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是计算机系统必不可少的核心软件,是计算机专业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因而操作系统课程成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操作系统教程》系统地阐述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方法及功能,尽可能全面地展示操作系统的精髓和特性,力求做到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取舍得当、由浅入深、通俗易懂。 《操作系统教程》共分8章。第1章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第2章阐述处理器管理,第3章阐述作业管理,第4章阐述存储管理,第5章阐述设备管理,第6章阐述文件管理,第7章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第8章介绍linux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教程》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设计了8个实验: 指令系统和体系结构、流水线及流水线中的冲突、指令调度和延迟分支、Cache性能分析、再定序缓冲(ROB)工作原理、多Cache一致性——监听协议、多Cache一致性——目录协议。本书覆盖面广,内容丰富,有利于加深对系统结构知识的理解,书中的实验是基于MIPS指令集结构的,并提供了实验所需相关知识的介绍,可以与大多数系统结构教材配合使用。本书还提供了专门为系统结构实验开发的一套运行于Windows平台的模拟器。这些模拟器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直观,交互性很强。 本书可作为本科生系统结构课程以及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的实验教材,也可作为自学者的辅助教材。
《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基于将“微机原理与应用”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相结合的思路,从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入手,以目前广泛使用的5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选取AT89S5单片机作为典型对象,以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教学目标。 全书共分0章,内容为: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5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及原理;5系列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方法;中断系统;5系列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5系列单片机的串行接口;5系列单片机的系统扩展;5系列单片机的接口扩展;5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C5程序设计与开发环境。 本书符合当前单片机课程的教学需求,可作为大学本科电气信息类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电气类专业
本书主要内容分成3个部分:部分介绍以ARM为内核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基本知识、嵌入式开发环境,包括第1、2章。第二部分介绍存储器接口、基本输入/输出接口、外部总线接口、网络接口、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等知识,包括第3~7章。第三部分是实验内容,包括第8章。本书含光盘1张,内含相关实验的源代码和相应视频,读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做其中的实验。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电子及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适合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张毅刚等编著的《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课程的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从实用角度出发,介绍如何使用功能强大的虚拟仿真工具Proteus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虚拟设计与仿真。本书首先对Proteus的基本功能及特性进行概括性介绍,然后介绍在Proteus的isis下进行at89s5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原理电路设计以及在KeilμVision3开发环境下进行C51语言程序开发,后详细介绍如何使用Proteus来进行虚拟设计、仿真以及调试,同时结合课程内容给出了15个基于Proteus的虚拟仿真设计实例,供读者学习和借鉴。后列出的数十个基础实验和课程设计题目可作为基础实验和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作业题目,也可作为课后综合性设计训练的大作业题目。《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课程的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可作为各高校与职业技术学院涉及单片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单片机课程的基础实验和课程设计环节的
马骁编*的《BIM设计项目样板设置指南(基于 REVIT软件)》是一本囊括了在使用Revit软件设计时如何进行基础设置的书籍。主要讲述了各专业项目样板的设置。全书对项目样板设置的讲述分为公共设置篇及专业篇,既保证了全专业通用设置项的一致性,又满足了不同专业间需求的特殊性。编写团队充分考虑了每一个影响设计效率和出图质量的细节,所有的设置项均参照国家相关的制图规范及Revit相关书籍。这是一本设计人员在使用Revit软件进行BIM设计时都应该参考的工具书,对设计人员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由陈育斌等编著的《MCS-51单片机应用实验教程》是新世纪应用型高等教育电子信息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本书以实验内容为主,但每一章节包含相关模块基本原理介绍、相关SFR初始化方法、实验台上的应用电路及编程思想描述。全书共十一章节,内容包括单片机实验系统简介,KeilC51使用简介,在线调试仿真功能,脱机Flash运行模式,MCS-51的基本结构及小系统等。
DSP技术的研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结合理论学习和应用实践,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是对DSP入门、提高、精通好快捷的方法。《21世纪高等学校嵌入式系统专业规划教材:嵌入式DSP原理及应用》以模块化学习、模块化设计的思想为指导,从介绍DSP的基础知识开始,循序渐进地设计了从DSP芯片支持电路、存储器扩展、输入/输出、A/D、串行口、定时/计数器、键盘、液晶到DSP基本应用系统等硬件和软件设计模块,再到DSP工程应用的综合实例。 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和设计流程、TMS320C54x的硬件体系结构、TMS320C54x汇编语言指令系统、TMS320C54x应用程序开发过程及工具、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TMS320C54x片内外设及应用、DSP硬件系统设计、TMS320C54x应用程序开发实例、CCS集成开发环境高级应用等。书中配有大量的例题和习题,使读者
《数字系统逻辑设计技术》系统地阐述了数字系统中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常用的逻辑器件在数字设计中的应用。全书内容有三部分,共分九章。部分介绍数字逻辑设计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介绍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组合逻辑、时序逻辑分析与设计。第三部分介绍大规模集成电路逻辑部件和应用。《数字系统逻辑设计技术》内容充实,系统性强,并配有一定的实用例题和习题,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数字系统逻辑设计技术》可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电子及自动控制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ARM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全面介绍嵌入式系统相关的概念、基于ARM系统的嵌入式开发模式及编程、ARM体系结构、ARM汇编及C语言编程、基于S3C2410的硬件结构与接口编程、嵌入式Linux原理及编程、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开发方法及应用实例,后结合具体实验箱给出了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等方面的知识。 《ARM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紧跟*的开发技术及平台,不仅有详细的理论基础知识介绍,还有相关的开发案例以供参考,学习性和实用性较强。 《ARM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广电工程、软件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同时也可供从事嵌入式系统应用与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以常用的STC89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通过大量的实例系统地介绍了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接口技术。全书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单片机概述、内部结构、指令系统与寻址方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串行通信、外部系统扩展、输入输出及接口技术、单片机系统开发和应用实例。 本书在参考国内外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编写而成。在编写过程中,既做到内容全面、叙述清楚,又注重*的单片机应用技术,并且在第8章和第9章中介绍当前流行的SPI、IIC、1—Wire等串行总线的工作原理、接口技术及其应用。 本书理论体系完整,内容翔实,语言通俗易懂,实例实用性和针对性强,既适合作为高等院校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自动化、电气工程和机电等专业的教材,又可供有关技术培训及工程技术人员自学
本书兼顾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思维,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计算思维如何应用于各学科领域(含计算机科学)解决问题。本书以Python作为实践语言,展现利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方法的实现。通过这种跨学科应用问题求解的学习和实践,希望培养学生主动在各专业学习中利用计算思维的方法和技能,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和习惯,并能动手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思维爱好者的读物。
单片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结合理论和应用实践,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是单片机入门、提高、精通好快捷的学习方法。本书以模块化设计、模块化学习为指导思想,全书共14章,从介绍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开始,循序渐进地设计了输入/输出、A/D、串行口、EEPROM、TWI/I2C、定时器/计数器、液晶、超声波等硬件应用和软件设计模块,以及丰富的综合实例。同时,附录二、附录三分别给出了两种实际产品的电路图及源代码,进一步引导读者走向实战。所有实例均来源于工程实践,是编者多年来真实工作的积累,每一个模块的硬件电路和软件代码均来自于市场中热销的产品。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自动化等学科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研究生以及从事有关科技人员的学习参考。
本书以目前应用为广泛的MCS-51系列单片机为例,根据目前高等教育中“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各项教学要求编写。 本书详细介绍了MCS-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单片机的中断系统、定时/计数器的结构和使用、串行通信接口的结构和使用以及较为常用的一些外部接口设计。本书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内容由浅人深,且从基本功能部件的使用到单片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各项内容实例丰富,易于初学者理解。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信息、机械、电子、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或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单片机应用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按照突出实用性、实践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可读性等特点组织内容。全书共计10章,主要包括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处理器的结构及特点、80x86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微机总线技术、i/o接口总论、中断技术、微机基本的接口技术与应用、微机发展方向和新技术介绍等有关知识。书中每章均给出了导学和小结,并精选了大量例题和习题,为课程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内容深入浅出、重点突出,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融人了作者多年教学和科研实践的经验及体会,并且还打造了立体化的教学包。与该书配套的教学资源有免费的电子教案、cai课件、例题的源程序代码、每章后的习题参考答案。本书适合作为高校计算机、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电气信息类和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课程。本书从实际应用出发,将单片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C51程序设计、μ Vision3集成开发环境、实验板和典型实例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系完整,便于自学和教学。 本书内容包括单片机概述、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硬件结构、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C51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的中断和定时系统、 串行通信、系统扩展与接口接术、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典型实例、μ Vision 3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和上机实验指导等。 本书论述严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注重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技术和实践。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和机电类专业本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单片机应用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以MC9S12系列十六位单片机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其内核结构、内存组织、片上的高速I/O、ECT、SCI/SPI、I2c、ATD、PwM、cAN等模块的结构原理与使用方法,详细地讨论了该系列芯片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C语言程序设计及其在CodeWarrior集成开发环境下的开发方法。书中还用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基本概念及其移植和任务编写方法。后介绍了具体的应用实例。 本书介绍芯片开发方法的特点是从实例出发,以小系统和扩充的实际系统为硬件平台。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能初步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开发方法和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实时多任务的设计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自动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并适合开发嵌入式应用系统的丁程技术人员参考。
谷岩编著的《结构设计软件》紧密结合现行建筑结构规范,介绍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MCAD、SATWE 软件(V2.1版)和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MIDAS Building软件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本书分为三篇,第1篇主要介绍结构初步设计的相关知识;第2篇主要介绍建立结构计算模型的PMCAD软件和进行多、高层结构计算分析的SATWE软件;第3篇主要介绍MIDAS Building-Structure Master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结构设计软件”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结构设计软件”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上机指导书,同时又可作为广大土木工程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基础与实训》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步从普遍使用汇编语言转到用高级语言来开发,其中又以C语言为主,几乎常见的单片机都有其c语言开发环境。《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基础与实训》以可视化单片机系统仿真软件Proteus和51系列单片机c语言开发软件KeilVision2为开发平台,从实验、实践和实用的角度,以翔实、全面的案例,以模块化、进阶式的方式由浅人深地介绍了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基础与实训》采用国内主流单片机8051系列中的经典AT89C51作为控制主体来讲解。全书分三部分,共10章,**部分介绍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及其开发平台;第二部分介绍单片机的基本功能及应用;第三部分介绍单片机的扩展模块与应用系统的研制。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基础与实训》既可以作为普通院校和
本书以C51语言编程技术和Proteus仿真软件为主线,以实用为主要目的,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由浅入深地系统地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基本原理、硬件资源及单片机系统的开发过程。本书以Proteus+C为主要编程工具,具有基础理论够用、有针对性、实践性强等特点。全书共分三篇:篇(第1章、第2章)为单片机基础及C51的基础知识,着重介绍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C51语言的编程基础;第二篇(第3章、第4章)为开发环境使用部分,着重介绍C51集成开发环境、Proteus硬件仿真环境及Keil与Proteus联合单片机仿真等;第三篇(第5章至第7章)为实例部分,着重介绍8051单片机内部资源的编程、常用接口技术及综合实例。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电子、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从事单片机应用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及普通读者参考。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程(第5版)/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信息技术系列示范教材》是一本面向应用型专业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全书共分6章:第1章帮助读者快速、有趣并深刻地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结构;第2章介绍计算机的存储体系;第3章介绍计算机的输入输出及其控制技术;第4章介绍计算机的总线系统和主板的有关知识;第5章介绍计算机核心部件——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第6章从体系结构和元器件进步两个方面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程(第5版)/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信息技术系列示范教材》概念清晰、深入浅出、取材新颖,从知识建构、启发思维和适合教学的角度组织学习内容,同时不过多依赖先修课程。经过4次修订,更加适合教学。可供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网络工程
本书从众多嵌入式微处理器中总结其设计共性、特点,依次介绍单片机开发系统、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专用术语和应注意的问题、嵌入式微处理器编程语言、先进8位单片机、16位单片机、32位ARM处理器、DSP、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嵌入式系统I/O接口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低功耗、现场总线技术以及嵌入式系统干扰类型和抗干扰技术。书中所采用的例子均为经过验证的成熟实例。本书可作为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第2版)》由基础篇和应用篇组成。在基础篇中介绍了MCS-51系列单片机硬件的组成结构,各部件的功能、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方法与实例。结合目前串行接口器件的广泛应用,在MCS-51单片机外部总线与接口技术一章中,着重介绍了串行总线SPI、I2C、1-wire及常用接口器件的应用。在应用篇中,通过七个实例介绍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思路,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步骤、调试和程序固化的常用手段与设备。同时,还设计了七个实验。通过实验和设计实例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教材适用面广,既可作为单片机应用技术方面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课程设计指导书,不仅适合于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学生阅读,也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应用单片机的技术参考书。
路莹、彭健钧主编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与应用》根据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针对ARM嵌入式处理器,详细地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分为4篇共10章,在系统地论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理论、ARM处理器体系结构、ARM指令系统的基础上,讲解了嵌入式系统的接口技术、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编程基础以及基于ARM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开发。针对IntelXscale PXA270嵌入式处理器,重点讲述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各种关键技术。 《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与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自动化、通信及其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教材和培训单位的教学资料,也可作为从事ARM嵌入式应用开发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针对面向工业控制的TMS320F281x系列DSP芯片,介绍了DSP的硬件结构、外设模块、C语言编程、系统设计与开发方法。本书分为两个组成部分: 首先系统地介绍DSP芯片的原理、外设功能模块及其应用,然后介绍DSP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技术。面向运动控制、工业测控等领域,介绍了较多的工程应用实例,给出了电路原理图和C语言程序,在每章后附有习题以配合教学需要。 本书可以用作本科生和研究生的“DSP原理及应用”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DSP应用系统开发人员的参考书。