版增加了第6章“与通信网络的连接”,第三版较比第二版的主要变化如下:连接到通信网络的安全要求已经归并到标准的主题中,标准的内容也重新编排,相关的主题合并在一起,这样使用更为方便;同时还针对各认证组织在使用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技术更新。
对流层大气波导是一种特殊的大气折射现象,能使满足条件的电磁波实现超视距传播,从而改变雷达的作用范围,使雷达实现超视距探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书针对海上大气波导条件下电磁波的传播问题展开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海上气象参数的测量及蒸发波导条件的预报;大气波导和粗糙海面条件下基于抛物方程模型的电磁波传播模型;大气波导条件下基于几何光学方法的高空电磁波传播模型;以及大气波导条件下舰载对海、对空雷达探测威力。本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信卫星工程》以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为主要对象,密切结合我国通信卫星工程实际,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全面论述了通信卫星工程的设计,试验、总装,发射和运行管理等各个阶段和相关技术。理论方法与工程运用相结合,具备理论性、知识性、工程性和启发性。 《通信卫星工程》是通信卫星从业人员的专业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以及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技术资料。
《无线通信资源分配研究中的基础排队论及应用》以无线通信信道的资源分配为研究背景,从排队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全书共分7章,系统介绍了排队论系统的基础理论以及在无线资源分配中的科研应用,重点阐述了几种典型排队系统的稳态性质,以及基本的分析方法和技术。章为书的绪论,第二章回顾了概率论基本知识,第三章介绍了一维Markov生灭排队模型,第四章介绍了多维Markov生灭排队模型,第五章介绍了嵌入式Markov链排队模型,第六章介绍了排队论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与程序设计,第七章介绍了排队论分析的仿真方法与程序设计,并对后六章给出了多个在无线通信领域科研中实际的科研例子。全书既有理论,又有科研应用实例,还有数值分析方法和仿真技巧及程序。 《无线通信资源分配研究中的基础排队论及应用》对应用数学、管理学、计算
《PROFINET工业通信》主要内容包括:端口MAC地址、恢复出厂设置、端口统计数据、循环数据交换、非循环数据交换的序列、多播通信关系(MCR)、下载组态数据到控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